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7933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路面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 明1. 路面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及标准、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材料要求等1.1. 路面设计原则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筑路材料供应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 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使路面设计在使用年 限内满足本路段的交通承载力、耐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 价的目的,按以下原则进行路面设计:路面设计依据交通量、道路等级、交通组成等基础资料,考虑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 路材料分布情况,密切结合湖南省等级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经验及施工区

2、域的气候条件,本着因 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路基工程进行综合设计。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地加以运用。1.2. 路面设计依据及标准1.2.1. 路面设计依据现行的国家或部颁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 计规范(JTG0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路面基 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湘交基建【2010】355号文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 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的通知、湖南省普通干线

3、公路路面设计指导意见湘交基建【2011】486号文等;关于将祁阳木梓圩至金洞牛头山公路祁阳境内非城镇段路面设计变更的函、关于将祁阳木梓圩至金洞牛头山公路公路路面设计变更的函(祁木牛字【2014】1号)沿线筑路材料调查及试验成果;沿线土质调查、地下水位情况调查结果;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项目实测轴载调查。1.2.2. 路面设计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设计的极限状态,结构设计基准期 为20年。1.3. 路面结构设计1.3.1.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实测轴载调查,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重交通荷载等级,水泥混凝土路

4、面按特重交通荷载等级。故本项目采用以下路面结构城镇段土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77厘米):表面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下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6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厚天然砂砾石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62厘米):表面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下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Q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6cm厚3%水

5、泥稳定碎石老路加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 4448厘米):表面层: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Q下面层: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C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上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6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非城镇段:土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82厘米):面层: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基 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垫 层:15cm厚天然砂砾石质路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67厘米):面层: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基 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

6、8cm厚3%水泥稳定碎石老路加铺路面结构层(总厚度 4656厘米):面层:30cm厚C30现浇水泥混凝土封 层:1cm沥青表处封层基 层:15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隔离层旧 路:处治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1.4. 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测,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使 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1.4.1道路石油沥青

7、为提高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及交通使用要求,本项目选择使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掺配的调和沥青,其掺配比例由实验决定。掺配后的沥青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单位沥青性能针入度(25 C,100g,5s)0.1mm60 80针入度指数PI-1.5 +10软化点(R&B不小于C4660 C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10C延度不小于cm1515C延度不小于cm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闪点(COC)不小于C260溶解度不小于%99.5密度(15C)g/cm3实测记录TFOT(或 RTF

8、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0.8残留针入度比(25 C)不小于%61残留延度(10 C)不小于cm6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除长期不使用的沥青可放在自然温度下存储外,沥青在储罐中的贮存温度不宜低于130C,并不得高于170C。桶装沥青应直立堆放,加盖毡布。道路石油沥青在贮存、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中。1.4.2 SBS I -D改性沥青SBSI -D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 标技术要求针入度 25C,100g,5s(0.1mm)40 60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延度 5 C ,5cm/min(cm),不小于20软化点Tr&b c ),不小于60运动粘度

9、135 C (Pa s),不大于3闪点(C ),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 C,不小于7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C ),不大于2.5TFOT或 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1.0针入度比25C (%),不小于65延度5 C (cm),不小于15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的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合厂现场边制造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C。使用前改性 必须搅拌均匀。143乳化沥青本项目粘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 PC-3o乳化沥青

10、技术要求PC-3单位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PCR破乳速度一快裂或中裂粒子电荷一阳离子(+)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粘度恩格拉粘度E25一16沥青标准粘度C25, 3s820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溶解度,不小于%97.5针入度(25 C)0.1mm45150延度(15C),不小于cm4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合试验一-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15d,不大于%5144粗集料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 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者施工单位自行加工。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符合下表

11、规定。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 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合比计算的质量指标复核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 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合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高速公路及一级路其他等级公路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2.52.45吸水率,不大于()2.03.03.0坚固性,不大于()121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20水洗法v 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软石含量,(不大于 (%355表面层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岩,以提高路面的抗磨性,提高路面使

12、用寿命,采用玄武岩有困难的可选用优 质石灰岩代替,但应符合上表要求。1.4.5细集料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 采砂场生产。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质量要求如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一2.45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含泥量(小于 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砂当量,不小于%50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亚甲蓝值,不大于g/kg-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易采用中粗砂。沥青混合料用天然砂规格筛孔尺寸通过各师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中砂细砂9.510

13、01001004.759010090100901002.3665957590851001.1835655090751000.61530306060840.352083015450.150100100100.075050505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 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 粒径(mm用以分类的 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 通过率(%名称关键性筛孔 通过率(%AC-1313.22.36AC-13C40AC-20194.75AC-20C45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 10050 8025 60845025015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1.4.6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过磨细得到的 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流出,其质量应符合 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密度,不小于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