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专项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7933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系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系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系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系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系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系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系专项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系专项规划【摘要】:本文通过充分发掘清河县的河湖水系资源特点, 以城市总体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水系的保护、利用、开发的 关系,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规划完善城市 水系网络建设,保护自然的水系生态环境,控制污染、提高水 质、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 美、功能设施完备、行洪排涝畅通的水网新格局,实现“水通 水清、岸绿景美、水城和谐”的规划目标。【关键词】:河湖水系水体蓝线规划2012年开年伊始,邢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还邢台青山绿 水,走生态发展之路”重大战略部署。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和水 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城市都是滨水而建。水系既是水资 源调蓄和配置的载体

2、,也是城市防洪除涝、供水、排水、通 航、景观等多项功能系统的基本依托,更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概况分析(一)背景分析 清河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的东部,系黑龙港低平 原区。位于北纬365515一371049 ;东经115 3020一115 5027。北与故城县交界,东隔卫运 河与山东省武城、夏津县相望;南和临西县接壤;西与威县为 邻;北与南宫市毗连。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河湖水系功能认识的不 足,清河县城在建设中出现诸多如填没河塘、侵占河道、污染 物倾排入河等现象,再加上对城市水系建设投资不足等因素, 使得水面日渐萎缩,城市调洪容量缩小、水环境不断恶化,导 致生态

3、退化、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城市水安全问题突 出、人居环境质量下降。(二)现状分析清河县古代境内多水多河。据记载,境内曾有古黄河、清 河、屯氏河、屯氏别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蔡河、张 甲河等历史名河。清河县水体按形态特征分为江河、湖泊和沟 渠三大类,其中湖泊包括湖、水库、湿地、塘堰,沟渠包括 溪、沟、渠。近年来,由于雨水减少使境内地下水位下降较大,地上河 渠多变为季节性河道,旱情较为严重。缺少对河湖水系的相应 保护和管制措施,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县城内水岸多被用 来排污和堆放垃圾或被开垦为农田,加上污染严重,河流的可 亲近性差,缺乏景观游憩功能。如丰收渠贯穿城区,应作为城 市的中心

4、景观带予以大力整治、美化,但其沿岸用地、临水界 面未经规划设计,周边建筑也杂乱无章,视觉上难以和城市沟 通、融合,整体环境亟待整治。二、规划布局(一)规划原则规划体现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系统性和特色性原 则。充分发挥水系在城市给水、排水和防洪排涝中的作用,建 设高标准的防洪排涝体系,维护水系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生物 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规划应尊重清河 县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的保护方式及标准,对于当地的突 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二)水体功能规划由于县域和县城两部分的水体功能重合,所以规划对水体 功能全县统一考虑。水体功能的划分主要包括首位功能和其他 次要功能的综合

5、。清河县域水体中有一处为水源地,即位于丰收四支渠与丰 收五支渠之间的规划水源地水库;首位功能为行洪通道的有 6 条,均为江、河、干渠,其中包括清凉江、卫运河、丰收渠、 清临渠、胜利渠和民兴渠;首位功能为景观游憩功能的水体主 要位于清河县县城周边,由湖泊和支渠组成,包括北湖、清河 湖、南湖、丰收一支渠、丰收二支渠和古运河;首位功能为农 业灌溉的水体主要是各支渠,包括南李干渠、丰收三支渠、丰 收四支渠、丰收五支渠、辛堤一支渠、辛堤二支渠。(三)主要水体蓝线控制规划 规划水系以保留自然生态型河道为主,如清凉江河道多为 自然生态型河道,规划策略为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基础上, 保持河流的现有形态,在水系

6、衔接的地段适当扩宽。1、清凉江 现为季节性河流,水流极小,只有在输水或上游水库放水 期间水流较大,规划以历史最大水量为标准划定蓝线范围,确 定城市段蓝线宽度为110 120m。2、北湖 位于清河生态园内,现已形成完整的水系框架,蓝线的界 定主要根据现状水体驳岸确定,可适当的扩大水面,保证岸线 形态的完整。规划水域面积为40.41ha,可蓄水量为150万 m3。3、清河湖 现状为景观游憩水体但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以自然岸线 为主。规划将向北、向西开挖扩大水面,规划水域面积为 82.85ha,可蓄水量为250万m3。4、古运河 为积极配合国家大运河申遗行动,进一步了解隋唐大运河 河道遗址清河段基本

7、情况,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 化遗产保护方针,规划将清河湖西侧古运河段进行恢复性再 现。古运河的恢复性再现不仅符合清河县隋唐大运河勘探报 告的保护要求,而且对于提升清河县古城文化品质有着深远 意义。古运河作为古城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确定 蓝线宽度为100m。(四)滨水区绿线、建筑控制线规划1、绿线规划在水域控制线外控制一定宽度的滨水绿化带,其范围通过 划定滨水绿化控制线进行界定。绿线指在水体周边控制一定的 区域,作为城市建设区与水体之间的缓冲带,通常称为绿化保 护带,可减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维持滨水区的生态环境 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滨水空间的共享性。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

8、陆域和水生态保护范围的陆域 应纳入滨水绿化控制区范围;有堤防的滨水绿化控制线应为堤 顶背水一侧堤脚或其防护林带边线;无堤防的江河、湖泊,其 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沟渠的滨 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的距离宜大于4m;城市公园内绿线 与蓝线之间的面积不宜小于湖泊面积的50%,并不得小于30m 和不宜超过250m。2、建筑控制线规划在滨水绿化带外控制一定区域作为滨水建筑控制区,并通 过划定滨水建筑控制线进行界定。应根据水体功能、水域面 积、滨水区地形条件及功能等因素确定。滨水绿线与建筑控制 线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并明确该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控制要 求,统筹考虑区域建设与水体有机

9、联系。一般不宜突破城市主 干道;滨河滨湖道路作为城市主干道的,其建设控制线范围为 该主干道临水一侧一个街区,不宜超过 500m。(五)涉水工程协调规划涉水工程协调规划是指对给水、排水、防洪排涝、水污染 治理、再生水利用、综合交通等工程进行综合协调,同时还应 协调景观、游憩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内容。要求在城市水系 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水系的利用效率,减少各类涉水功能设 施之间的布局矛盾。一旦出现矛盾,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 的综合分析,按照“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可 行”的原则调整工程设施布局方案。三、综述通过完善城市水系布局,科学确定县域内水系的水体功 能。制定水系保护规划,从水域

10、、水源地以及水质保护三方面 进行。提出岸线定义及划分要求,结合水系岸线现状和功能要 求合理分配县城水系岸线。划定绿线、建筑控制线确定县城滨 水区范围,从用地性质、交通、景观、建筑强度等方面对滨水 区进行规划控制,并提出整体风貌控制要求。完善县城涉水工 程建设,协调各项涉水工程设施之间与城市水系的关系,优化 各类设施布局。确定近期建设期限、规划原则,并划定近期内 建设重点。参考文献: 1、滕书堂北京市城市河湖水系现状及治理规划北京规划 建设1999.12、高辉巧张晓雷熊秋晓基于生态重构的城市河湖水系治理 研究人民黄河2008第5期3、谷康江婷吉琳景观生态学在扬州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规划师2005第9期作者信息:武毅娜,女,1981年11月出生,山西省长治人, 工作于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