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汪瑞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7706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椋鸟-汪瑞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灰椋鸟-汪瑞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灰椋鸟-汪瑞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灰椋鸟-汪瑞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灰椋鸟-汪瑞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灰椋鸟-汪瑞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椋鸟-汪瑞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灰椋鸟教案及反思汪瑞琳教学目标:1. 打破常规,长文短教,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2.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3. 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年度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赞颂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教学准备:教学PPT、作者徐秀娟的生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认识灰椋鸟:师:大自然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为人类创造出了无数个“伴侣”,伴随我们度

2、过每一个幸福快乐的日子!今天这节课,我将会和同学们一起,去体验“灰椋鸟”的生活,去体味徐秀娟笔下的“灰椋鸟”,去感受作者与鸟类之间的那丝丝情愫。1、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PPT:灰椋鸟的外形图)(出示课题,指读课题,规范“椋”的发音,再读课题)师:对!这就是“灰椋鸟”,用作者徐秀娟的话来形容:它的嘴(生:尖尖的)它的背(生:灰灰的)远远望去(生:黑乎乎的)好看吗?(生:不好看。)2、(出示PPT)难怪徐秀娟也说:“有什么好看的呢?”作者采用这种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显然是想告诉我们大家: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一起去瞧瞧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25页,在预习课

3、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朗读全文。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发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生:分组读文。2. (出示PPT:部分字词)指名读,齐读。3. 师:从刚才的小组合作朗读中,我发现同学们在朗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声音特别洪亮。(出示PPT: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再读。4. 请大家在“鸟”“人类”“树林”这三者的提示下,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围绕着它们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同桌合作完成PPT的内容。5. 师生共议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PPT。齐读主要内容。三.直奔中心,回扣全文:1、师:好一幅群鸟归林和闹林的场景啊!(板书:归林、闹林)这一切令观鸟后的徐秀娟不断地思考(出示PPT)

4、,大家一起再次读读这段文字,教师出示“鸟”“人类”“树林”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示PPT)2、师:就像作者所感悟到的,是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为灰椋鸟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园。那么,灰椋鸟的家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相关的文字。(1)师:灰椋鸟的家美吗?指名回答:“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师生共议以上三个句子)4、过渡:如此温馨茂密、幽静和谐的林场,怎能不引来灰椋鸟的安家落户?难怪作者从心底里发出这

5、样的感叹(生齐读)“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师)然而就是在这一片偌大的人工林场上,灰椋鸟们正上演着一场“群鸟归林”秀呢!你们看!四.突出重点,升华中心:1.、PPT出示影片“群鸟归林”。师:欣赏了“群鸟归林”的场面,能告诉我你有什么感觉吗?生:鸟儿的数量多、鸟儿的声音大。2、师: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徐秀娟也写下了类似文字。下面请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按照顺序,准确地找出描写鸟儿归林的词语。生读:“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到刺槐林。”3、师:(出示PPT)请看屏幕,谁能说说哪些词语用的好?(1)

6、生:“盘旋”说明鸟儿迂回绕圈飞行;“陆续”说明鸟儿一只接一只地归林。(2)老师相机出示PPT:“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飞入到刺槐林。”比较两句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树林是鸟儿的家园。(3)齐读第一句。4、师:是啊,就像孩子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样,鸟儿们也纷纷回到自己的家园刺槐林。瞧!“大部队”也回家了,请同学朗读2、3、4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归林。(出示PPT)生:“排空而至”。(板书:排空而至)(1)师:灰椋鸟从天空中迅速落下来,很有气势。同学们再读2、3、4句,边读边圈画出描绘灰椋鸟“排空而至”场景的词语。生:“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

7、”“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学生边列举边想象边描述。(2)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群鸟归林的场景,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师生共同欣赏视频,共同叙述24句的文字。(3)师:何等壮观的群鸟归林的场面啊!请同学们齐声朗读14句话,让我们再次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浩大声势吧!5、师过渡:这是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板书:看到的)你们还听到什么?(板书:听到的)生:灰椋鸟的叫声。(出示PPT:灰椋鸟的叫声。)(1)师:你们知道灰椋鸟在说些什么吗?生:不知道。(2)师:灰椋鸟的叫声在作者耳中的意思丰富着呢。(师引读):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后到的鸟(3)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先回来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

8、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板书:倾诉)学生演示鸟儿的对话。(4)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先回来的灰椋鸟,你还会呼唤什么?(板书:呼唤)学生演示鸟儿的对话。(5)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后到的鸟儿,你又会和先回家的鸟儿说些什么呢?加上动作。学生演示。6、师:多么和谐温馨的大家庭啊!在你们逼真的表演里,我感觉你们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灰椋鸟,带着愉快的心情,正投入家的怀抱呢!让我们一起整体地感受这番壮观而快乐的氛围吧!男生读14句,女生读5句。五.小结“归林”,重升主题:师:如此温馨的港湾,带给灰椋鸟诸多的快乐,这一切又怎能不让想到(出示PPT),就是这片大规模的人工林场,孕育着灰椋鸟无数的生机,下节

9、课还有更精彩的片段等着我们去欣赏。让我们在这段群鸟归林的视频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板书设计: 21.灰椋鸟归林 看到的 排空而至听到的 倾诉 呼唤闹林课后反思:灰椋鸟这篇文章,从题目来看,主要是写鸟类的。就全文来看,它不仅仅记叙了灰椋鸟的归林和闹林的场面,还渗透了环境的描写,最重要的是文末思想的升华。在教学中,我紧紧把握文末的中心,从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所叙述的“鸟”“人类”“树林”三者间的关系入手,理顺它们相关联的结构图,再借此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让他们对本文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紧接着,我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以“灰椋鸟的家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总领,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10、而后过渡到第四自然段“群鸟归林”场面的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围绕文末的中心,逐一展开,让学生们在学文的基础上,慢慢认识到“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需要指出的,在我编写教案、预设教学过程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始终不明白何以致使“竹林”和“刺槐林”形成“鲜明的对比”。查找资料、询问同事,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后来,我索性查阅了竹子和刺槐的特性,联系文本,方才发现竹子易生易长,3、4年即可使用;而刺槐比较难于成材,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也苛刻,如果不是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怎么会有如此茂盛的刺槐林?弄清问题后,我沉思:作为教师,如果不能理清文章的精髓,如果不能丰富自身的阅历,教材的意图又怎能把握?学生们又怎能学得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