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17464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陈琼芬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所以,为了注重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做了如下工作。一、能自学。 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成三个层次,首先,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为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并提出有关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预习,第二天将讲授新课前先来回答这几个问题,大致了解一下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让学生懂得预习不是盲目的浏览课本,而是要从中找到重要信

2、息。接下来,我不提出预习问题了,以前面的预习方法为基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预习,第二天讲授新课之前要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了解到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哪些内容。第三个层次,请同学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根据自己自学的只是来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这样,从抓住线索去预习到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提炼主要内容,再到根据自己的自学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一学期中,大部分同学能自觉主动得预习,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能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把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作为老师我会对任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出表扬,课上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二会听讲。 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我从以下四个方面

3、入手:第一,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会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第二,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第三,一定要注意课堂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第四,让学生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提醒大家注意听,或让某位同学复述上一位同学的发言,让学生知道上课时不仅可以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还可以从同学那里学到很多宝贵经验。现在有很多孩子很喜欢表现自己,当别人有错误或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时马上反驳,全然不顾当时是在上课,对于这种情况我

4、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首先,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他说得正确与否我都会注视着他的眼睛,带头认真地倾听,让其他同学感觉到,老师都在很认真地听我也应该这么做。第二,下课后我会找到上课那些爱插话的孩子谈心,让他们知道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你你正发表着自己的观点突然被别人打断,你心理舒服吗?所以要学会尊重别人,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你把其他同学的观点听完后再举手示意老师你还有不同意见,老师再让你回答。第三,表扬个别带动大家。当某位同学能够做到不打断别人回答问题,举手示意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时我会提起大家的注意:“大家一起看看某某同学在干什么?他在安静地

5、举手等待着老师让他发言,老师真欣赏他的做法,同时老师也期待着其他同学也能这样做,我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不插话,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三勤思索。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我用到以下方法:第一,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第二,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

6、的钻研动脑习惯。第三,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上课时只要有同学发表不同意见我都会请他发言,即使说得不是很好我也会对其进行鼓励,对他的勤于动脑提出表扬。此外,勤动脑也体现在学生的作业方面。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并且要树立作业榜样,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再有,每次批作业时我都会有等级之分,做得好的会有一个特殊标志,当这个特殊标志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换取一张小奖票,以到期末兑换奖品,因为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但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同学上课听讲效果不是很好,但是作业做得却非常好,

7、和家长沟通后才知道一切都是家长的功劳。于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要求学生数学作业一定要在校内完成,这样,那些对家长有依赖性的学生就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作业并且自己检查了。四勇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但是很多孩子都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意提,也不敢提,更多的孩子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所以,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学生积

8、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甚至是提出的问题让人不可思议,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给以积极引导,同时还应给其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再有,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情境,生动具体的情境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尽量多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亲身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激发质疑兴趣。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老师则要设疑,经过经常训练,学生才能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部分学生能

9、够克服心理因素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问问题,能够在课上从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课下我尽量找个别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心理所想,用特殊的方式告诉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终身受用的。找学习习惯好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教师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要格外注意这些学生,随时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课上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发言的机会,抓住时机适度表扬,课下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面讲,鼓励他们多动脑多问问题。当然,习惯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我还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直至其习惯成自然,让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着孩子们,让他们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