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7384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胚胎发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胚胎发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胚胎发育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胚胎发育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胚胎发育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胚胎发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胚胎发育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成合子精卵识别的分子基础1.1、距离识别已在许多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尾索动物)可以分泌具物种特异性的 向化因子,构成卵周特有的微环境,有利于控制精子类型,而且可以使精子适时完成受 精。12、接触识别受精过程中,精子与滤泡细胞、透明带、卵质膜在3个独立的水平上准确地相互作用。 配子间特异性膜融合暗示有特殊的分子参与膜融合与膜间识别的调控。卵裂卵裂: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分裂球:卵裂形成的细胞,称为分裂球决定物种的卵裂方式的因素: 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 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不同动物卵内的卵黄物质含量与分布不同:I

2、均黄卵(isolecithal) 文昌鱼;II 中黄卵(centro) 昆虫;III 端黄卵(telolethal)如鸟类。卵裂的形式:依细胞分裂是否彻底可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两大类。A完全卵裂:卵子分裂为完全分离的单个细胞。(1)等裂:分裂的子细胞形状大小相同。如海胆、文昌鱼(2)不等裂:由于卵细胞内卵黄分布不均,卵黄少的动物极一端形成的胚细胞较小, 卵黄多的植物极一端形成的胚细胞较大。如软体动物或蛙类B不完全卵裂:卵子分裂不彻底,即子细胞不完全分离,这一现象只发生在发育的初期 阶段。(1)盘裂:分裂仅限于卵的一端。如乌贼、鸡等(2)表面卵裂(表裂)分裂区只限于卵表面。如昆虫的卵裂。这是

3、由于大量的卵黄 集中在卵的中央造成的。卵裂的方式:经裂,纬裂。完全卵裂按卵裂的取向可分为两种模式:辐射型卵裂,螺旋型卵裂辐射型卵裂:每一层分裂球都整齐地排在下一层的上面螺旋型卵裂:如果第3次分裂时,分裂轴不与赤道面垂直,而是形成45度角倾斜,结 果动物极分裂球便在两个分裂球之间,以后的分裂也是这样。卵子的形成受精卵的形成前三次卵裂囊胚的形成囊胚期囊胚的类型1腔囊胚:均黄卵或少黄卵经多次全裂,形成皮球状的囊胚,中间有较大的囊胚腔。凡 全裂或等裂的类型,几乎都形成腔囊胚。2实心囊胚:有些全裂卵,由于分裂球排列紧密,中间没有腔,或分裂初期尚有裂隙存 在,以后被分裂球挤紧而消失成为实心球体。水螅、水母

4、或某些环节动物。3表面囊胚: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 没有囊胚腔。如昆虫的囊胚。4盘状囊胚:硬骨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典型的端黄卵进行盘状卵裂,形成盘状的囊胚, 盖于卵黄上。从动物的进化的角度来看,a) 实心囊胚和原始的腔囊胚为较低等的类型,在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一 些低等的环形动物中出现;b) 两侧对称型的腔囊胚见于低等脊椎动物和某些无脊椎动物,两栖类是更高等的端黄 卵型的腔囊胚;c) 由于卵黄的集中,从腔囊胚发展成为无脊椎动物中黄卵的表面囊胚和脊椎动物及某 些无脊椎动物端黄卵的盘状囊胚。d) 高等哺乳动物的腔囊胚是次生均黄卵形成的更高级的腔囊

5、胚。充命廿J嗟3 - 4卵裂和魅胚帘般示意图原肠胚原肠的形成方式(1) 内陷:胚的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结果胚胎细胞分为两层:内胚层和外胚层。凹陷 形成的腔为原肠。原肠与外界相通的位置为原口(胚孔)。(2) 外包:物极一端的细胞卵黄少,生长较快,逐渐向下,将卵黄多、不能内陷的植物 极细胞包围。这种方式也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该方式形成的原肠腔不显著,内胚 层外露的地方即是胚孔。(3) 内转: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从下面边缘折入,向内延伸,形成内胚层。(4) 分层: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向着囊胚腔分裂出的细胞为内胚层, 留在表面的1层为外胚层。(5) 内移: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

6、内部形成内胚层。初移入时细胞充满整个囊胚腔,接 着排列成一层内胚层。有的移入时就形成内胚层。表亠1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动物门环节前物节贱动物软体动物辣燮动物半索动物特&原仃形成口裂体龍法形威休腔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腹血 担趙幼虫辐射印裂隙口形成肛门(口是后来形成的) 肠体腔法形成体腔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背面或表面 对林幼虫(dipleundA hrva)中胚层和体腔形成:原肠形成之后,胚胎有了内外两个胚层,胚胎继续发育并形成中 胚层,成为三胚层动物。中胚层具有多能性。肌肉、结缔组织、血管、肾脏和其他从事 内分泌和渗透调节的器官、骨骼等均由中胚层形成。体腔囊法(肠腔法):在原肠背部两侧,

7、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体 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渐扩展成为中胚层,由中胚层包围的空腔称为体 腔。因为体腔囊来源于原肠背部两侧,所以又称为肠体腔。后口动物以此法形成中胚层 和体腔。裂腔法(端细胞法):胚孔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1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 索状,伸入内外胚层之间,即为中胚层细胞,在这些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空腔,即为真体 腔。原口动物均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腹毛动物、棘头动物等。:#胚腔 外胚忌的脛覧原肠=r堂肌腔中腿JE中杆层犁畀端细胞法体腔囊法神经胚神经胚:原肠胚形成后,胚胎背部沿中线的外胚层下陷,形成神经板,其两侧的

8、外胚层 细胞形成1对纵褶,逐渐靠拢并在背面愈合,形成中空的神经管。在神经管形成过程中,逐 渐进入胚胎内部并与表面分离。这时的发育阶段称为神经胚。在神经管上方,外胚层重新愈 合。以后神经管前端扩展形成脑,后端延伸形成脊髓,同时原肠背面向上隆起,形成脊索中 胚层,原肠两侧出现成对体腔囊,体腔囊壁即为中胚层。胚层分化:外胚层:表皮和表皮衍生物,如皮肤腺、羽毛、毛、角、爪等;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消化道的前后两端中胚层:动物的真皮及其衍生物; 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 肌肉组织 生殖系统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和进行分泌与渗透调节的器官。内胚层:消化道中肠的上皮; 原肠的突出物,如消化道衍生物肝脏、胰腺、鳔、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等; 呼吸道和尿道的上皮。两栖类的胚胎发育蛙受精卵的特点动物半球:卵黄少、比重小、颜色深植物半球:卵黄多、比重大、颜色浅囊胚特点:含有囊胚腔原肠胚特点:原肠腔、三个胚层、胚孔胚的发育: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形成幼体的过程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里孵化出来或从母体里生出来,并发育成成体(性成熟的个体)的过 程卵裂(动物半球细胞分裂快、细胞小、细胞多)的植物半球细胞内陷组织、器官分化系统形成J (具囊胚腔) 动物半球细胞外包原肠胚I (具原肠腔、三个胚层、胚孔)(胚 变 态后 育发 )育幼体温度等外界因素(从卵膜中孵化或母体生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