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16965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人教版(共11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8例1、例2。【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l 知识目标: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l 能力目标: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l 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

2、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套;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文具若干。【教学设计】: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电脑出示主题图:用钱购物的场景。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师:世界各国的钱有不同的名字,小精灵明明要带我们去看一看,大家说好不好?如:美国的钱叫美元

3、,(展示美元图);日本的钱叫日元,(展示日元图);你还知 道哪些国家的钱呢? 生:澳大利亚的钱叫澳元;香港的钱叫港元;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玩具、买车票)归纳引入: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请打开书本P46-47。(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太空拍摄的世界地图,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钱有不同的名字,使学生从世界钱币的角度认识了人民币。这样的情境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神高度集中。)二、快乐学习,认识新知。(一)认识1元

4、、5角、2分1、自主认识小面额人民币(1)请看P47,出示整套人民币。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有这么多种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2)小组合作师:请四人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内含角、角、角、元、2 分、1分、5分若干), 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你认识的人民币跟同伴说说面值是多少。说完了放回信封里,比一比哪个组的动作最快。(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人人参与,把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在这里课中设置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

5、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面值1元的人民币(1)你们这么快就认出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真棒,能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巧办法来判断的?(图案、字样、颜色、数字、大小)(2)电脑演示元的正面和和反面,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两张1元,仔细观察它的正面和和反面,互相讨论,元有什么特点?(3)汇报:四人小组到电脑前指着屏幕说(主要是汉字表示的面值,颜色、数字、两个少数民族女同胞头像,国徽)(4)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乱折)(5)咱们人民币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图案

6、,每一种图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下课后,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小伙伴或老师,好不好?(设计意图:仍然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学生普遍地动脑、动手,广泛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并习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电脑上演示5角和2分(1)你们认识这两张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认出来的?(根据数字、单位、颜色等)(2)通过看数字和单位,同学们很快认出了这两张人民币,就是说看人民币最主要看的是什么?(板书:最主要看数字和单位)(3)人民币的单位就是:元、角、分。(4)人民币上主要的数字有下面这些:这个“壹”字,你们见过吗?这个是咱们汉字“一”的大写,它也

7、表示数量“1”。(5)在人民币上,咱们还能看到下面这些汉字:贰、伍、拾、佰。认识的同学请大声读出来。(边读边板写黑板上)在人民币上,这些汉字在人民币的哪个位置呢?(演示:贰圆、伍圆、拾圆、和壹佰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二)认识全套人民币师: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了各种人民币了的面值了。请大家来看看老师手中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知道的同学站起来回答。(出示元、元、元、元、元、元、元、元不同版本)师及时表扬:你们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设计意图:以1元、5角、2分为例,抽象出人民币的主要数字和单位,强调认知方法: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各种人民币,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并轻松认识了整套人

8、民币)(三)质疑同学们请看书P4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如:A、为什么有斜线?B、为什么人民币的颜色不同?C、为什么有的有国徽有的没有?D、为什么有的有毛主席像有的没有?(新版和旧版)E、为什么没有60元、70元?(四)、游戏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人民币的游戏,屏幕上的人民币只看到一角,你能猜出它的面值是多少吗?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设计意图:学生上课已有1520分钟,该让学生轻松轻松,故我选择让学生猜人民币,既联系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活跃身心。)三、闯关练习,渗透新知。第一关教学元角(1)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老师听说动物园来了一只大狮子,我们一起去参观好

9、不好?(好)现在出发,呜动物园到了。演示:动物园门口,门票每人1元。(2)你能从信封中拿出1元来吗?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钱倒出来,看那个小组的拿法最多,最与众不同!(3)小组展示:为什么这样拿?还有不同拿法吗?小结: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拿法,但老师看到有一点是相同的,凑够10角,就是1元。电脑演示: (4)老师板书: 1元 10角 ,请同学们把这条式子补充完整,齐读。(5)电脑演示过关图,开门进入动物园。(设计意图: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思想之一,今天,我们倡导“用教材”,而不只是“教教材”。而在这一环节中,我把例题和练习题大胆整合,既把同一层次的几道练习同时解决,又突出

10、1元=10角,并为后面的购物游戏赢得了时间。而且把例题2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以买门票为目标驱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关(1)师:进入动物园咯,前面就是猴子的家了!猴子想要考考我们呢,你会换吗? (2)请同学们根据要求互换手中的人民币,注意不能换多了,也不能换少了。(3)个别汇报(4)这道题就是P48的例2和“做一做”,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在书上。(5)师小结: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面值相等就可以互换。(6)电脑演示游戏过关,以及猴子欢呼图。第三关(1)现在我们来到地球上最高动物的门口了,大家知道是什么动物吗?(长颈鹿)它说它这么高,肯定要给我们出一到

11、高难度的题目,你们有信心吗?(2)你能想出几种换法?请你在信封中取出相应的人民币并选一种填在书本P48“做一做”上。(3)电脑演示过关图,以及长颈鹿欢迎图。第四关(1) 师:来到狮子家门口了,万兽之王又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出现第四关题:(2)依次出示问题1:我有1元钱,1元钱能买什么?2:我想买一本练习本,可找回多少钱?3:买一个1元2角的冰其淋,还差多少?4:买3支铅笔和1个本子,1元钱够吗?(3)顺利过关,看到狮子王。狮子说:恭喜你们连闯四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诚意邀请你到狮子城商店,大家尽情购物吧!(设计意图: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以闯关形式整合例题,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特

12、别活跃连闯四关,解答了不同难度的题目,轻松愉快地达到了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我有意把课本中的练习挖深挖透,与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的内容整合起来问了三种问题,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四、购物捐款,应用新知。1、开心购物狮子城商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商店里都忙不过来了,想请6个小售货员,谁愿意当?请每一小组选出一个人来当售货员,组长给他带上工作卡。要求:当售货员要注意顾客付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找零钱;当顾客的喜欢买什么都可以,不过要排队一个一个地去买;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安静有序,文明有礼。买完的同学回到座位上小声交流,现在组长打开信封,给每个顾客发一些钱,活动开始。汇报: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多少钱买了什么?思想教育:这么少的钱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