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16892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新生心理安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采用sl90病症自评量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某高校新生进展心理普查,结果显示学校新生心理安康状况良好,其中女生的心理安康问题多于男生。然后根据普查和访谈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教育建议。关键词:新生;心理安康;调查分析;对策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因此,他们的心理安康问题不容无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以便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活动,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学生以便进展心理干预,我们对2022级新生进展了心理普查,并根据普查和访谈结果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

2、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次参加普查的学生为2022级新生,共3042人,其中男生732人,女生2310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有效问卷2897份,有效回收率为95%。2.测量工具:1sl90病症自评量表:sl-90共有90个工程,分为正常、一般、差、很差4个等级。包括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此量表在国内外均已广泛应用,有较好的信、效度报告。2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nalityinventry),简称upi。upi是日本全国大学保健学会编制的,1991年引入我国。是新生心理安康状况调查的主要工具,它根据学生的答复情

3、况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类人群,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一类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必须对其进展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二类学生是次重点关注对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对其进展心理帮助,三类学生是非重点关注对象,心理安康状况较为良好。在upi的挑选分类中,归为第一类的学生必须到达以下几个标准之一:总分大于等于25、第25题是否想轻生答复为肯定的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作肯定答复的。归为第二类结果的标准是得分在20-25分之间或第8、16、28题中有一题作肯定答复者或者辅助题中有一道题作肯定选择者。第三类的标准是总分低于20分1。二、结果分析1.sl-90量表检测出心理状态差的学生有100人,占全校学生的3.4

4、%;心理状态很差的学生有21人,占全校学生的0.7%。其中男生差的18人,占男生人数比例的2.5%,很差的2人,占男生人数比例的0.3%;女生差的82人,占女生人数比例的3.5%;很差19人,占女生人数比例的0.8%。2.大学生人格问卷显示,一类人格的学生有416人,占全校学生的13.7%。此类学生有各类神经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严重的神经衰弱等),有精神分裂症倾向、悲观厌世、心理矛盾冲突剧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二类人格的学生有799人,占学校新生28%。此类学生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协调,新环境不适应等。这类学生有种种烦恼,但仍可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其中男生一类人格的学

5、生有108,占男生人数比例的14.7%,二类人格180人,占男生人数比例的24.6%;女人一类人格的学生有308,占女生人数比例的14.8%,二类人格619人,占女生人数比例的28.7%。三、讨论1.在普查中我们发现,一类学生比例为13.6%是可承受的程度,国内高校的测量结果一般为10%-30%2。其中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拟明显。男女生在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等因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生在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6项的心理安康程度低于男生3。我们认为,女生天性比拟敏感,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比男生多,同时考虑问题比拟细腻,更在乎别人的评价,一些小的事情也

6、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响,因此感受到的心理矛盾很多,表现出来的心理安康问题相对就多。2.在普查后的访谈中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集中表如今新生适应、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模糊等3个主要方面。1新生适应问题。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摆脱依赖,独立走向社会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中,有些学生表现出适应不良,比方有的由于生活才能差,造成的生活适应困难;有的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学方法和思维方法而对大学教学方式不适应;有的是挫折承受才能弱,缺乏相应的心理防卫机制。大部份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局部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

7、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的来鼓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进而思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局部学生觉察在中学时站在山顶“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局部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敏性和探究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如何进展目的定位,心中忧郁、焦虑。2人际交往问题。面谈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这是大一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有

8、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局部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有一局部大学生喜欢独来独往,不与别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4。另外,我们还发现,新生的人际交往的困惑主要表达为对交往技巧、交往原那么、交往心理品质的迷惘与困惑。3自我意识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制缺点感到迷茫。比方,有些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不实在际,没有认清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待自己和朋友的关系时,过

9、高或过低。其表现有:自我评价过低,容易导致自卑,自弃,自杀等情况出现。如一些同学因自己缺乏某方面的特长所产生的自卑心理;还有因自己的身材长相不如人而苦恼,或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弃心理。另一种情况是对自身评价过高,认识片面,只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过高的评价自己,结果导致自负、自傲,甚至孤傲不群,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意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响,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遥四、教育建议与对策培养一名大学生对社会、家庭及至本人来说都极为不易。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使“天子骄

10、子安康成才。首先,重视新生的学校适应教育。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让其正确的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大学生心理安康程度与其学校适应密不可分,大一新生刚到学校觉得一切都很新颖,还没有对大学生活的紧张产生强烈体验,这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应期心理安康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因适应不良而造成的心理安康程度下降现象。如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安康讲座,让更广阔的学生掌握一些根本的心理技能、形成明晰的自我意识,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平衡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自觉的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使新生可以迅速地融入一个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平安需要的满足,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等。其次,建立心理安康教育机

11、构,帮助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构建一套完善的心理安康教育体系,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安康开展有积极意义。社会支持是一种出现于个体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过程,包括情感关心、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和赞扬等,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及专业机构提供的支持效劳,但实际提供的社会支持与个体所感受的社会支持并不完全一致,假如个体不擅长利用已有的支持源,即使社会支持存在,也不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康开展起到护航作用。要最终提升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必须让他们明确感受到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如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络,建立互信互动机制,加强心理安康教育机构的宣传,让每个学生理解心

12、理安康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在学生寻务实际的社会支持时,可以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懂得在心理开展出现波动时寻求支持和帮助。最后,开设心理学相关必修或选修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定期举行班级心理委员座谈,理解学生的现状,对症下药;还可以加大对心理安康教育协会的支持力度,营造积极、安康、高雅的校园气氛,亦可借助“525大学生心理安康日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关注自身心理安康。参考文献2刘佰桥.2022级大学新生心理安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安康心理学杂志,2022,(10).3智银利.晋中学院2022级新生心理安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