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书有感》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16682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观书有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观书有感》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观书有感教案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题目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和安顿,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 下列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观书有感教案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观书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3、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一、复习导入1、?冬夜读书示子聿带给

2、了我们什么启示师:前两天我们刚才学习了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谁能说说在这首诗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指名答3、导入新课师:它告诉我们学习要不遗余力的学,并且还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用于实践当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关于读书的,它将又会带给我们那些启示呢一起走进(板书:观书有感)。4、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对这首诗的作者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共享一下吧2、教师总结归纳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资料(出示幻灯片)三、整体感知1、指名读古诗2、齐读古诗四、从字面上解析古诗过渡:读完了我们就该一步一步的解析古诗,以往我们都是先

3、从古诗的题目开始,今天我们用一种不一样的解读办法来解读,我们先从诗的内容开始,首先看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说有哪些字词不太好理解,1、 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师:说说你觉得其中的那些字词不太好理解2、重点交流“一鉴开、徘徊师:下面我们重点来看 “一鉴开,徘徊如何理解谁能告诉老师这里的“鉴字如何理解3、教师总结师:这里的鉴字是镜子的意思。在古代的时候,镜子一般会用镜袱包起来,用的时候翻开,所以这里的一鉴开指的就是一面翻开着的镜子。4、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天光和云影)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这里的“徘徊怎么理解呢(来回移动)5

4、、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名读。师:说在这句中你又碰到了那些拦路虎6、重点交流“渠、清如许、为五、翻译全诗,悟诗中哲理过渡:诗中比拟难理解的字词我们已经全部都解决了,下面请同学们试着用现代文翻译全诗,注意在保存诗意的根底上,译得优美一些。1、 学生翻译2、 指名读译文3、 教师总结,引出问题师:通过同学们的翻译,我仿佛看到了那清澈的池水,那美丽的景色,然而一看题目,我就觉得这首诗写的有些拙劣,因为是明明是写池塘里的水,可题目却是观书有感,所以我觉得不如将题目改为观塘有感,你同意吗为什么4、 学生思考并交流5、 教师总结,学生深入思考师:这首诗看似有点文不对题,诗中写的是池塘的水,

5、可是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池塘的水和读书有着一定的联系,究竟有着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6、总结板书1)先板书“活水方塘清2)学生交流总结出第一个问题后,教师相机在“方塘二字下板书“心智3)师生合作完成板书,有学生交流“活水“清下分别应写什么,教师板书,后推敲得出最正确答案师:下面同学们还要面对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忙老师完成板书,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的“活水、明下面应分别写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下面我们也来学一学贾岛,推敲一下这里到底应该写什么。7、交流感受师:你能不能谈谈这首诗带给了你什么启示六、知宋诗理,悟全诗主旨师:这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呢(请大家来看一段资

6、料),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宋诗,宋诗讲究理趣,然而其中最优秀的哲理诗往往都是不直接说理,而是全凭一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一种意境之美,有意无意间,引发哲思,正是在这个意义的根底上,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成了千古名句,为历代文人学子争相吟诵。而这类名句,在宋诗中还有很多。2、回顾所学宋诗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宋诗中都有哪些这样的名句,(学生交流),下面我们重点来看三句我们学过的宋诗(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回顾并思考这些诗句,说说其中蕴含着什么道理(教师随机总结)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七、朗读古诗,拓展延伸1、齐读古诗师:相信

7、大家在明白了宋诗独特的魅力之后对于这首观书有感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下面请大家带领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2、 试着鉴赏古诗师:读的真好。这首诗写的好吗你能不能谈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3、 引入?观书有感其二师:看来同学们悟性真的很不一般,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首?观书有感,试着品读一下看你能从中悟出些什么来1) 独立思考2) 小组合作3) 教师总结,并出示幻灯片4、 总结师: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读书、对于学习又有了新的见解,希望大家在时时为自己输入源头活水的同时,逐步去领悟厚积方能薄发的道理,从而使自己的学问更上一层楼。教学反思纵观整堂课,首先,在师生合作完成板书这个环节当中,调

8、动了全体学生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于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解析,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对于所列举的字词的贴切度的推敲,又让学生对于学习有了精益求精的意识。其次,让学生对于宋诗有了一个宏观上的把握,知道在许多宋诗外表意象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宋诗的鉴赏有了一个比拟专业的根底,但由于没有教给孩子通过符码解读古诗背后蕴含的情感或哲理,从而使得在课堂重点的突破上还是有些不是很彻底,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读书与方塘的联系时应再设计一个过渡性的小问题:这里的活水源源不断的输入和读书有没有什么联系以到达问题的坡度性突破。最后,由于课堂的应对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使得在课堂语言上不能很好

9、的做到既保持语言使用时的语文味,又能简洁明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读关于教学机智方面的书籍,课堂上多加锻炼才是。第二篇: ?观书有感教案老师:朱先生写了这样一首风景优美的诗,巧妙地包含了阅读的真理,让人一下子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维真的是一个优秀的思想家,所以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朱曦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出示?观书有感其二昨晚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一是浪费推移力,这一天中流自由行。自学,体会诗歌的意思,思考诗歌所解释的道理。蒙冲:一种古老的战船。永远:永远,永远。轻毛:轻如羽毛。这意味着过去的船又大又浅,人们用力推船力推船,这也是浪费精力。当春水飙升时,即使巨船像羽毛一

10、样轻,它也在水流中自由飘动。诗歌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性,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努力到家,才能有所突破)二是总结本课程。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写作如有神,只有多读,才活用。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像朱一样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写好文章。看书有感觉教案。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破古诗词死记硬背的教学办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进入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实现自我意识。课堂教学设计特色图文结合,领略古诗词内容;文题勾结,感受诗人情感。课堂教学过程记录和设计意图检查预习导入。生背诵?看书有感(古诗朗朗上口的节奏,简洁的文体,容易让学生背诵,大局部都会在课前背诵。老师:光会背还不

11、行,能默写吗?生活:能!老师:还要做些准备吗?学生:翻开课本,看单词。老师:谈谈有没有要注意的词?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词语。以渠字为例:老师:这是高低结构的字。如何在写作中突出高低结构?生:把木的横写长一点。(单词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关键部位,不仅有利于辨认和记忆单词类型,而且有利于正确的布局和写作。生默写和自查。师出诗: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老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啊?谁来帮我?如果是一剑开,我一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劈开半亩方塘里的水。可以在这里用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学生:老师鉴就是镜子。老师:哦,有这个意思吗?你怎么知道,说出理由听?学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12、老师:你真行!用工具书帮忙学习。根据老师的理解,鉴在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5种含义,你怎么一眼就选中了镜子?生不语。(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仍然很重要,这将有效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再读一遍这句话。生读后师:你读什么了吗?我认为鉴在这句话中应该理解为镜子。老师:你的这句话说得好,你会联系句子理解单词。生续说:我看了文中的插图水面比拟平静,半亩方塘水平如镜,所以鉴在这里应该理解为镜。老师:你不仅可以联系句子,还可以结合图文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你明白开字吗?生:当翻开时。老师:老师知道我是从那个同学那里来的(手指之前查字典的同学)老师课前查了资料,古铜镜上盖

13、着镜子,用时翻开。你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生试说。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就像一面翻开的镜子。(查阅工具书,主动收集资料,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老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老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诗人说池塘就像一面镜子,则这个时候谁在照呢?生物:天光和云影。老师:他们一边拍照一边徘徊!什麽叫徘徊?(强调双人旁)出生:来回移动。老师:能说成晃动吗?生:不行,用摇晃表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老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老师:哦!这叫联系上面!(古诗词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图文结合,联系高低句理解,这是一种阅读能力。老师:天光哥和云影妹在半亩方塘里手拉手散步,心情如何?生:好开心啊!老师:你怎么知道?展示:问渠哪得清如此?生:这句话说池塘水很清。老师:渠不是渠道吗?您怎么说是池塘?生:上句诗人看见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啊,显然渠指的是方塘。老师:诗人问什么?生: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这么清澈。老师:问得好,看来诗人很会动脑筋,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哟?所以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大局部古诗都是逗号句号,这里的问号需要强调。展示:有源头的活水。学生一起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