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165482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洪湖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湖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滞(zh)留 执拗(yu) 犀(x)利 冥思遐(ji)想 B镶嵌(qin) 宽恕(sh) 黝(yu)黑 正襟(jn)危坐 C鬈(qun)发 禁锢(g) 锃(cng)亮 广袤无垠(hn) D绯(fi)红 诘(j)责 不逊(sn) 深恶(w)痛绝2(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油光可见 不可名壮 诚惶诚恐 窥谷

2、忘反 B抑扬顿挫 器宇轩昂 翻来复去 不求胜解 C花团锦簇 鹤立鸡群 郁郁寡欢 造饮辄尽 D期期艾艾 粗制乱造 藏污纳垢 横坷上蔽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咣当,盘子四分五裂了,笨手笨脚的爸爸颔首低眉地向妈妈认错。B姚明球技精湛,与他同场竞技的球星们都黯然失色。C球场上风云突变,刚才我班还是1:2落后,这会儿已是3:2领先了。D“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4(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雷锋精神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老师要求我们养成学习时独立思考、互相合作。 C几个学校的老师找章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

3、难交换了意见。 D为了防止有毒食品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洪湖市教育局采取了许多安全防范措施。5(2分)下列关于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马说的作者韩愈,唐朝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鲁迅,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曾获得总统自由勋章。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朝诗人刘禹锡为答谢好友李白而写的一首酬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新生活乐观情怀。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4、,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丙】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gu),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i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

6、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与之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邑人,同乡人。大姓,有钱的大户人家。佣作,被雇佣劳作。)6(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7(2分)下面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弗之怠 之:代词,指代抄书B或遇其叱咄 或:或者C俟其欣悦 其:代词,指老师 D以中有足乐者 以:因为8(2分)下列对【甲】诗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怀人,表达政治上失意、思念兄弟的抑

7、郁惆怅之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直接描写的月光的移动,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豁达开朗的心理变化。D全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既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词人对月怀人、乐观旷达的情怀。9(2分)下列对【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向藏书之家借书来抄。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

8、学之“艰”。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10(2分)下面对【丙】文凿壁偷光理解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衡乃穿壁引其光”一句是说匡衡就穿过墙壁引来了邻居家的亮光。 B“主人怪问衡”一句中“怪”可理解为“感到奇怪”。C“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一句可翻译为“(我)想读遍您家里所有的书。” D本文讲叙了匡衡凿壁偷光、佣作只求书两则的故事。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只画两处) 主 人 感 其 言 与 之 书 遂 成 大 学。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8分)将下面古诗文补充完整。

9、人的情感总在悲喜之间辗转:小杜 “ ,自将磨洗认前朝”何等惋惜,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 ”何等寂寥,刘禹锡“ ,到乡翻似烂柯人”何等悲凉,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 ”何等痛心。可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豪迈,王维“行到水穷处, ”的悠闲,黔娄之妻 “ ,不汲汲于富贵” 的坦荡,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豪情,会让你明白,人生在世都有不称意的时候,但只要执着、豁达,快乐总会紧随其后,如期而至。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今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

10、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

11、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一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糖精钠

12、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去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喝下;晚餐,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14(2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3分)文章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两种?试举一例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6(2分)文章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7(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