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综合题2019、5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1652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综合题2019、5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几何综合题2019、5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几何综合题2019、5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几何综合题2019、5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几何综合题2019、5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综合题2019、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综合题2019、5(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BC(除B、C外)边上任意一点,ZAEF = 90, 且EF交正方形外角ZDCG的平分线CF于点F,(1)若ZBAE=a,求ZCFE的大小(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2)求证: AE=EF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CB边的延长线上,过点E作AE的垂线交正方形外 角ZDCG的平分线CF于点F,(1) 求ZEAF的度数;(2) 用等式表示线段BE与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 (20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重合),连接DE,点A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BC于点G,连

2、接DG,过点E作EH丄DE交DG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 BH.(1) 求证:GF=GC;(2) 用等式表示线段BH与A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8.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 F分别是BC, DC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B, C, D重合),且AE丄EF.( 1)如图 1,当 BE = 2 时,求 FC 的长;(2)延长EF交正方形ABCD外角平分线CP于点P. 依题意将图2补全; 小京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E=PE.小京把这个猜想 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三种想法:想法1:在AB上截取AG=EC,连接EG,要证AE=PE,需证AGd E

3、CP.想法2: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H,连接BH, CH, EH.要证AE=PE, 需证AEHP为等腰三角形.想法3:将线段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M,连接CM, EM,要证AE=PE,需证四边形MCPE为平行四边形.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京证明AE=PE.(一种方法即可)图1图2(2017 顺义一模)28.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中,顶点B、D、F在同一直线上,H是BF的中点.(1)如图1,若AB=1, DG=2,求BH的长;(2)如图 2, 连接 AH, GHF图1图2小宇观察图2,提出猜想:AH=GH, AH丄GH.小宇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 成

4、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延长AH交EF于点M,连接AG, GM,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AGAM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想法2:连接AC, GE分别交BF于点M, N,要证明结论成立只需证AAMHAHNG.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宇证明AH=GH, AH丄GH.(一种方法即可)23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 ,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 B, 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 PG点,连结PG, PC .若ZABC = ZBEF = 60,探究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PC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交DC于点H ,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

5、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PG(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L X-/(2)将图1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 的边 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 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 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若图1中ZABC = /BEF二2a (0 a 90),将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OO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PGPC的值(用含a的式子表示).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丄BD交BC于F, 连接DF, G为DF

6、中点,连接EG, CG.(1)求证: EG=CG;(2)将图中A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06.问(1)中 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图中A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 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图图14.已知:ABC和厶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ABC=ZADE=90,点M是CE的中点,连接BM.(1)如图,点D在AB上,连接DM,并延长DM交BC于点N,可探究得出BD与BM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点D不在AB 上, (1)中的结论还成

7、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 由.圈團15.已知:ABC 和ADE是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BA=BC, DA=DE,联结EC,取EC 的中点M,联结BM和DM.(1)如图 1,如果点 D、E 分别在边 AC、AB 上,那么 BM、DM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是;(2)将图1中的AADE绕点A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016 西城一模)28.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射线CB上一个动点,连接PA , PD ,点M , N分别为BC , AP的中点,连接MN交PD于点Q .(1) 如图1,当点P与点B重合时,AQPM的形状是.(2)

8、当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依题意补全图 2; 判断AQPM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点P与点P关于直线AB对称,且点P在线段BC上,连接AP,若点Q恰好在直线AP 上,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请写出求此时BP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图1图2图3(2016 石景山一模)28.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连接BE.(1) 请你在图1画出ABEM,使得ABEM与厶BEC关于直线BE对称;(2) 若边AD上存在一点F,使得AF+CE=EF,请你在图2中探究ZABF与ZCB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 在(2)的条件下,若点E为边CD的三等分点,且CEDE,请写出求 co

9、sZFED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图1图2备用图(2017 石景山一模)28.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上的动点(与点A , C不重合),连接BE .(1)将射线BE绕点B顺时针旋转45,交直线AC于点F . 依题意补全图1; 小研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线段AE,FC,EF存在以下数量关系:AE与FC的平方和等于EF的平方.小研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将线段BF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M ,要证AE, FC , EF的关系,只需证AE,AM , EM的关系.想法2 :将ABE沿BE翻折,得到HNBE,要证AE,FC,EF的

10、关系, 只需证EN,FN,EF的关系.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用等式表示线段AE,FC,E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一种方法即可)(2)如图2,若将直线BE绕点B顺时针旋转135 ,交直线AC于点F .小研完成作 图后,发现直线AC上存在三条线段(不添加辅助线)满足:其中两条线段的平 方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平方,请直接用等式表示这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2018 西城一模)2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射线AB绕点A顺时针旋转所得射线与线段BD交于点M,作CE 丄AM于点E,点N与点M关于直线CE对称,连接CN.(1) 如图 1,当 0sv45。时, 依题意补全图 1; 用等式表示ZNCE与ZBAM之

11、间的数量关系:(2) 当4590。时,探究ZNCE与ZBA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 当0vqv90时,若边AD的中点为F,直接写出线段EF的最大值.图 1 备用图(2018 延庆一模)27.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过点B作BF丄DE 于点F,连接FC.(1) 求证:/FBC=ZCDF.(2) 作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G,连接CG, FG. 依据题意补全图形; 用等式表示线段DF, BF, C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图 1备用图 28. (2015北京)在正方形ABCD中,BD是一条对角线,点P在射线CD上(与点C、D不重合), 连接AP,平移

12、 ADP,使点D移动到点C,得到 BCQ,过点Q作QH丄BD于H,连接AH,PH.(1)若点P在线段CD上,如图1. 依题意补全图 1; 判断AH与PH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点P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且ZAHQ=15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请写出求DP长的(2014)24.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直线AP,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E,连接BE, DE,其中DE交 直线 AP 于点 F (1)依题意补全图 1;(2) 若 ZPAB = 20。,求ZADF 的度数;(3) 如图2,若45。 ZPAB 90。,用等式表示线段AB, FE, 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8.已

13、知: ABC中,分别以AB、AC为一边向厶ABC外作正方形ABDE和ACFG,高线AH BC于H,延长HA交EG于P.(1)如图1,当ZBAC=90。时,直接写出线段PE、PG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ZBACH90。时,上述关系是否成立,给出证明;(3)如图3,若将高线AH改为中线AH,其他条件不变,猜想AH与EG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证 明17以AABC的两边AB、AC为腰分别向外作等腰Rt AABD和等腰Rt AACE , /BAD = ZCAE = 90,连接DE, M、N分别是BC、DE的中点.探究:AM与DE的位置关系及数量 关系(1)如图 当AABC为直角三角形时,AM与DE的位

14、置关系 ,线段AM与DE的数量关系是;(2)将图中的等腰RtAABD绕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0乙90)后,如图所示,(1)问中得图图19. 情境观察将矩形ABCD纸片沿对角线AC剪开,得到 ABC和厶A CD,如图1所示.将 A CD的顶点A 与点A重合,并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D、A(A、B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观察图2可知:与BC相等的线段是 ,/CAC=.图 1图 2问题探究如图3,AABC中,AG丄BC于点G,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 ABC外作等腰RtABE和等腰RtACF,过点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试探究EP与FQ之间的数量 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拓展延伸如图4,AABC中,AGLBC于点G,分别以AB、AC为一边向厶ABC外作矩形ABME和矩形ACNF,射线GA交EF于点H.若AB=kAE, AC=kAF,试探究HE与H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图4(2016 海淀一模)28.在ABC中,AB=AC,ZBAC=90,点D在射线BC上(与B、C两点不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使点E与点B在直线AD的异侧,射线BA与射线CF相交于点G.(1) 若点D在线段BC上,如图1. 依题意补全图 1; 判断BC与CG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