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16424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箱涵施工保护技术措施方案目录一、编制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2四、施工方法及保护方案 92、施工工 93、保护方案 93.1 箱涵检查井保护方案 93.2 箱涵覆土保护 133.3 建筑物桩位定位放线 143.4 临时道路及保护 193.5 建筑物基础及箱涵保护结构施工 203.6 检查验收 23五、箱涵的监测 24六、注意事项及其它保护措施 24、编制目的本工程为我司XXX项目房建及平场工程,拟建G09-4/03地块内有约 206米长2.5X2.9已建箱涵;为确保本工程房建施工期间不对箱涵产生影响, 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方案报重庆主城排水公司及重

2、庆市市政管 理委员会批准。二、编制依据1、现行主要规范和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153-2008GB50014-2006(2011 年版)GB8978-2002CJ 343 -2010GB50009-2012GB50191-2012GB50007-2011JGJ94-2008JGJ79-2012GB50010-201

3、0GBJ50069-2002GB50332-2002GB50021-20092、已建箱涵资料:总图布置、横纵剖面图、箱涵基础、箱涵断面及配筋、检查井及通气 井大样(含箱涵加固)等竣工图。3、拟建建筑及平场资料: 地勘报告、建筑总图、地下室布置、上部结构说明、基础布置及说明。三、工程概况1、项目地理位置XXX项目G09-4/03地块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新溉东路与北滨二路相接处,处于长江沿岸,交通十分便利。区域位置如下图:G09-4/03 地块内已建箱涵布局图:3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地形经过人工改造,起伏较大,最高高程约227.03m,最低 高程约 183.54m,4最大高差约43.49m。

4、地形坡角一般为10 25,局部为陡坎。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 防类,该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 0.05g,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拟建场地主要岩性:杂填土、粉质粘土、粉砂质泥岩和砂岩。 杂填土:杂色,主要由砂质泥岩碎块及砼块组成,块碎石块径 2.0-25cm,局部达30cm。硬杂物含量大约5%25%,松散,稍湿,为随意性堆填, 填筑时间大约2年左右。该人工填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重度y a: 20kN/m3,综合内摩擦角炉:25。人工杂填土层主要

5、由粉质粘土夹砂质 泥岩碎块及砼块组成,块碎石块径20300mm,局部达500mm以上。硬 杂物含量大约5%30%,松散,稍湿。为随意性堆填,分布不均匀,密实 度差,承载力低,力学性质变化大,具有高压缩性。若没有经过处理,可 能产生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危害。杂填土设计参数建议值一览: 水文地质条件:长江为工程区主要水系,长江自南向北流经工程区东侧,属过境河流,工程区长江常年洪水位185.00m,20年一遇洪水位 191.53m,50年一遇洪水位193.53m,三峡成库30年后,五十年一遇洪水 位为193.65m (吴淞高程为195.27m),枯水位为165.80m,勘察期间水位 为174.60m。场

6、地地形坡向长江,坡角略陡,坡面形态利于地表水排泄, 暴雨及多雨时节,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顺坡面直接排入长江或入渗到填 土中,向长江排泄。不良地质作用:经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场地及周边在勘察 期间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及破碎裂隙、采空区及活动断 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稳定,适宜修建拟定的建筑物。G09-4/03 地块新溉东路与北滨二路相接处现场照片:5G09-4/03 地块沿北滨二路现场照片:G09-4/03 地块沿新溉东路东侧现场照片:63、已建2.5x2.9箱涵介绍3.1箱涵设计简介:2.5X2.9箱涵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于2005年已建明挖钢筋混凝土箱涵,根据原始资

7、料,本段排水箱涵的基础持力层位于原 状土和杂填土上,根据箱涵上为滨江路及覆土较深的特点,箱涵不适宜直 接置于该土层上,该土层下卧岩石主要为泥岩,局部为砂岩。箱涵下为土 层,箱涵上为滨江路人行道上,覆土约 6.0 米,为使污水涵管具有密闭性, 本段污水截留沟采用钢筋砼箱,基础处理采用挖孔桩支撑。箱涵采用 C30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8,钢筋保护层厚内侧为60毫米,外 侧为40毫米。基础采用C20钢筋混凝土 D1800挖孔桩(扩底桩)基础, 挖孔桩底岩石天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6.5Mpa,桩体嵌入中等风化岩层内 3.0米,沿箱涵线每12 米设置。桩基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梁,盖梁采用 C3

8、0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厚为50毫米。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资料 显示,本地块内已建 2.5X2.9 箱涵两端已进行了临时加固保护措施,中间 约46米段无保护措施,详G09-4/03地块内已建箱涵布局图。箱涵大样图:73.2 覆土对箱涵的影响根据重庆主城区排水工程 ( A 管线 )项目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结构 形式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箱涵覆土一般为 2米至6米,便于涵顶的保护 和抗浮,设计将重庆逐渐在主城区沿江兴建滨江路做荷载考虑,拟建滨江 路路面标高一般在191m193m,设计在桩号20公里前(即北滨一路沿线) 路高定为 193 米,以下(即北滨二路沿线)为 192 米作为覆土荷载。本箱

9、涵为设计在桩号为 13+319.5 至13+534间,属于北滨二路沿线,则设计覆 土标高为 192 米。二层车库结构板标高为189.40米,结构板厚为150mm,则中间段约159.5 米长箱涵将覆土标高至 189.25(189.40-0.15)米,低于原设计覆土标高(192.0)2.6米。南端约33.5米长箱涵顶部为拟建小区绿化用地绿化,标高为 194.5 米,高于原设计覆土标高(192)2.5 米。北端约13 米长箱涵顶部为拟建小区进场道路,标高为 197.5 米,高于原设计覆土标高(192)5.5 米。因此,南北两端如满足覆土至设计标高要求,则超出箱涵最 高设计覆土标高要求,需采取措施保护

10、箱涵。3.3 检修及通气井地块内已建2.5X2.9箱涵检查井有122A#、123#和124#, 123#和124#顶部为拟建地下车库,122A#顶部为拟建箱涵空腔保护结构。通气孔设置 于 123#检查井旁,须穿过地下车库层8伸入地面。因此箱涵检查井和通气井需进行重新复核,不满足其功能需要的须重新设计。G09-4/03地块已建2.5X2.9箱涵检查井122A#现状图:四、施工方法及保护方案1、箱涵保护线范围:已建2.5X2.9箱涵保护线宽为9.4米,为箱涵两边外侧宽出3米。2、施工工艺:箱涵检查井上升f光纤保护f箱涵覆土f建筑物桩位定位放线f跨箱涵临时道路施工及敷设一建筑物基础施工一建筑物结构及

11、箱涵保护结 构施工f检查验收3、保护方案3.1 箱涵检查井保护方案3.1.1 箱涵检查井 123#和 124#出地面为地下二层车库底板,箱涵检查 井 122A# 出地面为拟建箱涵空腔保护结构底板,详见“地下二层车库与箱 涵位置关系图”,原井盖改为重庆市排水公司专用重型压力井盖,井盖与 车库底板齐平,车库设置通风排起装置。3.1.2 检查井及通气孔布置如下图:93.1.3 箱涵上检查井的改造A、箱涵检查井122A#现顶标高为189.99,设计标高为194.50 (即小 区绿化用地标高),相差 4.69 米,对原检查井进行加高改造。B、箱涵检查井123#现顶标高为183.54,设计标高为189.4

12、0 (即地下 二层车库地面标高),相差5.86 米,对原检查井进行加高改造。C、箱涵检查井124#现顶标高为188.72,设计标高为189.40 (即小区 绿化用地标高),相差 0.68 米,对原检查井进行加高改造。D、加高改造:将原井盖及井圈拆除,将井周圈进行剔毛,采用0 12200植设双排钢筋与原检查井结构固结、植筋深度12d;按间距1.5m 搭设8*8的满堂脚手架,按纵横向绑扎0 12200钢筋至189.4m标高;采 用 18mm 厚的模板双面支设、加固;采用车载泵分两次浇筑 C25 商品砼。 如下图:E、竖井施工期间和施工完毕,用定制的模板对井口进行覆盖,确保 施工作业安全、防止杂物掉

13、入。3.1.4 箱涵通气井保护方案通气孔在压力井段约1000米设置一个,本段箱涵通气孔间距为 1000 米左右,通气孔附设在检查井上,埋地部分(规划埋地部分)采用钢筋砼, 外露部分采用巾50厘米不锈钢筒。本地块内原无通气孔,通气孔设置于地 块北端 125#检查井旁。地块内增设通气孔置于 123#检查井旁,须穿过地 下车库层进入建筑B1#楼污水排气口,超出建筑屋面2米,沿线作标识标 牌警示,通气井顶部设置重庆市排水公司标准的防护罩。3.1.5 箱涵清理淤泥保护方案箱涵清理淤泥点设置于场外,场外设置点为检查井 125#;由建设单位 同排水公司协商处理。3.1.6在122A#和123#检查井间、箱涵

14、顶部有若干弱电、光纤线,由建 设单位联系联系排水公司采取措施进行专项保护。3.1.7 其他影响及措施由于工艺需要,箱涵上部覆土中需横穿管网,为给水排水和电管网, 由于管网本身重量小于排空土体重量,对箱涵不增加多余荷载,因此,箱 涵上部横穿管网不影响箱涵结构安全。12地块西侧已废 2.3X2.7 箱涵上部为小区绿化用地,在新溉东路红线附 近处,采用400厚C30钢筋混凝土进行封处理,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钢 筋需植筋锚入原箱涵。3.2 箱涵覆土保护箱涵顶面及侧面的回填土由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土石方单位进行;建议按如下方式进行保护:3.2.1 箱涵顶标高以下采用级配砂夹石分层压实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

15、300mm,防止侧向受压须对称回填,回填密实度不小于0.94。箱涵顶标高 以上采用素土分层压实回填。如下图:3.2.2 箱涵顶标高以下回填时,两次对称分层进行;回填前,在箱涵两 侧 3m 外修设临时运输道,将级配砂石等材料运至箱涵两侧,采用两台 90 型挖机平行于箱涵纵向、2m外停靠、同时对称回填,避免侧压对箱涵产 生影响;回填由远处向近侧进行,对局部不能采用机械回填的部位、采用 人工配合进行回填。133.2.3 箱涵顶标高以上采用素土分层压实回填,要求回填土不能有大于 300mm 的夹石、建渣、垃圾等,回填土的材质符合相关要求;回填时,先 在箱涵上部铺设300mm左右厚的级配砂石,以同侧向级配砂石形成滤水 层,再在上部采用素土进行分层回填,回填采用两台挖机平行于箱涵方向, 同时对称进行,每回填300mm厚即采用人工进行夯实,严禁采用挖机或 其它大型进行进行夯填,确保箱涵的结构不受影响。3.3 建筑物桩位定位放线3.3.1 根据本工程房建总平面定位图和原箱涵设计图纸,先确定拟建建 筑物与箱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