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16416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认知的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一、中学注意力的发展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越来越能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完成的活动上,使注意与所从事的活动保持一致.(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12岁以上的个体,能保持注意30分钟左右.13-15岁的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迅速,而且初中女生的注意稳定性要高于男生.注意稳定性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缓慢这可能与高中生注意稳定性趋于成熟有关.(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小学五年级学生综合反应时间比二年级平均少2.1744秒,差异非常显

2、著.初中二年级的综合反应时间比小学五年级少.高中生的反应时比初中生的缩短了0.242秒经检验,两者之间的反应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注意转移能力在初中阶段已达高峰.(四)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1314岁的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课程的讲解,又能抄写笔记,还能注意到课程的前后联系随着年级的升咼,注意分配的能力也不断提咼.咼中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比初中生好,但总体水平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二、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一)记忆力增强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材料识记数量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516岁的高中阶段,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近4倍.(二)以理解记忆为主机械记忆能力在10岁前快速发展,之后

3、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在1114岁期间,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三)抽象记忆占优势随着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加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从而促使他们的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忆而占优势.(四)短时记忆稳定记忆无意义汉字时,大学生、高中生和小学生,都是以4字组块的记忆成绩最好.在记忆阿拉伯数字材料时,大学生以6字组块成绩最好,小学生以4字组块成绩最好,高中生以46字之间的组块为最好.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的制约非常明显,(五)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14岁以前,人的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到15岁以后发展出现

4、了停滞;从9岁开始视觉记忆超过听觉记忆,二者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扩大;三、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中学逻辑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1)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能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就是要求人们脱离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亦即要求思考者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假设性现实性). 思维具有预见性即当人们根据假设进行思维时,必须在解决问题之前进行计划和制定方案有了这种预见性,在解决问题前就能主动米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思维活动中监控能力提高高中生在思维活动时,能进行主动的反省,并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对自己思

5、维过程进行控制,而使思路更明确,更有利于问题解决.思维的灵活性增强高中生能够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灵活地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将已有的原理、规则灵活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2)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即他们已经能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研究表明,从初二开始,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到高二时,过渡初步完成.也就是说,从初二到高二这一段时间,是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3)抽象逻辑思维成熟的表现 各种

6、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思维水平. 思维发展的可塑性变小. 个体思维水平和类型的差异稳定了.(二)中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1辩证思维水平发展的趋势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思维各种逻辑形式,但水平很低;初三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或重要的转折期;高二学生辩证思维已经在思维中占优势,.2. 三种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辩证思维有三种形式,即辩证概念、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在整个中学阶段,辩证概念掌握都最好,其次是辩证判断,辩证推理最差.这主要是这三种辩证思维形式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辩证思维的三种形式发展的速度不同: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在高中阶段起点高,发展速度快;辩证推理的起点低

7、,且发展速度较慢. 辩证概念和辩证判断两者的发展水平接近,而辩证推理则远落后于前两者.3.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三)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趋势(1) 总的趋势是随年龄增长,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2)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和目的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幻想成分很大,而高中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成分增多,他们开始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增强.高中生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常能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创造动力他们能主动地、有意识地提出新

8、的问题,并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寻求新的解决方法.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思维品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存在着不平衡性.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要通过发散思维的品质来表现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包括三个方面: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流畅性发展最快;变通性发展较慢;独创性发展最慢.(四)青少年元认知的发展1元认知(1)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2)元认知的成份元认知知识(学习任务的知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的认识、认知策略)元认知体验(喜悦、懊恼、焦虑等)元认知监控(对认知目标的确立、认知策略的选择、认知过程的调控)2. 元认知研究的种类元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和思维两个领域.其中,得到学术界认同的

9、成果主要集中于记忆领域.常见记忆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等.(1)注意策略注意是感觉记忆的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的前提个体如果加强自己对记忆对象的注意,是提高记忆效果的重要条件一种重要的注意策略是,针对记忆对象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激发个体注意并观察对象.(2)复述策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时记忆的基本条件研究表明,有无复述,复述的方式不同都对记忆效果产生很大影响.有复述比无复述的记忆效果好;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复述比简单重复的复述记忆效果好.因此,好的复述策略就是根据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复述.(3)精细阐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就是在记忆材料中添加一种

10、意义,或增加一定的细节,使较为分离的对象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要记住“电视一一服装”,就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联系,如“电视里正在播服装广告”,使用精细阐述的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4)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它们的关系例如,为了记住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段意就是组织策略的运用.(5)分类提取策略提取策略就是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一种有效的提取策略是分类提取,就是将要提取的对象归入一定知识类别,再在一定的知识类别中进行搜索分类提取可以缩小信息搜索的范围,提高搜索的成功率.3. 元认知策略发展的特点(1)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受个体的经验、思维发展水

11、平和学习动机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思维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个体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性.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在萌芽阶段,个体尚未掌握记忆策略,即使自发地获得了少量的记忆策略,也难以在记忆活动中进行迁移.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形成阶段.在形成阶段,个体自发地获得了许多记忆策略,但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提高记忆效率.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个体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而且能根据记忆的任务来调整记忆策略.(2)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相同年龄的个体之间,记忆策略发展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个体掌握记忆策略的水平

12、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李维,1996),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有许多人没有掌握分类回忆的记忆策略.其次,个体所选择的记忆策略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复述策略的选择上,具有内部学习动机的个体,倾向于根据材料的内部结构来复述;而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个体,则倾向于运用机械重复的策略进行复述.(3) 个体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记忆策略研究表明,无论是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获得记忆策略一旦个体获得了记忆策略,其记忆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通常,青少年记忆策略训练有三种模式:单独训练模式,即通过专门的记忆策略课,训练记忆策略;渗透模式,即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记忆策略的训练.综合训练模式,即先专门地教授几种记忆策略,再结合具体教学进行渗透.一般而言,综合模式被认为是最佳的训练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