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15520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_39(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A.王逢贤B.鲁洁C.班华D.钟启泉参考答案:B2. 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参考答案:B3. 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认为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是一种教育艺术。这位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凯兴斯太纳C.凯洛夫D.巴班斯基参考答案:A4. 德育管理具有众多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组织职能,只有通过组织职能,其他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

2、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参考答案:D6. 没有管理,学校教育的整体性、秩序性、统一性就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教育和激励也难以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更有效的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不利于教育和激励的因素往往不能得到有利的排除或遏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 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 )。A.生物前提B.决定性因素C.主导性因素D.动力性因素参考答案:A8. 广义的德育内容,指以专门的形式(如课程、守则等形式)来加以呈现的价值引导体系。广义的德育内容往往体现和代表着学校德性教化的主旨。(

3、)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现代德育面临的主要教育对象是( )A.现时代的儿童B.现时代的青少年C.现时代的中年人D.现时代的老年人参考答案:AB11. 德育过程由以下哪几个因素构成( )A.教育者B.德育目标C.德育手段D.受教育者参考答案:ACD12. 多元社会中的学校德育依据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将无助改善自身工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班主任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良好组织,能够使学校的工作活而有序,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班主任的组织任务

4、?( )A.组建班集体B.组织各种课外活动C.组织实施学校的指令D.组织学习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参考答案:ABCD14. 德育问题,即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品德教化现象。德育现象,即德育现象中各种各样的关系及其矛盾的表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 一种合理的德育目标,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必须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非独立的德育过程指那些“为了德育”而专门组织的有明确德育主题的教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 班风属于班级的成文制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8. 社会本位德育理论是现代科技与生产提出的道德取向,从而形成了生态伦

5、理学和科学的人道主义取向,学会关心的教育哲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9. 德育对社会生产的间接作用即指德育以( )为中介而对社会生产所给予的影响作用。A.社会生产力B.社会关系C.精神文明D.人才培养参考答案:B20. 道德是为了人的道德。不应只注重道德本身。那种为了道德而道德的德育是应该避免的。德育,应培养人学会用道德来指导人更好的生活,以一定的道德处理好人与各方面的关系,过一种不损害他人、利于他人的生活。这是学校德育应该确立的目标。(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1. 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方法的有效性,整体上应注意的问题有( )。A.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引导的思想作

6、指导B.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好制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C.要处理好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D.要重视和发挥方法的整体效应参考答案:ABC22. 班主任评定学生操行,就是写学生的缺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集体中那种在( )高度相容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中最有深远性的凝聚力量和发展动力。A.心理上B.情感上C.道德上D.知识上参考答案:ABC24. 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群众性活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5. 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6. 个体的道德认识

7、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7.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途径有( )。A.分析书面材料B.调查C.观察D.谈话参考答案:ABCD28. 人的体验和感悟就是动用全身心的因素来对内在社会价值因素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9. 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必须要坚持和体现基础性原则,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A.由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决定的B.由中小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C.由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D.由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决定的参考答案:ABCD30. 强调管理教育中的激励性强化,是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共识,许多教育者对此有着深切的认识,它的

8、必要性主要在于( )。A.激励是调动人的工作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要因素B.激励本身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C.对人的激励常常包含着对人的某方面的某种肯定或赞赏等,增强人发展的自信D.重视激励,也是古今中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教育方式和传统参考答案:ABCD31. 心理咨询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下获得教益。(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2. 汉代的董仲舒被称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当时为社会谋化政治时,曾讲到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告诫统治阶级要把教化民俗作为头等要务。这里的“教化”,指的也是对人进行

9、( )。A.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B.养成教育C.智慧培养D.礼仪行为培养参考答案:A33.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B.健全班级组织机构C.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D.明确班级工作计划参考答案:ABC34. 所谓阐明德育工作一般原理,含两种所指:一是德育原理所要阐明的问题,不仅有理论上的,还有实践上的。二是所阐明的问题,是一般原理,即在德育工作中应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考虑和注意的普遍性道理或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 人总是按其所获得和所确立的为人处事的意义、义务和规范来生活,尽管各自的选择有别,但大都如此。人的德性总是贯穿人的生活和为人处事的活动中。( )A

10、.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形成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有决心、信心、( )三个阶段。A.恒心B.耐心C.良心D.上进心参考答案:A38. 实践证明,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越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就越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教育对象来说,目标的认同感意味着要努力把德育目标转变为受教育者的( )A.自我要求B.自我追求C.自我认证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A39. 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

11、德育的( )。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参考答案:D40.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 )。A.教学B.德育C.班级管理D.常规管理参考答案:C41. 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并为社会服务。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在社会的继承发展中具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A.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B.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能C.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D.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参考答案:AB42. 对教师来说,在实践上对教育爱的有效体现,就是注重方式方法上的

12、问题,并不注重对教育爱的思想要求的领悟和认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 传统伦理观念的基本特征是( )A.唯物主义的伦理原则B.自由主义的伦理原则C.客观主义的伦理原则D.超自然主义的伦理原则参考答案:D44. 组织建设好班集体,不可忽视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和影响,要善于把非正式团体变成班级的积极力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教育机智指教师的智慧,才能与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它使教师善于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6. 管理工作中所伴有的对德育工作的检查监督、总结评比、经验交流等方

13、式,不仅能发现工作的得失利弊和存在的长处与不足,而且还能依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根据经验教训指导德育工作减少失误,增强有效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7.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话题中,“教学”和“教育”两个概念不是被作为“活动”来言说的,而是被作为( )来言说的。A.手段和目的B.艺术和方法C.内容和形式D.现象和本质参考答案:A48.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论语B.大学C.中庸D.道德经参考答案:C49.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困惑和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A.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B.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C.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D.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参考答案:ABCD50. 学记提出“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疏导原则D.导向性原则参考答案:A51. 德育过程管理是德育管理的( )。A.中心环节B.关键环节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