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15371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读詹天佑有感700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詹天佑有感700字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令我感慨万千。素有“中国 铁路之父”之称的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位修筑铁路的杰出的爱 国工程师,京张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 一条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这条铁路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突破。当时詹天佑背负着很 沉重的包袱,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如果修不好这 条铁路,不仅外国人会讥笑中国,而且中国工程师也会失去 信心。当时的情况是如此严峻,加上地势又十分复杂,需要 穿山越岭打隧道。然而这么多的困难并没有使詹天佑害怕、 退缩,他依然接受了任务,这真是一个大胆的壮举,这也充 分表现了詹天佑对祖国的热爱。凭着卓越的才干和聪明的头 脑,他

2、果然不负重望,顺利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的成 功,给了帝国主义有力的回击 !他的努力,圆了中国人心底 的梦想!詹天佑靠着他的爱国和才干,为祖国争了光,像他这样 划时代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两弹元勋”钱学森、“现 代毕昇”王选,造飞机的冯如,“桥梁之父”茅以升等等, 都在不同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说钱学森 吧,他在美国留学,学成后准备回国施展才华。美国政府提 出只要他留下来就给他非常优厚的待遇,他拒绝了,最后他 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导弹事 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再说冯如,他也在美国留学,当时美 国的莱特兄弟刚造出飞机不久,冯如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祖国 受到别

3、的国家的欺负,他想,如果造出飞机,就可以更好地 保卫祖国。经过无数次挫折,冯如终于造出了飞机,并亲自 在空中试飞,他创造的飞行记录超过了莱特兄弟。后来,他 回到了祖国,在航空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爱国人 士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从1909年詹天佑成功修筑京张铁路,到 20XX年青藏铁 路的顺利通车,再到 20XX年沪杭高速铁路每小时 400多公 里的神奇速度,我国的铁路事业突飞猛进,已走在了世界的 前列。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我们更 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 的贡献。篇二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题记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

4、位良师挚友。最近,我读了詹 天佑这篇文章,在书中结识了中国铁路之父一一詹天佑, 他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詹天佑这篇文章记叙了詹天佑这位爱国的工程师, 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 的任务,并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成功修筑 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当我读到书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 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段话时,我不由 得赞叹:”这是多麽崇高的情怀啊!这是多麽爱国的一个人啊!想当年,中国倍受洋人的欺凌和压迫,腐败无能的清政 府一再割地、赔款、签署不平等条约。但有

5、着强烈爱国之心 的詹天估为了报效祖国,为了给中国人争光争气,把工程的 成败与国家的尊严和荣誉相联系,凭借强大的爱国动力和杰 出的才能成功修筑京张铁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有 了扬眉吐气的机会,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外国人敲响了警钟: 中国大有人才在。读完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仿佛来到了詹 天佑铜像前。我仿佛看见了那胡子一动一动的洋人藐视我们 的嘴脸;仿佛看见了詹天佑在昏暗的油灯下扛着强烈的睡意 伏案绘图的情景;仿佛看见了詹天佑在险竣的峭壁上,背着 工具一步步攀沿的身影;仿佛看见了满身泥土詹天佑在工地 上带头排水,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的场景 詹天佑这种崇高 的民族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正是我们正需要的吗 ?如果我们有了这些态度,学习、 生活上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如果我们有了这些信心,我 们还会因粗心大意而出错吗?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的祖国不就更繁荣昌盛了吗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朋友们,让我们像詹天佑一样爱我们的国家,以为家为 重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