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15265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4篇 作为一名幼儿园中班老师,为给孩子们适当举办互动活动,老师需要制定相关活动方案。而方案写作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边界,组织成书面语言是表达思索者的高度需求。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处处都有,无处不在,并能说出空气的基本特征。 2、知道空气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物品都离不开空气,初步知道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3、幼儿对探究空气的过程感爱好,有奇怪心和求知欲。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活

2、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空气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 活动难点:对空气的主动探究具有奇怪心和求知欲 活动预备: 白色塑料袋20个、气球20个、空瓶子20个、盛水的透亮盆子4个(放上水)、给自行车打气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空气处处都有,无处不在。 出示白色塑料袋,引入主题。 1、小伴侣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塑料袋)请看现在塑料袋是什么样的?(老师捏在手里,扁扁的,小小的)老师用力一张一收,抓紧袋口,装满空气。 提问:小伴侣请看,先塑料袋怎么样了?(鼓鼓的)对,为什么会鼓鼓的呢?里面装了什么?(空气)对,是空气娃娃在里面。(老师快快一放)现在塑料袋又怎么样了?(扁了)空气娃娃跑

3、哪里去了?(不知道)那我找一找。老师随便走到一位小伴侣面前,再次装满空气,问:空气娃娃在哪里呢?(在_的面前) “空气娃娃在_的头上吗?”老师试验,让幼儿说出来。 2、好了,空气娃娃真淘气,处处藏的都是。现在我们小伴侣也来找一找空气娃娃藏在哪里?(请小伴侣把放在椅子后面的塑料袋拿出来自由找一找。提示幼儿到每个角落去找。(如桌子上面、下面,椅子背后,空调边上等)都找到以后,相互说说各自都在哪里找到了空气娃娃。 老师小结:我们小伴侣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里都找到了空气,可见空气处处都有。 3、(出示空瓶子)小伴侣,这是什么?(瓶子)对,是空瓶子,那瓶子里有空气吗?(看不见)摸一摸,闻一闻,倒一倒,都不行

4、。那怎么才能知道瓶子里有没有空气?假如把瓶子放进水里装水,假如有空气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争论)(就会冒泡泡)请小伴侣们试验(提前放好装满水的盆子,放到孩子中间) 幼儿玩一次,假如看不到泡泡,就再玩一次。 老师提问:有泡泡吗?为什么会冒泡泡? 由于瓶子里有空气娃娃,水进去以后,把空气娃娃挤了出来,所以才会有泡泡。 小结:空气娃娃是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也闻不到的。 二、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1、(出示给自行车打气的图片) 小伴侣请看,这幅图上的哥哥在干什么?(在打气) 自行车的轮胎怎么了?(没气了)假如自行车没气了,还能骑得动吗?(不能) 对了。所以,当自行车快没气的时候,就要给自行车打气。我

5、们来学学打气。那么小伴侣们还看到什么东西需要打气?(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老师小结:可见生活中很多东西都离不开空气。 2、对了,小伴侣说的都很好,那我们人类需要空气吗?请小伴侣自由回答。 嬉戏:请小伴侣闭上自己的嘴巴,并捏住鼻子,会有什么感觉呢?为什么? 憋得喘不过气来,由于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空气。空气重要不重要?(重要)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好环境,净化空气。环境好了,小伴侣也能呼吸到新奇、清爽、洁净的空气,才能健康长大。 3、(出示气球) 今日,老师想和小伴侣一起玩气球的嬉戏。小伴侣们想玩吗?(想)气球怎样才能鼓起来?(吹)我们要吹什么进去?(空气娃娃)对了

6、,那我们每个小伴侣每人拿一个气球,把它吹起来,看谁吹得大。 小伴侣吹气球。 吹好以后,老师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 活动反思: 我所设计的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参加度特别高,目标完成的很不错,很符合中班孩子学习与进展的需要,整节活动使幼儿始终处于嬉戏活动之中,既知道了空气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又充共享受了嬉戏的欢乐。活动中全部幼儿参加都很乐观,仅有两三个年龄较小的幼儿,留意力不太集中,需老师的个别提示,他们的留意点更多的放于四周小伴侣的反应,这也许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自控力量有关,所以出现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倾向。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篇2 一、教材分析 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对四周事物、现象感爱好,

7、有奇怪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也是孩子们始终感爱好的话题:影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自己的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但对于一些影子的特征的了解只是一些零散的,因此我在我们班组织此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 了解影子的隐秘,对影子的各种变化感爱好,情愿与同伴沟通、共享自己的记录与发觉,体验影子变化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我定了学问、力量和情感的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有光线的地方就有影子,光被物体拦住就会出现影子,影子与运动有关系。 2、启发幼儿制造性的玩影子

8、嬉戏,通过试验理解影子的形成。学习用表格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并学会与同伴沟通。 3、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各种变化产生奇怪,情愿探究,大胆提问。 三、重难点 重点:有探究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欲望,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能用记录绘画、与同伴沟通等方式表征。 难点:理解影子的形成,初步了解影子与物体与光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纲要中指出:“老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本次活动老师充当幼儿的合作伙伴,与幼儿共同探究做中学的乐趣。因此我采纳的教法有: 1、嬉戏法:嬉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具好玩味性、训练性、制造性,本活动先以“踩影子”的嬉戏导入,增加幼儿对活动的爱好。 2、操作法:通过幼儿

9、动手操作,与试验材料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的操作去观看、发觉影子的相关问题,在操作中找到答案。 3、演示法:老师把实物或教具演示给幼儿看关心幼儿理解叙述的内容,这个活动我把影子产生的缘由、方向,做成课件让幼儿直观生动的了解,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4、沟通谈话法:纲要说:“过引导幼儿乐观参与小组争论、探究等方式,培育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量。”这个活动老师设计了多种表征方式,也是充分给孩子和同伴共享沟通交谈的机会。 以幼儿为主体,制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充分的探究、发觉、熟悉、沟通共享,因此本活动的学法有: 1、观看法:观看在训练活动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10、,尤其是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孩子们学会观看才能在生活中活动中有所发觉。 2、尝试法:孩子们喜爱动手,因此在做中学习是很重要的。这次活动给幼儿供应了大量的时间尝试,请幼儿自由探究影子的成因,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同伴合作协商。 3、表征法: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通过表征的方法让幼儿对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加以记录,也充分体现了训练的因人而异。 五、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幼儿玩过“踩影子”的嬉戏,对影子有粗浅的熟悉。老师课前多看一些关于影子的学问以便于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 物质预备:手电筒、小巧的玩具、粉笔、记录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电脑。 场地服装预备:投影仪冲白板、椅子摆成弧

11、形,后面或四周摆放桌子和试验材料。户外选择适合幼儿观看与活动的场地。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对探究叶脉感爱好。 2、培育观看力量。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 5、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 活动预备: 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四周小花园的平安性。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小伴侣,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全部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 小伴侣仔细地观看,记录所发觉的叶脉。提示幼儿留意爱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

12、究:叶脉真好玩。 老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看。 三、集中沟通: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看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现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嬉戏:小树叶找伴侣。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看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嬉戏。 师:今日,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嬉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抓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嬉戏过程中,引导幼儿仿照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熟悉。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

13、到活动室做新的嬉戏。 中班幼儿科学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爱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熟悉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爱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争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老师小结。 活动延长: 续继探究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