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15233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学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重、难点)3结合黄赤交角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特点。(重、难点)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但愿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但愿为哨兵。基本初探教材整顿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阅读教材P1P4内容,完毕下列问题:1.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运动。2地球自转()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1日,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点,则为3时5分4秒,叫做恒星

2、日;若以太阳为参照点,则为24小时,叫做太阳日。(4)速度3.地球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图中“”所示。(3)周期:恒星年,即65日6时9分10秒。(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5)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点月初最快近日点B点月初最慢远日点正误判断:(1)地球自转的轴是的确存在的轴。( )()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天是指一种太阳日。( )(3)国内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的时候是地球公转距离太阳近来的时候。()【提示】(1) 地球本来没有轴,自转的地轴是假想轴。()我们人类根据太阳日安排我们平常的生活、生产活动。(3) 国内大部地区天气炎热的时候是盛夏时节,此时地球公转

3、到远日点附近。教材整顿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阅读教材P1P1内容,完毕下列问题:1黄赤交角()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2)大小:目前为2326,图中表达黄赤交角的是字母B。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轨迹(2)周期: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8分46秒。正误判断:(1)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 )(2)太阳直射赤道时,时间为春分日。(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就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提示】(1) 黄赤交角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目前的大小约为26。(2)太阳直射赤道时,时间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年,约为65日6时9分10秒。质疑手记预习完毕后,请将

4、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合伙探讨北京时间1月1日时59分59秒之后全世界的原则时钟将均增长1秒钟,这是全世界科学家们为了校正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带来的时差而增长的秒钟,叫“闰秒”,是年以来全球第2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的专家简介,简朴说来,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快快慢慢导致的。探讨1: 浮现“闰秒”是由于自转的速度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地球上何处的自转速度为0?【提示】 因地球是环绕地轴自转,因此位于地轴上的南北两极点上的自转速度为0。探讨2:目前社会生活节奏快,因此许多人常说“每天时间不够用”,从地球自转的角度

5、看,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你能说出理由吗?【提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种恒星日,是2时56分4秒,并不是24小时的太阳日。核心点击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性比较运动形式特性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3时56分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分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h(或1/4min)平均约1d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

6、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h)向两极点(0 km/h)递减平均约3 千米/秒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326的交角(黄赤交角)体验评价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图乙)。图甲M点的纬度、图乙N点的月份分别是( ) 【导学号:010020】 甲 乙A301月607月C.60 1月.3 7月【解析】由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0;由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约为7月初。【答案】B.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

7、。中国以最庄严隆重的形式纪念0年前那场保卫家园、抵御外敌的伟大胜利。结合下图,完毕(1)(2)题。(1)阅兵式揭幕时,地球运动到图中的( )A.C.D.(2)下列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 )【导学号:00021】AB.C.D【解析】第(1)题,阅兵式是在9月日,比较接近秋分日。第(2)题,点最接近冬至日,在、四点中速度最快。【答案】()B(2)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合伙探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地处东经10141、北纬23263,是一种融天文、地理、气候、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欣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和旅游观光景点。月22日中午2时许,从各地赶来观看“立杆不见影”天文奇观的人们

8、潮水般涌向北回归线标志园,一瞬间,北回归线标志园人头攒动,人来人往,络绎不绝。13时15分,笑盈盈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一瞬间,太阳穿过窥阳塔里的窥阳孔与地面上的窥阳标记完全重叠,竖在主标志塔前的7根杆子,更是直观的向人们展示了“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过了一会儿,影子浮现,影子越来越长,太阳转过了身,掉头由北向南慢慢归去。探讨1: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根据什么拟定的?【提示】 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不重叠,两者之间存在着236的夹角,由此拟定了回归线的度数。探讨2: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中的回归之门,是指的什么的回归?【提示】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探讨3: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中主标志塔前的七根杆子持

9、续浮现两次“立杆不见影”现象的时间间隔是多少?【提示】 时间间隔是35日5时4分46秒,一种回归年。核心点击1.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含义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9三个基本不变地轴指向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大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运动方向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2.图

10、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规律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即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如下图所示:体验评价3下图中的曲线表达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读图,完毕下列问题。(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B_,C_,D_。(2)写出的度数和表达的含义以及存在的成果。【导学号:30102】(3)直射点在C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南或北),处的运动方向为向_(南或北)。(4)当黄赤交角变大时,的度数会_(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畴会_(变大或变小)。 【解析】第(1)题,“曲线表达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是题眼,根据太

11、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和B、C、三处的位置可知,它们依次位于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相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第(2)题,根据与北回归线的关系可知其度数为26,联系其与赤道面的关系可知其为黄赤交角。第(3)题,直射点位于C处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将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位于D处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第(4)题,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其增大时,回归线的度数也增长,但极圈的度数将减小,因此,温带的范畴将减小。 【答案】(1)夏至,北回归线 秋分,赤道 冬至,南回归线(2)326;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来回移动。(3)南北(4)变大 变小黄赤交角与二

12、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探讨1: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如何?【提示】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探讨2: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是如何形成的,两者位置关系如何?【提示】地球自转时赤道所在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为黄道面;两者有一夹角,即黄赤交角。探讨3:黄赤交角的度数会不会变化?【提示】 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为2326,从长时间看,黄赤交角的度数是不断变化的。读图指引阅读此图,应重要抓住如下核心信息:()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呈逆时针方向),公转周期为3日6时9分10秒。(2)从时间上看,冬至日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

13、的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夏至日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较慢。(3)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4)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与地轴呈63的夹角,因此黄赤交角为232,由此拟定了地球上的极圈和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畴,即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其回归周期为65日5时48分4秒,成为一种回归年。体验评价4.按规定完毕下列各题。(1)在下图中绘制一幅黄赤交角示意图。绘图规定如下:在图中画出赤道、黄道平面(用虚线表达)、地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极、南极、地球自转方向、标出黄赤交角(度数)。()根据上面用文字阐明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的纬度数。【导学号:2300023】【解析】 第()题,在地球仪上或示意图中,一般用虚线表达回归线和极圈。先画出地球的示意图,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过地心垂直于地轴为赤道;再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