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话的特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14494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话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江话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江话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江话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江话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话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话的特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话的特点常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话,九江人吵架像聊天,南昌人聊天像吵架。此话虽然未免夸张,但却形象地说出了两种不同方言的感觉特性。 九江话婉曲轻柔,韵尾可以拉长,听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九江话的音乐性特点重要取决于声调的高下升降过渡的协调性,以及大降调的入声韵的可延长性。这些特点与隔江相望的黄梅话很接近,黄梅话属鄂东楚语。史料记载,晋永兴元年,九江和柴桑同属江北浔阳郡,梁代“移九江治湓城”,也就是说,浔阳郡的郡治由湖北蕲州南移至湓城(九江古时曾名湓城)。郡治的转移,带来了大批楚民的南移,这些江北楚民散居于九江四郊,以当时的楚语与九江土著人交流,也就给土著的九江话打上了深深的楚语的

2、印记,或者说以强大的北方移民为中心的江北楚语就直接替代了土著的九江话。笔者在读嘉靖九江府志的时候,发既有半句话提到了九江方言,那就是“文仪言语类金陵而近实。”九江与金陵(南京)有千里之遥,“文仪”倒也罢了,“言语”又怎会“相类”?本来,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九江郡覆盖了鄂、赣、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几达金陵。古时以长江为交通要道的“下江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频繁,由于交际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具有共同特点的“下江官话”。因此,现代语言学家把九江话归于北方话的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系统,而江淮官话正好西迄于九江,东起于江苏的镇江,南京位于江淮官话的覆盖区内,因而九江话与南京话“相类”也就局限性为奇了

3、。然而,从九江沿江往东多公里的湖口话、往东南几公里尚未出庐山区的高垄话都属于赣语区,却与九江话有很大的区别。而沿江再往东去,彭泽、安庆等地又进入了下江官话区。湖口话可谓横空出世,把下江官话拦腰截为两段。仔细推想,这也在情理之中。东晋南朝时期大量北方移民经汉水南下,又由鄱阳湖水路全面进入赣北赣中,犹如一种楔子契入吴语和湘语之间,形成客赣方言。古时湖口星子等地的经济活动重要通过鄱阳湖水路,趋向于当时更大的政治经济中心豫章(南昌),初唐时的王勃当年就是通过这条水路达到豫章并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因此,当时的湖口并未成为沿江巨商大贾的口岸,湖口居民与下江人的交往相对封闭,这也许就是湖口话、星子话保存

4、客赣方言特点的重要因素吧。 九江话不仅仅是九江人民的交际工具,九江话还是一段历史,是一种文化,一首乐曲,是乡里乡情的纽带,是九江人的骄傲。九江话区域重要范畴:东至新港镇,西至赛城湖,东南至威家、吴嶂岭,西南至岷山乡黄老门。九江话方言受到周边方言影响,特别受长江对岸的湖北黄梅影响最大。因此,九江话属北方方言区。九江话中的诸多语汇现已不懂得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九江使用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又称为江淮话1、江淮方言。其中有人将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为江北话,江苏的江北部分称为苏北话。江淮话地区以扬州为中心

5、,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语。 分布地区 江淮官话重要分布在苏、皖两省中北部和湖北省东部,有人觉得其中的一部分系中原雅音融合古吴语逐渐演变的产物,因此在许多方言的特点介于中原官话及北方官话与吴语之间。 内部分区 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 洪巢片是典型的江淮官话,分布在从连云港到安庆的广大地区。扬州话被觉得是当今江淮话的代表方言。南京话也被归入江淮方言。南京语音在六朝时期经歷了中原雅音和江南中古吴语的融合,当时形成的金陵雅音为全国原则音,并传播到周边国家。到明代,以南京话接近古中原雅音之故,以南京音为原则音确立汉语官方原则语,到清代前期(13681752),南京官话仍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并

6、且直到清末和民国初年仍有相称大的影响。明朝迁都北京时自南京迁徙的居民超过新北京居民的一半,因此南京话也对后来被拟定为一般话基本的北京话带来巨大影响,现代北京话的多数文读音来自明代官话,重要是入声字。如学xio(白读)、xu(xi)(文读)。但近数十年来新南京话正向以北方官话为基本的一般话迅速靠拢,这也是整个江苏方言的状况。目前,江苏省方言正在加快向一般话靠拢,苏北江淮方言区的泗洪、东海入声字正逐渐减少,苏南吴方言区的金坛、溧水城区居民正逐渐放弃原有的方言,开始用吴语和江淮话进行交际,形成双语并行局面,如进一步发展,吴语将被江淮话取代(江苏年鉴江苏民族语言 )。有人以洪巢片(洪泽湖-巢湖片)大体

7、上按苏皖两省省界分为淮东话(以扬州话为代表)和淮西话(以合肥话为代表)两种。淮西话与否属于江淮话存在争议。按此说所称的淮东话,即以扬州话为代表的江淮话,不易被其她官话区的人理解。 通泰片(南通-泰州片)(或称泰如片(泰州-如皋片)分布在盐都市南部、扬州市东部、泰州市(除靖江)和南通地区(除啟海地区和通东、金沙地区),它保存了最丰富的吴语底层。 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和赣北九江一带,与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楚语,它的江淮官话特点最不鲜明,正逐渐向西南官话转变。 语音特点江淮官话的重要特点是,声母浊音清化,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黄孝片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

8、气清音;通泰片不管平仄一律读送气清音。除通泰片外大部分地区n、不分,疑母ng、影母0混淆;舒声韵母系统较华北官话更接近初期官话的代表中原音韵音系,区别其她官话的重要特点即是保存入声韵?,复合母音和鼻音韵尾韵母有明显单化。一般有5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阴入。通泰片声调有67个,多阳入(和阳去)。 争议 江淮话属于汉语官话存在较多争议的大区语言,重要的争议涉及:1. 江淮话与否属于官话 从190年代起,晋语被划出官话区,其理由是晋语有不同于官话的入声韵。而江淮官话也同样具有入声韵2,部分学者觉得应一视同仁把江淮官话划出官话区。 2. 黄孝片与否属于江淮官话 黄孝片的鄂东部分,虽然有入声调

9、,但它的入声调音长比一般声调还长,与洪巢片、通泰片大为不同;黄孝片里的九江一带方言,与否应属黄孝片、与否应属江淮官话,均有争议。3 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关係 有如下几种见解: 所有江淮官话(或洪巢片、通泰片的所有)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只有部分江淮官话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江淮官话仅带有吴语的底层,不一定(或一定不是)从吴语演变而来。 4.语言的演变与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是五胡乱华后来,中原雅音融合江淮一带古吴语逐渐演变而成。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旧称上江官话是官话的一种分支,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另在江西有方言岛,提成渝、滇西、黔北

10、、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西南官话的特点是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多数方言的调值也非常接近。 因而可以说,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汉语,必是西南官话;古入声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西南官话的常用调值相近的汉语,也必是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它的人口占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称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同步,西南官话的语音系统虽然在官话中也是最简朴的,除了浊音清化这一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舌音翘舌音,多数不分fu和h(甚至h_f全混),不分n和l(但是多有ni-(l)对立),韵母

11、没有-,同步不分ing和n、eg和en(b,p,f后的ng读ong)。多数入声字派入阳平调,分类简朴,不似北京官话入派三声般复杂而混乱,但是有的片保存入声或者派入其她调类。西南官话和湘语、客家话、粤语、赣语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 九江话中有诸多语汇非常典型,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第一章 称谓篇 我 我、 你 恩 她 、 Ki我们 我们om 你们恩们 她们 ei们 爸爸 老叉、 老钗儿、老头(过去叫爹爹) 妈妈恩妈 爷爷 公公 奶奶 婆婆外公 嗄公、 伽公 外婆 嗄婆、伽婆 舅舅 莫莫(第三声) 、 姆姆 舅娘:舅姆娘 中年妇女: 码儿 女孩: 密豆儿 小孩子:

12、小牙(九江音)儿,小板儿、小IU儿(声) 傻瓜: 憨巴 要饭的人: 告胡子婴儿 面面(轻声) 、毛牙(九江音)儿 人体部位: 眼睛: 昂今眼镜:昂镜(进)牙齿: 牙(九江音:恩牙) 齿 膝盖:客基坡儿肋骨: 肚(豆)板骨额头:脑壳 腋下: 血GA哈胯下:KA当螺丝骨 头发: 头毛 理发: 剃头第二章平常物品篇 衣物 鞋子:孩子背心:搭儿 口袋: 荷包 山羊皮: 皮褛 内裤: 裤头儿 、旧时叫叉儿裤食品 煎饺 锅贴 麻花油散儿 稀饭 粥 红薯:萝卜勺儿 工具 扫把: 条帚 交通 人力三轮车 蹬士 机械三轮车 拐的、放屁虫 面的 黄虫 板车板Sr 动作 做事搞一下,弄一下: 杯一哈。把东西垫着,托

13、着: 神到 用绳子系住: 替到 记到 杯子里的水洒出来了: 拍了 用脚踢:簪(AN)一脚 摔: 达 用东西扔: 丁洗擦:开 刺: 读 继续: 继速 吃: 柒吃饭:柒饭,(粗话:肿肚子) 跨过:Ka过去 动物: 跳蚤: 乌虫 蟑螂: 杂么子 鸟: 吊儿 蚯蚓: 触虫儿青蛙: Ka 知了: 吹牛儿,离芽丝丝 蝌蚪: 蛤蟆抖蜻蜓: 沙因儿第三章:平常用语篇 巷子: 汉儿 车子碾过: 牙过去什么: 摸司 女生爱打扮: 摇婆精 逛街 GuanGai 、上该 借别人钱未还: 该别人钱 打雷闪电: 亨雷撤合 设圈套: 做合子 撒谎:撤饱乎,都控 舒服:郁贴烦人:人,Z心, 肿人 办砸事的人: 搅屎棍 糊涂: 哈儿糊 、勺的 一点: 点把儿 上午 上宙 下午下(哈)宙 美丽:刮器 可爱:得人痛 聊天: 跨白儿 不要说这件事: 说点儿别么事设 水满了: 篾了吵架: 割列 大概:麦马儿喊: 瑞 房子角落的蜘蛛网:扬尘上面:上头 下面: 读底、哈头 前面: 前头背面: 后头 这里: 跌读 那里、那边: 谓读鼻涕: 壁龙泡器皿的底部: 读儿。如:瓶读儿 液体用后残留部分:角儿。如:茶角儿开始: 嘎式厕所:茅子 抽屉: 屉抖 地痞: 流子板儿 骂人: 断人 四周、四角、到处: 四罩(造)儿第四章:平常常用短语 (1)短语 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