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418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一、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实验1.实验目的1) 掌握组建电网仿真实验系统的方法与步骤;2) 掌握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SCADA的作用、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操作方法;3) 掌握表征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状态的参数类型和特点、获取方式、表现形式。如母线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和开关状态等;4) 掌握厂站终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5) 掌握改变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方式的控制命令信息的类型和特点、下发方式。2.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简介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组成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担负着整个电力网的调度任务,以实现电力系

2、统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标。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必须具有两个功能:第一是与所辖电厂、变电站及上级调度等进行测量读值、状态信息及控制信号的远距离、高可靠性的双向交换,简称为电力系统监控系统,即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另一个是本身应具有的协调功能(安全监控及其它调度管理与计划等)。图1-1 调度系统结构图TQWR-II微机型RTU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的编程语言环境;2、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工作温度-4070,环境湿度5%95%RH;3、极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4、丰富的、支持多种通信方式、通信距离长;5、大容量存储能力;2.1通

3、信接口两路RS485通信接口,可分别响应主机召唤(任一时刻仅一个RS485接口响应主机通讯)。两路RS485通信接口都有防雷措施,输入输出之间有器件进行隔离,以保证高质量的通讯传输。初始默认为9600bps,8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2.2调度系统“四遥”功能遥信:本终端有48路遥信输入接口,每一路的遥信输入信号都有防雷措施和器件进行保护,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用于采集厂站设备运行状态等无源节点,并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位置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位置信号、发电机和远动设备的运行状态等。遥测:本终端共有48路电压电流信号输入,用于采集变电所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4、,功率因数等模拟信号。遥控:本终端有32路(对)遥控输出,用于执行调度中心改变设备运行状态的命令,如操作厂站各电压回路的断路器、投切补偿电容和电抗器、发电机组的启停等。为了保证终端遥控的准确性和寿命,本终端的遥控输出均采用松下的继电器。遥调:可以通过32路遥控输出对远程的设备进行远程调试;3.实验步骤本实验采用2MF无穷大系统,一次接线图如图1-2。利用无穷大系统屏、系统升压屏、机组、机组控制屏、变压器屏、网络屏等构成电网供电系统,利用变电站低压模拟屏、负载屏等构成配电系统。图1-2中,断路器对应顺序如表1-1:表1-1 断路器对应顺序断路器编号对应位置断路器编号对应位置101无穷大系统屏12

5、2变压器T2高压侧103系统升压屏低压侧211网络屏1QF104系统升压屏高压侧212网络屏2QF1101#机组控制屏1QF213网络屏3QF111变压器T1低压侧214网络屏4QF112变压器T1高压侧215网络屏5QF1202#机组控制屏1QF216网络屏6QF121变压器T2低压侧图1-2 调度系统实验一次接线图接线步骤如下:接线屏上无穷大系统连接至升压变压器入端,升压变压器出端连接网络屏1QF入端,同时将网络屏3QF入端并入1QF入端;1QF出端连接至线路L1入端,线路L1出端连接至2QF入端,2QF出端连接至5QF入端,5QF出端连接至线路L2入端,线路L2出端连接至6QF入端;6Q

6、F出端连接至线路4QF出端,3QF出端连接至L3入端,L3出端连接至4QF入端,4QF出端连接至6QF出端;接线屏上机组1连接至变压器T1入端,变压器T1出端连接网络屏5QF入端,同时机组2连接至变压器T2入端,变压器T2出端连接网络屏4QF出端;低压屏进线1连接至3QF入端,低压屏进线2连接至6QF出端;低压屏出线1连接至负载1,低压屏出线2连接至负载2;图1-3 调度系统实验接线图注意:接线前务必断开所有电源以及无穷大系统出线开关。4.关于“四遥”操作实验(1)遥控某条输电线路出线断路器分闸、合闸,观察系统潮流变化情况:断路器216跳闸:断路器216合闸:(2)遥控负载1或负载2屏上某断路

7、器分闸、合闸,观察系统潮流变化情况:负载11QF 合闸:负载11QF 跳闸:(3)操作监控界面的增速、减速、升压、降压按钮,调节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无功功率和机端电压:2MF升压:2MF降压:PS:增速与减速不能做5.关于事件记录、报警记录操作实验5.1事件记录点击工作站管理栏中事件记录,可弹出实时事件记录界面,记录界面显示事件发生的名称和时间等信息结构和内容。5.2报警信息通过点击工作站管理栏中报警信息。观察系统的报警汇总,可为各种事故分析,提供有用参考。记录系统报警信息结构和内容。6.实验总结及探究1.分析遥控命令的下达方式,怎样进行遥控闭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答:下达遥控命令时,仅仅依

8、靠软件判断符合防误逻辑后,就直接出口,一般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不是很高,但如果在遥控回路增加了电气闭锁硬接点,通过和遥控闭锁控制器相结合来解决集中控制中心、子站遥控操作的强制闭锁问题,就可以使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提高。2.说明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答:发电厂、变电站的计算机,地区调度中心、地区调度所的计算机,省网调度中心的计算机以及联合调度中心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手段连接起来,用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调度和管理,这样就构成了现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3.实验总结与体会 答:通过本次实验,从调度的实际操作中深入认识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其主要的功能。调度中心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中枢,是连接发电厂、

9、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之间的契合点,如何经济、安全、可靠地供电,如何在安全条件约束下使系统处在最优的运行状态,这是调度中心最本质的工作,作为系统的决策者更应该树立安全稳定运行的观念,确保系统向用户优质、可靠地供电。实验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潮流分布与调整实验1.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深入理解潮流分布与调整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结构、网络特点对潮流分布的影响;超高压电网中线路首端电压幅度差与电压相角差对有功传输与无功传输的影响程度;均一网潮流分布特点;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及无功平衡与系统电压的关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组建复杂电力系统的方法与步骤;3) 掌握电力系

10、统调度自动化结构、功能。2.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组成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此时,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和负荷取用的有功功率以及网络损耗的有功功率之间,应随时保持平衡;系统产生的感性无功功率和负荷取用的感性无功功率以及网络损耗的感性无功功率,也随时保持平衡;系统的频率和各母线电压都在规定范围内,各支路潮流都没有超过发热极限值和运行稳定的极限值。但是由于电力系统负荷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因此系统的发电出力也应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母线电压和输电线路的潮流也相应发生变化。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的任务就是要随时掌握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合理

11、分配各发电厂和线路的潮流,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标。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决策和措施,指挥控制系统及时动作进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3.不改变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3.1改变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功率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改变各机组的有功、无功,观察改变前和改变后各机组及系统各断路器上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将数据填入表2-1和表2-2中,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2-1 发电机改变输出功率前系统参数G1G2211212213214215216103104P(kW)0.180.140.2730.3090.4440.3150.0150.0510.0270.

12、6Q(kVar)0.070.410.3060.3690.4290.4230.1560.1020.061.02U(V)376.4366.91011.5974.81011.5957.3974.8957.3403.561011.5I(A)0.470.380.260.310.430.320.0150.050.0660.59cos0.930.320.660.640.710.590.0950.440.410.50表2-2 发电机改变输出功率后系统参数G1G2211212213214215216103104P(kW)0.931.060.6870.7650.7740.6660.0210.0390.0380.4

13、8Q(kVar)0.310.660.7320.6030.960.8370.30.2340.0811.26U(V)379.3368.71024.5993.81024.5971.5993.8971.5404.71024.5I(A)2.451892.874970.670570.769770.755490.685540.021130.040140.09390.46852cos0.940.840.680.780.620.60.0690.160.420.353.2投、切负荷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通过控制低压屏、负载屏上断路器,投/切阻性、感性负荷,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并记录于表2-3和表2-4中,对数据进行比

14、较分析。表2-3 投入负荷前系统参数G1G2211212213214215216103104P(kW)0.180.140.2730.3090.4440.3150.0150.0510.0270.6Q(kVar)0.070.410.3060.3690.4290.4230.1560.1020.061.02U(V)376.4366.91011.5974.81011.5957.3974.8957.3403.561011.5I(A)0.470.380.260.310.430.320.0150.050.0660.59cos0.930.320.660.640.710.590.0950.440.410.50表2-4 投入负荷后系统参数G1G22112122132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