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13694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医院评审感染应知应会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一、手卫生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作用缓慢,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

2、落总数应GO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9、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如厕之后;手部有明显污染时;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 科手消毒.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

3、步?(内、外、夹、弓、大、立、腕)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确保湿润揉搓;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确保消毒效果;揉搓直至彻底干燥,确保消毒时间.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夕卜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二、消毒、隔离、标准预防1、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2、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3、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

4、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4、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5、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6、高效消毒剂 :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 作用的消毒制剂。7、中效消毒剂 :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8、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9、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10、灭菌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1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5、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 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 物等.12、中度危险性物品 :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 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 管等。13、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 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14、灭菌水平: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

6、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 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 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15、高水平消毒 :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 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 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16、中水平消毒 :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 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

7、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 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17、低水平消毒 :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 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 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18、标准预防的理念是什么?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物、排泄物(含汗水)、黏膜组织和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带有可被传播的感染源.适 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患者,不论是疑有或确诊有感染。预防感染源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传播。19、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关键措施?遵守手

8、卫生规范;血液体液可能污染面部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血液体液可能污染皮肤或衣服时,要穿 防护服;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收治患者时要根据感染源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仪器/设施 和环境怀疑被具感染性的体液污染后应清洁消毒;收集患者使用过的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以防污染空气、环境 表面和人;遵守安全注射的原则;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20、空气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负压病房、医务人员戴防护口罩、患者戴外科口罩。21、飞沫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单人病房、医务人员戴外科口罩、患者戴医用口罩。22、接触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单人病房、手套、隔离衣、仪器/设备专用.23、安全注射

9、包括哪些内容?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害;注射产生的废弃物对他人无害。24、如何配制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250mg含氯消毒片2片或500mg含氯消毒片1片,加1000ml水。25、如何配制含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250mg含氯消毒片8片或500mg含氯消毒片4片,加1000ml水。首器马予阳#蛰碍早翕叩迷、隆垂、碍丑壬宙曲多【晋业首器、斡器马予阳阜器團坐MmYYi W!购、號审B乃oi蛊墨4H闢芳纟爲嚳旋事艇KzE曲SH%7、w/ois7 : NaaatP IUI008T )鞭誓 HESSV曾鞘袒删(8*1緯凍尊09N6:T0000TOOOS(凰啓 |W9T

10、+)p IUIOOOZ )喫就 宙理手宙号感 仙卿錘H8WWB啓0ZSZT:Tootosz(K 感 PO* IUIOOOZ ) ST细 /輕,钟寓 曲H!SM弾期隊耶COE0T00T : T00-00t(凰啓 |W0T+p IUIOOOZ ) 啓 歿狀W神訓勰葉尊OE0TOOZ:TOSZ-OOT4BW-(iqui)(*:aw) 酬昭(l/6uiy+i30、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亲脂病毒 细菌繁殖体 真菌亲水病毒 分枝杆菌 细菌芽抱 朊毒。31、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有哪些?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 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

11、用。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 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消毒液。三、多重耐药:1、多重耐药菌(MDRO)注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什么是泛耐药( PDR)? 是指对几乎所有种类抗生素均耐药,有些文献定义为对五种或五种以上抗生素均耐药, 还有的定义为对除了多黏菌素外的抗生素耐药。3、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卜内酰 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

12、B);多重耐药/泛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4、我院常见的多耐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产超广谱卩一内酰胺酶(ESBLs)大肠、肺克、阴沟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5、多耐菌的处理流程:规范送检细菌室及时上报临床科室及院感科并登记临床科室接到信息及时通知 值班医生和护士-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调整敏感抗生素护士落实防控措施并登记通知科主任护士长-组织科 室培训相关知识包括卫生工动态监测三次培养阴性(间隔 24小时) -解除

13、隔离-实施终末消毒6、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 作4、加强环境卫生学管理 5、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6、加强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 的培训管理 7、加强病陪人的卫生宣教与管理7、试举2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I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DM1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KPC 肠杆菌科细菌。三、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

14、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 择用药。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 大;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可口服给药就不应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次数?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7、常见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哪些?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和其他B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8、常见的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哪些?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 灶控制或完全消散。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