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13599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职教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作者:赵大梅 王春生 单位:滨州职业学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职业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训练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狭义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内部,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对象需要不同,传授特定职业所需的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职业技术和技能,陶冶职业情操、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广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上,而狭义职业教育则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结构和分工。这里所讨论的职业教育是指在初

2、中(或者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关技能的教育,任务是培养中等(或高等)技术人才和中等(或高等)管理人才。我国以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为主实施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中的普通教育课程(或称文化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是指语文、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和社会科学(政治、历史、社会学、法律)等课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经过近2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结构较合理、办学质量较高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明显加强了立法管理和政策指导,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办学水平和办学质

3、量不断提高。19引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了确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毋庸置疑,20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确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教育思想观念陈旧和存在某些错误认识,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在对待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方面,无论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一、福斯特的职业教育观:职教与普教

4、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福斯特(philipJ.foster)是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一名学者。他早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曾经担任过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比较教育中心主任;澳大利亚麦夸立大学教育学教授兼院长;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教授,现为名誉教授。福斯特是以他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TheVoeationalSehoolFallaeyinDevelopmentPlanning)一文而闻名于世的。这篇名作不仅在职教理论界引发了一场长达1/4世纪的论战,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了当今“世界银行”指导各国职教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核心,换言之,福斯特的职教理论成了当今

5、世界职教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他的理论中,他提出了职教与普教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的观点。他指出,成功的职教需要成功的普教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在扎实的普教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职业培训。福斯特认为,目前许多职教计划失败是因为受训者缺乏起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学校连这些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那么“要指望学校参与一系列的从属性职教活动是很荒谬的”。在福斯特看来,学校在职教方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来有效地继续其后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认为,这种职业训练最好通过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来实施。二、国外职业教育中基础教育的地位在对待基础理论课的态度上,各国有程度上的差异。法国最为强调

6、基础理论教育,其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中指出:“基础科学是技术革新的源泉。”其次,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一)日本: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基拙课受重视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其中仅职业技术教育,就有职业高中、短期大学、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90年代后期,一些著名大学也积极跻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行列,视“培养高级职业人”为己任,既面向广大社会上的在职人员开设硕士、博士学位的职业类课程,又面向高中选拔和鼓励有数理天赋的学生提前上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把职业高中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一方面,学制、培训方式、专业设置不

7、强求统一;另一方面,与普通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继续教育上下联系,左右沟通,以多样化和灵活性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日本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的比重。中等职业学校(职高)开设的普通课程较之普通高中只是授课时数减少,没有质的区别。三年高中段,普高和职高学生须取得相同的学分。从而改变了过去学生专业面窄、很少学习普教课程、转岗能力弱的局面,使他们大为增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能力。自70年代始,为改变过度偏重专业训练和技能的不合理设置,日本职高大力强化普通文化课的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总时数安排上,把普通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

8、比例调整为6:4。职业教育普通化是当前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二)美国:重视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和职业课程并重为了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委员会经过7个月的调查,于1984年8月发表了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职业教育在高中的作用的报告。报告高度评价了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及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粘合剂,把学生的全部教育粘合在一起,使基础课的学习更加有意义,目标更加明确。报告批评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认为中学只看重大学,经常把一些职业教育的专业看作低能学生的“垃圾站”,从而忽视了“美国有近80%的工作不需要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去做,而且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取得大学文凭”这样的事实

9、。在此基础上,报告呼吁: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否准备上大学,都需要基础和专业两种课程以及足够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要求。据此,报告建议职业教育要加强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三)德国:注重扩大基础知识,减少培训工种新技术革命使得劳动力结构及企业产品变化周期缩短,它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工作变换的适应能力。为此,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课程及基本技能的教育,尽量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在工种设置上合并了许多工种,最终合并成13大类进行职业基础教育。同时,专门设立了基础教育年,让所有学生在开始职业培训的第一年,学习职业所在大类的基础知识,并接受职业领域的基本培训。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