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12962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透水事故遇险人员应急知识 矿难从发生到救援,到善后,再到调查处理,无疑是一个危机的化解过程。王家岭煤矿“32”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节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危机的化解。这一危机持续时间长,从3月28日1时40分左右事故发生,到4月日1时5分1名遇险人员获救,到4月14日上午仍在全力搜寻井下剩余名遇险人员,历时十几天;危机的化解涉及相关政府部门、医院、霍州煤电、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临汾市电力救援队、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等多个单位的000多名救援人员及新闻媒体。 另外,在整个危机事件消除过程中,既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也有许多可控、可防的因素,如何应用、引导可控、可防的因

2、素使危机朝着正确的方向化解,也是救援工作不可轻视的内容。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梳理了王家岭煤矿成功救援工作中的若干环节,对每个节点上的应知应会知识加以点击。重要节点如下:事故发生前,王家岭煤矿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 3月28日14时40分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3月8日事故发生后至月5日零时0分许,3名遇险人员被困井下。 4月5日零时40分许至14时1分,115名遇险人员在被困八天八夜后终于安全升井。 4月日凌晨时20分许至发稿时,15名获救人员在医院接受治疗。 视点一 透水事故发生前有什么征兆 现场实录:3月2日10时30分,项目部经理曹奎兴在202X工作面回风巷巷道右帮发现有少量出水。水

3、很干净,用手蘸点凑鼻子上闻闻,没什么味道。一小时之后,另一位项目部经理被派到出水点,在周边的区域里,他共发现了5个这样的出水点。出水量很小,无压力,水质清澈。措施解读: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征兆,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 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像人出汗一

4、样。上述两种象征,无论发潮和发汗,有时都会出现假象,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潮,就证明这是透水象征。 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 .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 .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后,影响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 6.硫化氢气味加大:二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的气味。7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像低沉的雷鸣声或不开锅的声音,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 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