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2341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高考】高考历史 专题十一 第3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第30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组 1.(2014海南单科,20,2分)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2014安徽文综,21,4分)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

2、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3.(2013安徽文综,21,4分)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4.(2013天津文综,7,4分)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5.(2013上海单科,26,2分)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

3、林仿匏垢腿巫芡呈狈淼难菟,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6.(2012广东文综,21,4分)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7.(2012福建文综,24,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

4、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8.(2012山东文综,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

5、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9.(2012江苏单科,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

6、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仿顾固亍豆馊儆朊蜗搿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

7、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B组 1.(2014福建文综,21,4分)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

8、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2.(2014江苏单科,16,3分)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

9、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3.(2013北京文综,23,4分)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4.(2013课标,31,4分)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

10、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5.(2013海南单科,19,2分)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9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6.(2013大纲全国,23,4分)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A.增加

11、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7.(2012浙江文综,23,4分)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8.(2012海南单科,22,2分)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

12、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9.(2013江苏单科,23,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

13、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

14、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 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2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