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12210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3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 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以辨别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而表现出的偶然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距离知觉是深度知觉的一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 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 )两种形式。A、情境言语B、游戏言语C、问题言语D、交际言语参考答案:BC5.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 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B、(4)确

2、定问题所在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参考答案:A6. 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 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A.隐性课程B.选修课程C.独立型课程D.必修课程参考答案:C8. 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 )、( )、( )等问题,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A、学习的规律B、学习发生的条件C、学习的结果D、影响学习的因素参考答案:ABD9. 理智感是由( )。A.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B.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C.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D.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

3、起的参考答案:D10. ( )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参考答案:C11. 新生儿心理发生的基础是( )A、儿童的本能B、儿童的生理成熟C、条件反射的出现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参考答案:A12.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 )。A、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B、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C、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D、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参考答案:ABD13.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利于小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

4、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的词语记忆能力成为可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5. 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方法提高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 rn活动对象的物理性质。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活动对象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着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那些形象鲜明、颜色艳丽、直观具体,富于变化的对象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也容易为幼儿无意记住。另外突然出现的刺激或剧烈的变化也会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比如在看电影时,原本平静的场面,突然之间出现剧烈打斗的场景,或者沙漠中出现了一片绿洲

5、等,这些画面很容易在幼儿的心理留下印记。2) rn记忆对象与幼儿自身的关系。幼儿的兴趣爱好影响着注意的效果,而注意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能够引起幼儿好奇心或给幼儿留下深刻感受的事物,很容易成为幼儿注意的对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被幼儿无意记住。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记忆深刻。这是因为对于这类事物的记忆,不要求幼儿的意志努力来完成,也不需要明确的目标,很容易识记,而幼儿不关心的事物很难成为注意对象。给幼儿留下伤痛、恐惧或者激起幼儿不愉快感受的事物也可以成为注意的对象,并牢牢记住。3) rn幼儿关注对象重点的差异。幼儿在活动中关注对象的重点不同也会影响无意记忆的效果。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幼儿活

6、动的主题,在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与该对象的联系,那么对该事物识记的效果也就更好。在一项实验中,主试发给幼儿15张图片,图片上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同时,图片上还有三角形或圆形等标志。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按照图片上熟悉的事物特点进行分类,另一组按照图片上三角形等标志进行分类。然后让幼儿回忆图片上的事物。结果显示,按照事物特点分类的幼儿平均记住10.6个,而按照符号分类的幼儿平均只记住3.1个。关注主题不同,无意记忆效果也不同。4)另外活动中幼儿接触的对象的数量,以及幼儿在活动时的动机等原因也会影响到无意记忆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如

7、眼、耳、手积极地活动起来,可以使幼儿获得多种感觉,从而提高观察的效果,促进幼儿的观察、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基础。16. 用作品分析法研究儿童是指( )。A.通过分析儿童的外部行为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B.通过儿童的谈话内容分析儿童的心理C.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儿童的心理D.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参考答案:D17. 当前判断心理健康标准理论依据有( )A.统计学标准B.社会学标准C.医学标准D.年龄阶段标准参考答案:ABCD18.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 )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A、对成就的向往B、追求成功的倾向C、树立目标D、对目标的向往参考答案:B19. 心

8、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 )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建议采用张拓基、陈会昌编定的“气质量表”进行测试。A.个性B.气质C.性格D.智力参考答案:B21. ( )、( )、( )、( )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的实质提供了坚实的神经生理基础。A、病理学B、脑生理学C、生物化学D、认知神经科学E、发展神经科学参考答案:BCDE22. 1岁以后,儿童能说出具有最初概括性意义的真正的词,标志着言语的初步形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3. 50年代以后,精神分析的各学派

9、观点相互渗透和补充,又派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派,但他们都具有下述的共同点:( )。A.承认人有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不同意识层次上会产生心理冲突B.承认人格结构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观点以及自我心理防御机制C.承认人幼年期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性心理的挫折等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D.鼓励来访者讲出自己内心的冲突和过去的创伤经验,深入认识自己,这是心理辅导的基础参考答案:ABCD24. ( )儿童为数列概念的萌芽期。A.5岁B.7岁C.9岁D.11岁参考答案:B25. 智力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在咨询中,咨询

10、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当事人的心情,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振,这称为( )。A.理解B.尊重C.共情D.真诚参考答案:C27. 幼儿可以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概括。(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精细化策略是指识记者去发现记忆材料所包含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意义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9. 性别因素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地表现在男性上。(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简述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1)在理解内容上,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在理解依据上,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

11、发展到依靠语言来说明理解;(3)在理解程度上,从对事物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在理解的客观性上,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在理解的相对性上,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31. 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外部的目标所激起的,是内部动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2. 台湾心理学家柯永河教授提出的心理卫生公式中,个体心理健康的程度与自我强度呈正比,与内外压力呈反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视力低于成人

12、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角膜发育不全B.他们的晶状体不能变形C.他们的瞳孔不能变化D.他们的眼球小参考答案:B34.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5.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A.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B.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C.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D.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参考答案:ABCD36. 关于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3、有:( )。A.区分主体与动作B.区分主体与客体C.知道自己的名字D.掌握代词“我”参考答案:ACD37. 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有机体机能的状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8. 矫正儿童口吃应从引起口吃的( )因素入手。A.遗传B.心理C.社会D.环境参考答案:BC39. 直觉行动思维是介于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0. 用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这是什么原理( )A.普雷马克原理B.强化原理C.修正原理D.重复律参考答案:A41. 个人中心法理论的基础为人本主义理论,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 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参考答案:D43. 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 )A.搜索式策略B.启发式策略C.探究策略D.脑图策略参考答案:B44. 复述策略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组织的策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 美国心理学家( )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一个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