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12142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批评学生的几种技巧 洛克在教育漫谈中曾这样说:“教育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同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洗刷不掉的。”鲁迅也说:“歹意的批评,如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固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予以的否认的评价,以唤起她们的警惕,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陷和错误。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措施,其主线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结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出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要达到这种境界。而今天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庇护下长大,心

2、理承受能力较差,班主任如果还是用暴风骤雨般的谴责来批评学生,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还也许导致师生间的感情对立,增长此后教育、转变的难度。相反,恰如其分的批评,不仅能让学生改正错误,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和摸索批评的艺术,讲究批评的艺术性运用,往往事半功倍。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委婉式的批评。 一般地说,中小学生处在成长时期,由于未成年,更盼望把她们当作大人,并且该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又特别敏感。委婉式批评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进行温和而曲折的批评,把自尊、自信、自我约束

3、与自我教育的权力给她们,使她们感到教师批评不是整人,而是在鼓励她们好好成长。在这种心理氛围中,批评的目的很容易实现:例如,有一次我发现班里有个别同窗在抽烟。于是,我对全班同窗说:“今天,我很想跟人们谈谈吸烟的好处。吸烟的好处至少有四:一则可以防小偷。由于吸烟会引起深夜咳漱,小偷怎敢上门。二则节省衣料。咳的时间长了,最后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某些。三则可演包公,从小就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维妙维肖,用不着化妆了。四、则永远不老。据医学记载,吸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固然别想老了。”这种正话反说的委婉式批评,给学生以一种新颖、有趣、想听的心理环境,这种心抱负容的批评环境给吸烟学生以耐

4、人寻味的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批评效果。批评,要注意掌握语言的艺术,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如下面的几句话,我们就很清晰这个道理。你的语文怎么又考砸了?你的语文又考砸了,是什么因素呢?这学期你的成绩有了进步,但是语文方面还要加把劲。这学期你的成绩有了进步,如果此后在语言语文上再把劲,你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班曾转入一位同窗叫魏强,她学习不用功,成绩很差。她课余特别爱玩泥巴(有时甚至花着脸进教室),用泥巴捏的小泥人倒还挺像的。在其她同窗心目中,她是个上课不用心,学习不思进取的后进生。也许是破罐子破摔,也许是本性难移,她主线不在乎同窗们对她的评价,照样捏她的泥巴,学习成绩不见好转。于是,我和她单独谈了一次

5、话。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看,你捏出的泥人栩栩如生,真不简朴;教师但愿能得到一件你觉得满意的作品,好吗?也许听到教师真诚的肯定,她通红着脸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继续亲切的说:固然,如果你能将你的聪颖才智用到学习上去,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许第一次得到教师的表扬,她居然哭了起来。从此,她在教师的耐心地教育和协助下,一改往日的面貌,学习认真了,犹如换了一种人。一学期下来,她的学习进步很大,她捏的小泥人还作为工艺品参与了校艺术节展览。可见,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干看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公正客观的对她们评价

6、,才干如和煦的。 二、风趣式批评。 风趣式批评可以减少出错误学生的心理紧张,制造轻松快乐的气愤。它容易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在尴尬的处境下变得积极交往,容易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学生能“含笑同过去的事情辞别”,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接受批评。例如:几节课后,学生显然已经疲乏,坐相“千姿百态”。我就放下课本大声说:“人们看,我的天桥风度,怎么样?”同步学着时装模特走几步。学生大笑,并有人月跃跃欲试。我有趁势说:“两肩自然下垂,引领上提,像有根线吊着,直视前方。”这时再看学生,个个昂头挺胸,大振,其精神明显。又有一次,我发既有一种学生早恋,于是我就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这首诗是这样写

7、的:“天涯何处无方草,要找找个质量好,班中好的实在少,长大若还找不到,教师定为你效劳。”这个学生看了这首诗后,又回了一首诗给我,说:教师你心我已领,决心长大再来找。”从此后来,该生用心学习,成绩明显上升。 三、鼓励式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在平常工作中,我尽量地去表扬一种人,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到教师对她的理解和注重。根据中小学生自尊心强,争强好胜,乐意上进等心理特点,尽管学生犯了错误,还是先赞扬,先肯定学生的积极面,后指出存在问题,再鼓励她改正为好。由于赞扬、肯定等会使学生受到鼓励,感到教师器重自己,没有因出错误而鄙视自己,此

8、时,对教师的说话学生会用新颖的心态加以注意,内心深处体验到一种自尊感和优越感,从而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例如:有一天,我来到教室,看到黑板上画了一猪头,猪头画得维妙维肖同窗们嬉笑不已。我不仅没有气愤,反而走上讲台和颜悦色地说:“这头像画得逼真,很有艺术性,这位画画的同窗很有美术天才。我为我的班上有这样的天才而感到由衷地快乐。我建议这位同窗多向美术教师请教,充足发挥自己的美术天赋,说不定会出一种美术家呢?”这样一说,全班目瞪口呆,这位将来的小美术家心理也难以安静。这时,我又把话锋一转,亲切地说:“画虽然较好,可惜这节不是美术课,目前我把它擦掉,好吗?”这时,有位男生上来向教师身深深地鞠了一躬,抢过

9、黑板刷,擦掉了她的“得意之作。”从此后来,这位学生规定转到美术班,用心画画,准备画出一幅好作品,送给教师,表达歉意。又如:有一位女同窗进入初中,入学比较晚,因此情绪非常低落,心事重重,我找她谈话,开导她要有韧性,受挫折不要紧,要紧的是立大志,要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求索之路。况且人生不也许永远是裁减的惩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东山再起。后来在班会上,我对她不图眼前安逸,选择继续求学这条艰难的人生之路、敢于挑战自我的行动予以了充足的肯定和大力的赞扬,同窗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她顿时热泪盈眶,从此,她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最后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由此看来,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如果得到

10、了相应的尊重,它们产生的动力是不可估计的。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可以把好学生推上绝路,教师也可从“泥潭”中拯救灵魂。这话实不为过。 案例: 旁敲侧击,让批评更有效. 在批评、指责别人错误时,当头一棒往往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且对方也未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相反,旁敲侧击地进行提示、暗示,不仅让人易于接受,并且还可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一天,公司的经理去仓库巡逻,无意间发现几种工人围在一起抽烟,而墙上是“严禁烟火”四个红色大字。当时,经理非常气愤,可她还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怒火。她并没有冲上去谴责员工,而是静静地走向前,掏出自己的烟盒,给每人递过去一只烟,然后若有所指地说:“走!我们还是到离厂房远点的

11、地方抽吧!” 那几种工人听了这话,不久意识到自己犯了一种严重的错误,没想到经理如此宽容,一种个非常自责,忙向经理赔不是,并保证后来一定注意。试想,如果经理怒不可遏地教训一通,效果肯定没有这般好。 有一位化学教师当堂批阅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见一位女同窗所画的实验方案很糟糕,便把学生叫到身边,调侃说:“你看你画的这个烧杯,像个手雷似的!你还用酒精加热呢,要是爆炸了,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吗?”女同窗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后,她严格地遵循画图程序,并用上了直尺、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而不再信手乱画了。 这位教师没有直接批评该同窗的画图态度,而是用一比方进行风趣地提示,诙谐风趣,自然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12、尚有一位教师更风趣,她的批评简直就是艺术,那是在一次数学考试之后,她发现班上的女生普遍考得比男生好,就在班会上给人们讲了个故事:“昨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的教师在课堂上问我,来生当男生还是当女生,我就回了一句:当女生!我的教师就问我,为什么?我就说,男生与女生下棋时,要是女生赢了,她就会立即被大伙称为女才子,要是输了,人们也不会责怪她;可男生就惨了,要是她下赢了,肯定没人说她是男才子,可要是下输了,人们又立即说她是个大草包。天!亏不亏!”听到这个奇怪的梦,人们全都笑出了声,而她也就从沉着容地接着说:“但是今天我不说梦,而是要表扬我们班的女生,为什么?由于她们考得好,超过了男生!这阐明,不仅下棋,

13、考试也同样,女才子特别多!因此,我既要为我们班女生们的胜利而骄傲,也要为我们班男生们的谦虚而骄傲!”哄的一声,人们又一次快活地笑了!女生们笑,是由于教师在夸她们;男生们笑,则是由于教师的妙侃是对自己的一种极巧妙的批评! 总之,运用旁敲侧击法批评、指责,就是要尽量避开双方的争端,说得巧妙一点、含蓄一点,既让对方顺耳,又能使对方心悦诚服,言半功倍,意趣无穷。 批评两法 “借彼喻此”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现象,可采用比方、类比的方式,旁敲侧击,对她们进行合适的暗示,使她们结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避免再犯。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效果尤佳。 “曲线救失

14、”对有些出错误的学生不易当面批评,此时可以通过第三者,如其她教师或同窗,“漫不经心”地向被批评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创设氛围让她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这就好比“隔壁有耳”,故意让学生在“无意之中”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局限性。审视学生的过错 有一位同窗,平时有一种怪癖,常带着小刀在树木花枝上刻这刻那。为此,班主任不知说过她多少遍。有次家访,班主任赵教师想跟家长谈谈这件事,无意中听她妈讲,她在家一有空就学着搞嫁接、植物栽培,还指点教师看她嫁接成功的几种植物仙人球上竟插活了几种花卉。教师眼前一亮,想不到她有这般本领。联系她平时的怪癖,赵教师重新调节了

15、教育方式,肯定了她在嫁接方面的长处,同步指出不可随便在小树上刻画,并让她实验在班里的仙人球上嫁接菊花,她不久就改掉了原有的毛病。此例给我们一大警示:有些有“毛病”的学生说不定正是她发明力的凸现,不可全盘否认,一棍子打死,而应在正面挖掘其积极健康的东西,用长其“善”的措施,救其“失”。 批评要找准切入口班主任批评学生时,虽然自己说得非常对的,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诸多教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浮现这种状况呢?这是由于;学生犯了错误后,她或多或少都可觉得自己找点“对的”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她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结实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单薄点,学生固然听不进

16、你的对的批评。批评学生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了教师讲得对的与否,很大限度上在于教师与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觉得:应选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她才干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干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才干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否则,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她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 如因一种学生的过错而引起纠纷,此外一种就动手打人这样的事,如果你一开口就批评打人如何不对,学生就很也许气鼓鼓的,听不进你的批评,而如果先讲她有事为什么不和教师说,她就很容易明白自己的错误,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