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11731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1、 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1) 幼儿读物实际上是适宜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其范围比幼儿文学广泛得多。(2)幼儿文学是幼儿读物中的一个种类,它故事性强,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深受小读者喜爱,因而在整个幼儿读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1)首先,幼儿文学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创作者适应幼儿读者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2)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一、幼儿文学要求?1、开头:尽量简短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3、篇幅:不宜过长

2、二、语言 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3岁幼儿可掌握1000个词左右,到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幼儿文学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主体对外在物理世界的把握处于混沌模糊的状态,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界限、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的界限、现实和想象的界限。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Z 泛灵观念Z 人造观念Z 任意逻辑Z 前因果观念三、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1、“听

3、赏”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2、“图画”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四、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4、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5、幼儿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万事万物6、幼儿文学还能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7、幼儿文学对幼儿心理成长也有启蒙引导作用五、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B 稚拙美B 纯真美B 质朴美z 幼儿文学与其他文学种类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的语言。 能否使用真正的幼儿文学语言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六、对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1、可接受性2、超前性七、幼儿文学的语

4、言 ?一、浅显二、音乐性三、形象性四、动作性八、注意句型的使用多使用简单句,少使用复合句。多使用短句,少使用长句。九、儿童文学的特点1、故事性2、幻想性3、 趣味性4、 朴素性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1、纵列式结构2、横列式结构3、三迭式结构(三段法)4、连环式结构(多段式情节反复法)5、对立式结构(对照法 )6、误会式结构(误会法)7递进式结构(递进法 )8、设伏式结构(设伏法 )& 儿童文学的功能1、认识功能2、审美功能3、教育功能4、娱乐功能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和接受,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为什么要学儿童文学 儿童需要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有

5、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 儿童文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儿童文学可以净化自己的灵魂,保留一份纯真和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怎样学习儿童文学?1、运用比较的方法 比较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 各种体裁的比较,如儿歌与儿童诗、儿童童话与儿童故事等 作品的比较、作家风格的比较2、运用换位思维的方法 3、阅读作品与学习基础知识相结合4、加强与相关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儿童文学的范围?1、经过收集整理的民间文学作品2、经过改写,为提供儿童阅读方便的经典性成人文学作品3、内容新奇、有趣的古典文学作品 4、非专为儿童创作,但为全世界所公认的优秀儿童文学读物5、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6、专为儿童

6、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1、幼儿文学 2、童年文学 3、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童年文学的基本要求 1、浅显性 2、真实性 3、趣味性 4、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少年文学的基本要求一、少年文学的初期基本要求1、真实性 2、深刻性新奇性 3、艺术性二、少年后期文学的基本要求1、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深刻性 2、抒情性 3、艺术性一、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适合儿童吟唱、欣赏的歌谣。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我国古代的童谣往往被蒙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迷信色彩。 明代吕坤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

7、最早的儿歌专集。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到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三、儿歌的功能1、增添乐趣 2、陶冶性情3、启迪心智 4、训练语言 儿歌的特点 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1、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 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2、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1、有规律的句式是使儿歌产生节奏感最重要的途径 儿歌的句式有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

8、七言以及不整齐的杂言。2、 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二、通俗易懂,篇幅短小。三、趣味性、娱乐性强一、儿歌的分类从儿歌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民间采集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从儿歌的内容看,主要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从儿歌的行数格式看,可以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句型”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从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看,可以分为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以及杂言二、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曲 2.游戏歌 3.数数歌 4.问答歌 5. 连锁调 6.绕口令 7.颠倒歌 8.字头歌9.谜语歌、连锁调(连珠体儿歌、连锁歌、衔尾式儿歌) 它用顶针的修辞方法来结构整首儿歌,将上一句末

9、尾的字或词作为下一句的起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特点:“随韵接合”,易唱易记。作用:能训练幼儿思维的多向性与开放性儿歌的创作1、写出儿歌的“样儿”和“味儿”2、写出儿歌的神韵和灵气3、向传统儿歌学习旧瓶装新酒二、写出儿歌的神韵和灵气1、植根于幼儿生活,捕捉新颖的题材2、选择新的角度3、展开想象的翅膀4、开掘积极的主题5、注意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灵活多样6、反复修改,去粗取精。儿歌创作“续写”训练1、想象是使儿歌走向生动有趣、富有灵气神韵的有效途径。有无大胆、独特的想象往往是检验一首儿歌优劣的试金石。2、续写时,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不破坏原来作品的整体风格,避免文不对题、内容重复、形式错位、押

10、韵不当等问题。3、放飞想象,续写下列儿歌:幼儿诗的概念 幼儿诗是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幼稚园上学课开了幼儿诗的先河 幼儿诗的特点一、具有内在的节奏与韵律 二、具有充满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 三、 语言浅近、形象、凝练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主要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诗的历史较儿歌短(历史)2、幼儿诗的形式较儿歌自由(形式)3、幼儿诗追求充满幼儿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内涵更丰富,主要让幼儿在听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儿歌追求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给孩子更多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在诵读中增添生活的乐趣。4、幼儿诗在表达上比儿歌要含蓄、细腻,更讲究用精练、雅致的

11、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儿歌的表达更单纯直率,更讲究通俗顺口,使幼儿获得口头念诵的快乐。(语言)5、幼儿诗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儿歌则更适合中、小班小朋友诵读。(欣赏对象)幼儿诗的分类1.幼儿抒情诗2.幼儿童话诗3.幼儿叙事诗4.幼儿题画诗5.幼儿散文诗6.幼儿科学诗一、幼儿抒情诗 幼儿抒情诗是侧重直接抒发幼儿内心情感的诗。 与幼儿叙事诗相比,幼儿抒情诗没有完整的情节,也没有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表达幼儿的情感。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抒情四、幼儿题画诗1、题画诗是根据画面题写的抒情诗。它是诗情与画意的有机融合,其画面包含图画、摄影、雕塑等,它的内容源于画面,但又不囿于画面。 2、

12、幼儿题画诗所源于的画面多为儿童画或符合幼儿审美心理的摄影作品。3、幼儿题画诗的作用:幼儿对形象化的画面有一种天然的喜好,对幼儿来说,题画诗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在看画面的同时伴以富于节奏美的诗句,能够激发幼儿更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得到更充分的审美享受。幼儿诗的创作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二、用幼儿的眼睛观察世界,抒写幼儿的情感三、运用简明精练、具体可感的语言四、掌握多种表现手法,写出幼儿情趣儿歌与幼儿诗仿编活动要点1、准备状态 对所依照的幼儿诗要熟悉理解,对要仿编作品的内容、形式都有所认识 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仿编过程中调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否则就可能“言之无物” 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2、讨论与示范3、幼儿想象与仿编4、串连与总结儿歌和幼儿诗的教学注意事项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诗歌二、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某些诗歌稍作改动,以便幼儿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三、选择恰当的时机教诗歌四、可以灵活地运用诗歌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指以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童话的发展概况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历史阶段。模式化:开头结尾的模式化。故事形态的模式化情节结构模式化主题模式化 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童话标志着文学童话的诞生” 叶圣陶于1923年以稻草人为名结集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它被鲁迅评价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张天翼在30年代初发表的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童话人物形象的类型1、超人体童话形象。是指那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造就超自然奇迹的形象。2、拟人体童话形象动植物拟人、器物拟人、不具象事物拟人3、常人体童话形象常人表现出超人的神力常人呈现与现实完全对应的人,无超常之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儿童话的特点1、融入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2、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3、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童话的表现手法1、拟人 童话形象具有亦真亦幻的美感 人性与物性的和谐统一2、夸张比较童话的夸张与其他文体的夸张3、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