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1136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名称辛亥革命科目初中历史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者唐凯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辛亥革命这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定为以孙中山的人物形象贯穿全课。以此为主线,辅以创设历史情境以及师生讨论互动,从而突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1)了解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领导机构、革命纲领、成立意义,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2)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2)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武昌起义的枪声,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感受孙中山为了革命而鞠躬尽瘁的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

3、展情况而做出的:学生是八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学生为八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中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历史情境设置。根据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还在养成中这一情况,讲历史事实情景化,让学生走进或融入这一个历史情境,从而感受并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展示同盟会的成立大会油画,让学生想象清朝皇帝登基的景象进行对比,学生立刻感受到同盟会成立大会上迎面扑来的民主与革命的气息。(2)分析法。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以图片和问题材料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对比

4、法。将中华民国与清朝景象对比,让学生感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此外,还运用到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等。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情景导入播放“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救亡图存图片展”,在观看中回顾并感受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历经的历史同学们,刚才通过图片展,我们重温了中国近代史中国历经的侵略与反抗,中国人民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这些探索,哪个探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学什么?技术!接下来的探索是什么?戊戌变法学什么?制度!成功了吗?这些探索都有同一个

5、目的:维护清朝统治。这些探索都告诉了当时的人们:到底是谁在阻碍中国的进步!中国的每一个进步都困难重重,中国人没有放弃探索的步伐!20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大地上迎来了第一次翻天覆地的风暴辛亥革命。(板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没有!失败了。认知历史孙中山一开始就是一个革命者吗?孙中山从小有着远大的志向,后来他到国外留学,成为了一名医生。后来他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1894年,这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一年。这一年,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同样在1894年,孙中山曾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要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结果呢?石沉大海。这令孙中山受到了打击,觉醒了,意识到了什么?这一年,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了。他创建了兴中

6、会,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划出关于兴中会的信息。从名字中你是否看到了这个革命团体的成立是为了什么?这个革命团体的目标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这就注定了这场革命将与以往的探索不同,为什么?你知道吗?从1894年以后短短数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反清革命团体。看图,你获得哪些信息?反清革命小团体,就像星星之火分布在中国大地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却各自为政,革命的力量过于分散。为了使革命的力量从分散走向团结的统一,孙中山做了一件事。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了中国同盟会。(看图)这是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这个成立大会上,你发现了哪些与清朝不同的气息?这些都是新气象,是革命的气息。 我们来

7、看看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几件大事。首先,选举孙中山为总理。也就是中国同盟会的最高领袖。选举体现了什么?民主!第二,通过了革命纲领,还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作为宣传纲领的阵地。什么叫革命纲领?也就是同盟会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要完成的任务。请看同盟会的16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由这个纲领,孙中山又进一步浓缩为6个字:“民族”“民权”“民生”,也就是“三民主义”。(划书)什么叫民族主义?对应纲领中的哪句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鞑虏,指的正是清政府。为什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有助于解除民族压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否包含了反对列强的侵略?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依靠清政府来救国是行不通

8、的1984年,檀香山,兴中会。振兴中华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组成的革命团体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都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剪发辫,表示要革命!穿西装,演讲,选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包含。因为清政府自辛丑条约以后,已经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发现知识的过程互动探究在民族主义中,孙中山清楚明白的告诉人们:为什么民族危机愈演愈烈!要独立、要自由我们先要做到什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也包含着反对列强。如果通过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那么我们的国家要变成什么样?孙中山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什么叫民权主义?这对应了革命纲领中的哪一句话?对了,建立民国

9、。什么叫民国政府呢?国家的人民一律平等。国家的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原来呢?是的,民国政府意味着没有世袭,没有压迫人的专制制度,没有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皇帝。各地的代表集中到一个地方开会、投票,谁的票多就是谁上任,而且任期是有限的,原来的皇帝呢?终身的,当到死为止。所以你发现了吗?民国政府,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上?这样的国家,正是孙中山和他的革命者们所梦寐以求的,请大家想想,如果真的建立起这样一个国家,和以前两千多年的专制相比,最大的不同会在哪里?封建旧社会中有皇帝,有世袭,有专制,有等级,君臣之间、臣民之间没有平等甚至尊严可言,而民国政府中人人平等、人人可参政,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尊严不是遥不可及的奢

10、侈品。假如民国政府真的建立了起来,人人是平等的,心灵是自由的,思想是飞扬的,请你想想,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听说了这样了一种新的理想,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孙中山建立民国的理想,喊出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地奔赴孙中山高举的旗帜下来!而这些目标的提出更是激励着不止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向前奋斗!三民主义还有一个民生主义,什么叫民生主义?民生,人民的生活。如何让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摆脱贫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土地分给劳动者。再请你想一想,如果真的建立起了中华民国,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将拥有土地、摆脱贫困,你向往吗?民生主义,在人民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生活在清政府压迫下

11、,列强侵略的痛苦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这就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这就是三民主义,同盟会的革命者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再次假设,假如你生活在清朝末年,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痛心于列强一次次的欺凌,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又为你描绘了一幅理想的蓝图,你甘心祖国继续沉沦吗?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皇帝是世袭的人民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不甘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感悟历史我相信,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会做出新的选择!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同盟会的三民主义成为了革命的旗帜,这面旗帜是领导中国革命的旗帜,是鲜红的、理想的旗帜,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救国救民的道

12、路。从此,革命者向腐朽的封建清王朝吹响了进攻的号角!这个号角是谁最先吹响的?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革命者在全国各地不断进行斗争。海外的革命者筹款集资买武器,国内的革命者拿着这些武器与清政府展开了血与火的搏杀。这些战争是如此艰难,他们面对的敌人是如此强大,每一次的起义都以巨大的牺牲告终,但坚信“三民主义”的人们没有动摇、没有屈服,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是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补充举例林觉民)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为革命而战,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来了

13、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这个日子永远印刻在了中国历史中,这是中国人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引导划书)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了起义。起义军经过一夜激战,完全占领了武昌城,接着又占领了汉口和汉阳。起义胜利了!起义胜利了!武汉三镇都在革命者的控制之中。这场起义胜利的意义仅仅如此吗?它对全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看这幅地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是的,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不再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当时清朝不过二十多个省份,十几个省独立,这说明什么?这是反清斗争的胜利!是什么敲响了清王朝统治的丧钟?!接下来,1911年12月,宣布独立

14、的各省派出代表在南京开会,你知道他们在会上做了什么吗?你有没有感受到什么全新的东西出现了?中华民国就要诞生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是选举产生的!这就是对三民主义的实践!这是三民主义中什么的体现?对了,民权主义。 终于,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图片)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有了一个永久的定格!中国的历史从这里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三民主义的理想,将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实现了!就职仪式上的阵阵掌声,声声都奏响了民主共和的新乐章!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人们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革命、拥护三民主义孙中山许多省份独立(要求学生关注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探究分析建立了新的中华民国;推翻了旧的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兴中会到同盟会,从振兴中华到三民主义,这胜利是多少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民主自由平等这是几千年中国人民的期盼。就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几个月里,立刻颁布了一部临时约法,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气息!(课件)“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l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l“学校不读四书五经。”l“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握手礼。”l“革除老爷、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