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化现状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信息化现状评估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信息化评估报告目录第 1 章 概述 41.1 指导思想 41.2分析评估的目的 41.3分析评估的意义 41.4分析评估原则 51.5分析评估范围 6第 2 章 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现状 72.1XXX 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72.2 环保信息化发展阶段 82.3 国内外环境保护信息化现状分析 92.3.1国外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92.3.2国内发达省市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11第 3 章 XXX 环保信息化评估 163.1 XXX 环保信息化比较分析 163.1.1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分析 163.2XXX 环保信息化存在主要问题 203.2.1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应用集成水平不高 203.2.
2、2生态感知物联监管体系还未建立 203.2.3智能分析决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213.2.4污染源被动监管,开放式服务不足 213.2.5综合业务集成、协同程度不高,互联治理水平有限 213.2.6公共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223.3XXX 环保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23.3.1生态感知监测更加全面透彻 223.3.2基础网络更全面互联互通 223.3.3环境数据更深入整合聚集 223.3.4分析决策更加智能可视化 233.3.5污染源监管更加自主开放 23第2页共24页3.3.6综合业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233.3.7公众环境体会更加主动真实 24第 1 章 概述1.1 指导思想按照市委关于“
3、以新型城市化建设为总目标,以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 为抓手,全面推动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 政府“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对 XXX 环 保局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充分剖析环保信息化存在的瓶颈与问 题,紧紧围绕“美丽广州”环保工作重点的新变化,明确环保十二五信息 化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全力推动 XXX “智慧环保”建设。1.2 分析评估的目的对国内外环保信息化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梳理国内外环保信息 化发展内在动力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 评估 XX
4、X 环保局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态势,总结环保局信息化建设工 作经验与不足,结合国家、省、市环保最新政策文件与重点工作要求,梳 理十二五环保信息化重点发展需求,为 XXX (以下简称 “生态感知平台 ”) 的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1.3 分析评估的意义1、为生态感知平台建设提供标杆参考,指出发展方向分析评估可以科学、客观地总结 XXX 环保局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 绩和经验,对比国内外环保信息化发现进步,发现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为 生态感知平台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通过对 XXX 环保局已开展 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测评,为生态感知平台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参 考标准和依据,降低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
5、和无序性,为环保信息化的合理 建设指明发展方向。2、提升信息化对环保工作支撑水平,推进环保管理工作的创新 通过将分析评估这种新的管理手段付诸于实践,对于环保行业各部门切实体验到环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新变革,进一步加快环保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全面提升环保信息化在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控、环境管理、环境 安全、区域防控等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能力,有效辅助领导决策,有效提 升应对综合环境监管风险的预警能力,真正使环境保护工作走向支撑和服 务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1.4 分析评估原则1、全面性原则一方面要在制定评估指标时,注意把握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另一方面 要在评价过程中,广泛全
6、面收集相关信息,所收集的信息要具有代表性, 要进行多指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判断,筛选具有代表性和高度概 括性的主导指标,力求真实准确的反映广州环保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与真实 绩效水平。2、科学性原则一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每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含义和目标导向, 避免选择那些含义模糊的指标,避免互相矛盾、标准不一、越界划分等错 误。二是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调查分析法、专家 评议法、综合评估法等,不能只选取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来进行评估, 而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更真实有效。3、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要求评价主体在评估过程中保持客观
7、公正的态度,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评价,不可歧视或者偏袒任何评估对象,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 性和真实性。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环保信息化分析评估的重要途径是要将难以测量的信息化建设状况转 换成为可以计量和比较的数字和资料,某些环保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环 保考核支撑可以用直观和明确的数字再现,而诸如服务质量、需求满足等指标难以量化,因此,在分析评估中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1.5 分析评估范围本次信息化评估的对象涵盖了 XXX 环保局所有业务处室及直属事业 单位:包括 12 个业务处室、 7 个直属单位和 1 个派出机构(行政许可事项 受理窗口)。信息化评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
8、综合评 估,环保保护评估涵盖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控、环境管理、环境安全、区 域防控等方面;社会经济评估重点围绕信息化公共服务水平展开,针对信 息公开、办事服务水平、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等指标进行评估;科学技术 评估重点针对信息化技术支撑环境,包括基础软硬件、监测网络、应用支 撑平台、新技术应用及综合门户展示等进行分析评估。第 2 章 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现状2.1 XXX 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环境监测框架体系基本形成,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实现对空气、水、 辐射、噪声以及企业等环保重点监管对象的实时感知监控。 29 个空气监测 点数据按照新标准向公众实时发布,并同时提供健康行为指引;实现对全 市 747
9、 个放射源、 285 个放射源标签监控管理的动态化;实现全市功能区 域、交通干线 6 个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测,声环保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对全 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实时监测,广佛肇三市共同建立起区域水 环境质量监控网,实现了对现有跨境水监测断面的数据共享与交流。总体 上说,全市空气、水、辐射、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框架体系基本形成。污染源监控水平稳步提升, 为污染防治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污染源在线 监控实现了 109 家国控企业、 83 家省控企业和 43 家 20 蒸吨/小时以上(含 20 蒸吨 /小时)锅炉企业全天候在线监控,实时掌握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 物排放情况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10、企业自主监测体系逐步形成;机动 车排放监管及管理体系基本完善,为机动车排气污染抽检执法和黄标车限 行提供决策支撑;实现全市 173 家试点餐饮业油烟监管,餐饮企业投诉比 普遍下降 40% 以上,成效明显。环境管理资源有效整合,协同办公水平明显提升。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执法、环境处罚、环境统计、宣传教育基本实现信息化覆盖,全面整合了 电子政务资源,实现办公统一登录、集中业务开展、协同事务办理, 为 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基本实现协同工作机制,提升环境保护管理和服务的 信息化水平。环境安全应急防护初见成效。 开通了辐射环境与固废网上申报审批系 统、放射源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外网申报功能, 构建了放射源监
11、控管理系统, 实现了放射源“一源一档”信息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放射源监管信息 化已初有成效。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全民参与度提升。 环保公共信息服务门户、 微博微信、环保 APP 等应用,实现环保政务、环境质量信息全面公开、更 新及时、自助查询;环保行政许可、环境咨询与投诉全部网上受理、在线 办理;对公众反映、投诉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迅速反馈。业务数据统一监管,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环境监控指挥中心整 合气、水、机动车、辐射源等 8 大监管应用子系统,实现业务数据的统一 处理,投诉举报的统一办理,监管资源的统一指挥,能够对全市主要的环 保工作做到实时监控、持续监管和辅助决策,并能够对重要
12、的环保决策问 题进行测算演算、模拟仿真、宏观分析。2.2 环保信息化发展阶段综合国外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环保信息化发展总 体趋势,环保信息化总体发展阶段可概括为以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重点是信息发布和简单单机应用。即环保部门仅通过网络发布与环保有关的公共服务的静态信息,如政 策法规、办事指南、机构设置、职能介绍、成员名单、联络方式等,提供 一些简单单机应用,普及推广计算机使用,环保工作处于重视发展,轻视 污染治理阶段。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20世纪 90年代中期2001 年),重点是单 向沟通和环保核心应用建设
13、。即环保部门除了在网上公布公共服务的信息,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 的服务,开始建设自己独立的网络数据应用平台,为公民、企业和所有利 益相关者提供简单互联网接入服务。开始搭建独立核心环保应用系统,如 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管理、项目审批管理、监察执法等应用,核心环保 业务逐步完善。环保工作仍处于边污染边治理阶段。第三阶段:整合阶段( 2002 年2009 年),重点是双向互动,业 务协同整合。这个阶段的环保部门重点实现环保业务整合、数据整合与门户集成, 环保业务进行深化整合阶段,环保监测物联互通,核心业务集成一体化整 合;强度信息共享与深化应用,搭建统一数据中心,提供相关基础数据服 务和综合分析服务
14、;通过更为高效和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治理模型,搭建 公众综合服务门户,提供高水平、多渠道和高度整合的政府服务,用户可 以在网上实现双向互动,环保办事基本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环保工作处 于并重发展与同步治理阶段。第四阶段:互联治理阶段( 2010 年至今),全方位网上事务处理 和跨部门资源与服务深化整合。即通过综合性的环保门户和数据中心, 实现异构网络之间的无缝对接, 环保网站融合社会化媒体,服务渠道创新,全方位提升环境感知能力,实 现高层次的信息互通关联,实现政府与公众、社会、企业全面的全面互动, 实现业务决策空间化和信息服务智能化,通过网络化治理方式来推进环保 服务创新,真正使环境保护工作走向
15、支撑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 展,使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促进环保工作 的全面转型,将跨机构、跨行业的环保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起来,以公众 需求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达到电子化的“互联治理”,环保工作处 于优化发展阶段。2.3 国内外环境保护信息化现状分析2.3.1 国外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率先启动环保信息化建设以来,环保信息 化成为环保电子治理重要发展模式。 进入 21 世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一 体化、能源与环境问题、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公 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等对各国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各国环 保部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环保 信息化成效明显,在环境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服务、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等方面取得较高的水准。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3.1.1 环保数据深化整合,资源利用效率高基础环保数据是 环保部门最宝贵资源。梳理科学 的环保资源目录体 系,建立统一的环保数据中心是各国普遍发展倾向。美国、新加坡、加拿大、韩国等普遍已形成完整的环境数据编码管理体系,建立了国家级和地 市级环保数据中心;开发数据集成、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服务的接 口,提升环境数据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