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10969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农业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局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农业局工作总结 * 22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工作要求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的总体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要抓手,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强劲动力,采取“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等有力举措,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政府下达目标完成情况 202X年,预计全市实现农、牧、渔总

2、产值187亿元,同比增长.2%;农业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8元,同比增长7.5%。 -预计全市粮食总产5万吨,油料产量8万吨。无公害粮油、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3万亩。 -预计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万吨、11.1万吨和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和1。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突破00家。 -预计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41万吨,同比持平。水产品加工产量3.85万吨,出口量16万吨,出口创汇70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15%和1%。全市无公害海水养殖基地认定面积0万亩,海水工厂化养殖5万立方水体。 (二)完成的重点工作

3、及相关举措 、着力优化农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政策引导、科学施策、突出关键、力求实效”的方针,本着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机制调活、效益调高的原则,以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质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工程,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分散型向区域规模型、增产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一是粮油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思路不动摇,抓住小麦、玉米两大骨干作物,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因地制宜,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经济作物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45万亩,粮食作物达到202万亩,粮食产量有望突破5万吨

4、;油料作物38万亩,产量8.5万吨;蔬菜41万亩,产量与上年持平。二是畜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完善良繁体系,优化养殖结构,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全市养殖业效益大幅提升。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40万头和2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和.6%;肉牛出栏达到1.2万头,同比增长.5%。羊存、出栏分别达到100万只和13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2%和92;肉鸡出栏0万只,同比增长19;蛋鸡存栏100万只,同比增长3%。全市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浅海扇贝养殖面积56万亩,滩涂养殖面积5万亩;虽然遭受大面积赤潮的影响,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仍有望达到4.万吨。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区建设

5、初具规模。形成了37万亩甘薯、4万亩蔬菜、8万亩春玉米、36万亩花生等大的集聚型生产基地;小杂粮发展为2万亩、甜玉米8万亩、中药材4.万亩,形成了新的产业势头;17万亩水稻已是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的主要供给基地;马铃薯12万亩,60%实行了订单生产。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区)数量达到5个,存栏量为275头,规模养殖比率达到80%,同比增长6%;饲料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74%。以貂、狐、貉为主的毛皮动物饲养量达到116万只。全市深海海参增养殖面积4万亩,同比增长23%;滩涂池塘海参养殖面积2.万亩,同比增长.4%;人工渔礁建设面积突破3.万亩,底播增殖达到.万亩,分别增长了40和20。 2、着力实

6、施科教兴农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拓展渠道,创新机制,努力提升科技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是抓新品种引进。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共引入种、养殖新品种0多个。其中,引进名、特、稀、优农作物品种80余个,以高产创建为目标,建设中心试验、示范、展示区处500多亩,全市主要农作物优种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引进良种畜禽36.2万头(只),实施品种改良24万头;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原种、黄海一号对虾、欧洲鳎等个水产养殖新品种660万尾,进一步丰富了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二是抓新技术推广。全年共推广普及种植、畜禽、水产养殖新技术54项。开展了玉米、水稻等5个品种的高产技术集成展示

7、、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植保绿色防控示范等活动,落实高产技术集成展示示范点12个,面积320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33个,示范面市农业局工作总结第2页 积25.5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7万亩;完成了500亩的脉红螺笼养、人工育苗、天然采苗试验及500亩的扇贝与海带、裙带菜等海洋植物间作养殖试验推广工作,重点推广了海参池塘养殖及无公害养殖、封闭式循环水处理试验、人工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耕水机、池沼公鱼的人工移植增殖技术等项水产养殖新技术。三是抓科技服务。结合开展“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行动和“十大服务进农家”活动,全市共组织700多名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下乡支农;推进农业科技直通车、科技“三下

8、乡”,组织了140余次技术培训,制作了49期电视专题片,发放相关资料23600余份,培训各类人员39.9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2个,大大提高了农民种、养殖技术水平。四是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不断完善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机、手机短信、“236”电话语音信箱、电话群发系统、“全国供求信息联播”(简称“一站通”)系统推广、手机无线wp网站等七大模式进村入户工程,努力打造“农业信息网”、“12316”、“农业信息短信”、“特色网站”四大农业信息传播品牌,实现了农业信息多渠道宽领域进村入户。 、着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理念,主要实施了生态家园

9、富民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渔业资源修复和生物治理工程,全市生态农业建设呈现出良好局面。一是大力培植生态农业建设亮点。全市涌现出17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典型、14处秸秆气化工程典型、37处大型畜牧养殖场污染治理典型以及沼气发电、沼气综合利用方面的典型。二是积极探索健康发展模式。主要有“四位一体”综合利用模式、“猪沼-果”良性循环模式和“一建三改”模式,将生态家园建设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充分结合起来,投入少、效果好,深受农民欢迎。三是努力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2.万户,有效利用沼气.2亿立方米,节能折标煤12.万吨。不仅为农村生产提供新的能源,也有效地解决

10、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注重水域生态养护。全市累计争取各级放流资金70万元,在我市重点沿海、河流、水库放流车虾、牙鲆等苗种1.2亿尾,花白鲢、草鱼等大规格鱼苗32万公斤。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明显恢复,资源量增长迅速。 4、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农业基础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积极实施“四个为主,一个联合”的项目开发策略,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重点加强项目监管,全力搞好协调服务,农业项目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资金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全年争取省和国家投资项目14个,争取项目资金

11、9989.5万元。主要包括:(1)农业补贴项目:国家良种补贴71万元、农机补贴1520万元、新能源沼气池建设补助126万元、奶牛冻精补贴21.5万元、渔用燃油补贴1185万元;()政策扶持项目:卢龙优质粮大县项目6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项目2万元、抚宁旱作农业项目130万元、设施农业专项资金20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00万、奶牛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0万元、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105万元、省水产良种繁育和水产标准化养殖技术项目71万元。(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XX县区新开口国家一级渔港续建工程项目1560万元、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万元。二是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和投资政

12、策导向,积极谋划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建设项目。全市共谋划上报各类项目46个,总投资近9亿元。其中:(1)市级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站项目、XX县区新农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等6个项目,拟争取上级资金77.14万元。(2)正大有限公司“关于推荐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项目”,拟争取资金6570万美元。三是从解决我市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重点产业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出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开展招商引资项目4个,引进资金1111万元人民币。其中:(1)正大集团*抚宁年产0万头生猪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到位外资441万美元(合人民币011.1万元);(2)XX县区毛皮加工项目,总投资

13、2万元;()海参养殖和参苗繁育项目,引进辽宁大连3家企业资金104万元;(4)引进北京奥特瑞峰科技公司秸秆压块生物质项目,投资多万元。四是严格规范项目实施管理,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完成建设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方面管理不出问题。 5、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部门积极施策,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大力培育以粮食深加工、生猪屠宰、肉鸡生产、毛

14、皮制品、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二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实施财政补贴、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业务指导等切实有效措施,大大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到656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3.5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553万人,带动农户2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4%。 6、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今年以来,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和

15、“食品质量安全年”活动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疏堵结合”的原则,在全市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加强了农业环境普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小区及农业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全面加快。一是突出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全面落实投入品安全使用规定和XX省农产品市场准入办法,积极开展市场准入制度建设,重点加大了对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生鲜乳、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水产苗种及违禁药物的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违法经营行为。全市共检查农产品种养基地(企业)、批发市场和奶站等单位千余个次,检查农(渔)药经营单位1605个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26份,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二是深入开展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行动。加大对生产基地的生产过程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农产品、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的质量抽检,严格落实不合格农产品的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制度。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40个,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认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l00%。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今年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产品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个,全市1家企业7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全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39个,其中新增1个(种植业9个、水产品3个);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