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0965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讲 常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5(单独成册)4月21日,德国大众集团与美国环保署就解决尾气“排放门”事件达到原则性合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固体悬浮微粒是导致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但愿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但愿为哨兵。B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C.含铅化合物导致人体蛋白质变性是物理变化D.汽车尾气可通过净化妆置将碳氢化合物还原成CO2和H2O解析:选。固体悬浮微粒悬浮在空气中,会

2、引起雾霾天气,项对的;酸雨的形成与一氧化碳没有关系,B项错误;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碳氢化合物经氧化可生成O2和H2O,而不是还原,D项错误。2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运用生物措施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CPM.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解析:选B。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运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导致的污染,错误,不选A;.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可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可以运用生物措施脱除,对的

3、,选B;.PM2.5的颗粒直径不属于胶体范畴,错误,不选C;.高纯硅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的重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错误,不选。3.C、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对的的是( )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映而不能与任何酸反映C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能与O2发生反映D其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O2SiO3HCO3解析:选C。A项,元素性质活泼,具有亲氧性,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错误;B项,O2能与HF反映,错误;C项,C、Si、S三种元素最低价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SiH4、2,都具

4、有还原性,能与O发生反映,对的;项,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42CH2Si3,错误。4.(高考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Cl2Fe(H)B.SS3H2O4C.a3aOCSiO3DH3NHNO解析:选。Fe与Cl2反映生成Fl3,A项错误;与O反映生成O2,项错误;CO高温分解生成Ca,CaO与SiO2在高温时反映生成CaSO3,C项对的;NO与2O不反映,D项错误。5.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映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cmANOHNO3O2BNa2NaHCOaOO2CSSO2O2DC3CH2OHC3CC3COO

5、HO2解析:选。A.氮气与氧气反映生成NO,NO与氧气反映得到N2,得不到硝酸,此外氮气与硝酸也不反映,A错误;B.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与二氧化碳不反映,此外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也不反映,B错误;C硫化氢与氧气反映可以生成硫,硫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映生成硫和水,C对的;D.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映生成乙酸乙酯,D错误。 6.下图是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培养皿罩住整个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的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极易溶于水B浓硫酸附近无

6、白烟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映C氯化铝溶液变浑浊NH3与Al3溶液反映:Al3+-=l(H)3D浓盐酸附近有白烟NH与挥发出的l反映:N3+HCl=4Cl解析:选。向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生成氨气。A项,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因素是与水反映生成NHH2O,电离生成OH,溶液呈碱性,而不是H3极易溶于水,错误;B项,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发生中和反映生成硫酸铵,错误;C项,氨气一方面溶于水,然后与氯化铝发生复分解反映生成难溶性氢氧化铝:A33N32=l(H)3+3NH,错误;D项,氨气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l反映生成氯化铵,反映现象是有白烟生成,对的。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

7、或结论都对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的亚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沉淀B将SO2通入滴有酸性高锰酸钾的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O2具有漂白性C常温下铜片插入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常温下铜和硝酸反映一定产生N向某溶液中加入NaHC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也许具有氢氧化钡解析:选D。A项,应产生aSO4沉淀;项,应体现O的还原性;项,由于O和O2反映生成N而显红棕色,因此铜与硝酸反映也也许产生NO。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成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选项中的物质中的物质预测装置中现象AO2蒸馏水试管布满无色溶液BSO2

8、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逐渐变为红色CNA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l2Ag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选A。A项,3N2+H2O=2HNO3+NO,溶液不会布满整个试管,故说法错误;B项,2溶于水形成2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说法对的;C项,Al33NH3HO=Al(OH)3+3NH,产生白色沉淀,故说法对的;D项,CH2OHCl+HO,HClAgNO=Ag+HNO3,故说法对的。9.单质Z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由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为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构造与甲烷相似,回答问题:(1)能与X发生化学反映的酸是_;由X制备M2Z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由MZ生成的化学反映方程式为_

9、,分子的电子式为_。(3)、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_、_。解析:单质Z为半导体材料,则是S;的氧化物为SiO(),可与氢氟酸反映。根据反映流程图可知,O与g在加热条件下反映生成MgSi,M2Si与盐酸反映生成的为氢化物,则的分子式是Si,加热分解可得到i单质。答案:(1)氢氟酸 SiO2+MgMgOg2Si(2)M2Si4HCl=2Mgl2S4 (3)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1(高考全国卷)联氨(又称肼,N2H,无色液体)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测到的现象是_。联氨可用于解决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避免锅炉被腐蚀。理论上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2_kg;与

10、使用a2SO3解决水中溶解的2相比,联氨的长处是_。解析:由于联氨具有还原性,能将AgBr中的Ag还原为Ag,可看到固体逐渐变黑,2H4被氧化为2,可看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m联氨在反映中失去 ol电子,而1mol O能得到4ol电子,且联氨与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反映的联氨与O2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均相等,故1 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的质量为k。使用联氨解决水中溶解的O2,消耗联氨的量少,且氧化产物为N,对环境无污染,而用Na2SO解决水中溶解的O时,N2SO3被氧化为NaSO,产生新杂质。答案: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1 N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她杂质(产物为2和H2O,而NaO

11、3产生Na2O4).为了探究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完毕下列填空:(1)棉花上蘸有的试剂是NaOH溶液,作用是_。(2)反映开始一段时间后,B、D两支试管中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分别是B:_,:_。停止通气后,分别加热B、D两支试管,可以观测到的现象分别是:_,:_。()有同窗觉得SO和氯水均有漂白性,两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她将制得的SO2和l2按体积比11 同步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成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抱负。产生该现象的因素: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装置E中可用_(填化学式)和浓盐酸反映制得C,生成2.24 L(原则状况)的Cl,则被氧化的HCl为_ol。(5)实验结束后,检查蘸有试剂的棉花具有O的实验方案:取棉花中的液体少量,滴加足量的稀HNO3,再加入几滴Bal2溶液,浮现白色沉淀。该方案与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