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10942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奇妙的克隆1.主题解说 本文揭示了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技的发展,严肃地思考克隆的意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2.重点突破 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提示一:作者用四个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克隆。首先介绍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待我们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再介绍目前世界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讲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福音。其中第二和第三两部分实际上写的是同一个内容。 提示二:同一个内容分成第二和第三两个部分来写的原因是,第二

2、部分写的是有关克隆技术的实验成果,而第三部分则突出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此告诉我们克隆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提示三:课文按照“什么是克隆有关克隆的研究克隆的作用”的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属于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3. 结构图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低到高)克隆造福人类。鱼类鲫鱼1979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鲤鲫鱼两栖类爪蟾蜍1962黑斑蛙1978哺乳类鼠多利羊19964.拓展延伸科学家名言录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

3、撬起地球。阿基米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细菌( ) 鲫鱼( ) 囊胚( ) 哺乳( )chn( )蜍 bn( )临 两q( ) 繁yn( )2.根据语境写出与括号中的意义相对应的词语。(1)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 (出于自然之势)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2)“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居然能够做到,非常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3)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 (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

4、3. (南宁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宁市各县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B.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今年年初广西姑娘石芳丽撞倒老人后积极救治的事迹。C.高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D.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为礼让斑马线点赞”大型公益活动中来。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1)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克隆技术会给人类

5、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5.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A. B.C. D.6.学习了奇妙的克隆一文后,同学们对“克隆”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了以“走进克隆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1

6、)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方式。 (2)请你为“克隆知多少”的主题调查活动设计两个问卷问题。 (3)“假如你是个球迷,你肯定希望世界上多出一个贝克汉姆;假如你是个音乐迷,你肯定希望世界上再多出一个贝多芬;假如你是个绘画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出一个凡高”班长神采飞扬的话语,引发了大家对“克隆人”的不同看法。你对此有何独特见解呢?不妨也来参与讨论吧! (4)活动结束时,老师要求大家以“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为话题,续写一段话,请你完成。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

7、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

8、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作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作用是( )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

9、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A.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B.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C.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朴实的特点。D.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灵活的特点。9.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10.选文中大量使用英文和希腊文,引用孙悟空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聊城中考)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