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10917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大班心理健康教案反思【篇一:9月大班安全健康教案12篇反思】大一班安全教案:防火知识我知道目标:1 .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2 .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3 .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准备: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过程: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1 .认识火警电话119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

2、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1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2 .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3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4 .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5 .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三、学习火灾逃生1 .观看视频。2 .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首先要

3、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3 .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反思: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子弁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弁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

4、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2015年9月大一班健康教案:保护牙齿目标:1 .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2 .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3 .遇到问题时,能不慌乱和害怕。准备:蛀牙形成的图片、爱吃糖的老虎课件、牙刷1个、每人一块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过程: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师:xxx小朋友,你能告诉老师你昨天去哪了吗?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二、试验对比做铺垫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

5、浸过的蛋壳幼儿讨论:1 .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2 .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三、找蛀牙。1 .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2 .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3 .观察蛀牙。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1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2 .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3 .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五、预防蛀牙,保护牙齿。1 .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2 .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

6、的习惯。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1 .老虎为什么牙疼?2 .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3 .老虎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反思:通过学习,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身体的危害,幼儿还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整个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材料,形成到组织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语言以及幼儿的表现等,都是个性化浓郁的,不断激发孩子欲望的,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知识的一次活动。总之,是把枯燥的科学活动和其他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整合的目的。2015年9月大二班安全教案:红灯停、绿灯行1,让幼儿初步认识红等、绿灯及其作用。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

7、增强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3.幼儿知道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注意安全。准备:挂图红、绿色的实物材料、交通挂图一幅、儿歌过马路磁带及过程:一、导入部分1 .教师出示红、绿色实物,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2 .教师引入颜色话题,并让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二、基本部分1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想不想看一下呀!不过在看得时候,一定要仔细的看,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2 .教师出示交通挂图。(1)教师:“这幅画漂亮吗?这上面都有什么呀?”(2)教师:“这上面都有哪些颜色呀?”(3)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十字路口,为什么有的车子停下来了

8、,有的车子正在过马路呢?”(因为红绿灯)3 .教师总结:“红绿灯是来管理交通的。在十字路口,亮绿灯,车就能行走;亮红灯,车就要停止行走。”4 .教师提示幼儿观看挂图中的人。(1)教师:“那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走呢?”(走斑马线)(2)教师:“行人过马路也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行人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红灯亮了,行人必须在马路边等候。”三、结束部分:1 .教师教幼儿读儿歌。2 .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教师让幼儿在活动室随意走动,教师念儿歌,当念到“红灯亮了等一等”时,幼儿赶忙跑到一边停下来;当念到“绿灯亮了赶紧走”时,幼儿继续行走。3 .活动结束。四、活动延伸:1 .教师建议幼儿的

9、父母带领幼儿认识红绿灯。2 .教师可让幼儿看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中的“过马路”,同伴之间大声读儿歌。过马路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赶紧走,斑马线上别停留。反思:幼儿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通过活动,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能乱穿马路,增强了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条理性较强。由此可见,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有趣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别是第三环节幼儿熟悉歌词后,与教师一起玩游戏”时,个别幼儿

10、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我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看清红绿灯。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2015年9月大二班健康教案:洗手目标: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2 .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3 .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准备:人手一块小毛巾,洗手液或香皂若干、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过程:一、游戏竽指歌”导入活动。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哥、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二、听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小熊豆豆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

11、小手可脏了!??”2 .老师边做手势表演边讲故事,小熊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呢?它应该怎样做呀?(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3 .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提问: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会疼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 .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三、设计问题,引导孩子们观看相关图片,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1 .调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2 .出示洗手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引导孩子们

12、理解画面内容,弁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 .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一一冲手搓香皂一一搓手心、手背、手指一一冲水搓洗一一擦手。(老师根据画面内容边做动作边讲解)。4.引导孩子们边说儿歌边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5、老师和孩子们谈话交流: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四、让孩子们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老师引导:现在已经是否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得最干净。”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引导孩子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

13、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反思:勤洗手爱清洁讲卫生确实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而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幼儿用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015年9月【篇二: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洋葱头的故事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一)设计意图: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开展此次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就是要引

14、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获得帮助。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己积极感受,学会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健康的心境。教师主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察,弁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表现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

15、感”的方式给予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分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角色,后来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弁肆意捣乱,洋葱头通过自己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弁获得成功的快乐。活动中还隐藏着一条隐性线索,引导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逐层递进,教师引用了par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以及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a.发现困惑: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洋葱头为什么哭?”引题。(温斯坦:考虑各种可能的反应)b.发现问题:通过迁移,发现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温斯坦:了解自己的特性)c.发现构想:针对问题,探索可行的对策或构想你有没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办法?活动中教师也让幼儿来重复充分表现自己的本领,从而建立自信。(马洛斯:不断实现浅能,智能和天资)d.发现事实:讲到老鼠的出现。e.发现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