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10656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级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三年中专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专业授课对象:三年中职修读方式: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考试方法:考查学 时:102学时(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68)学 分:6学分先修课程: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践,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负 责 人:葛长利编写日期: 2005年5月30日修订日期: 2005年8月30日一、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实践性较强、知识面广泛、综合运用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目的与任务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独立组装、调试、升级电脑,并达到板级维护水平;同时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工具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对计算机

2、进行维护和维修。因此,本课程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二、教学基本要求与重点1、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设备的基本性能功能。(2)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并能正确地使用及维护。(3)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及维修。(4)掌握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判断和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2、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组装;(2)BIOS设置;(3)硬盘的初始化;(4)操作系统的安装;(5)计算机的数据维护;(6)计算机常见故障判断方法。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内容:绪言1、

3、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2学时(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组成设备的特点和功能。2、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系统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理解中央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功能。了解总线、接口、I/O设备,信息和数据的流程。3、重 点:计算机组成设备的特点和功能。4、难 点:计算机组成设备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二部分内容:主板及其接口 4学时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1)主板上的主要结构部件;(2)总线及局部总线;(3)主板芯片组。2、教学要求:了解主板的类型。掌握ISA、EISA、VESA、PCI、AGP扩展槽及COM、PS/2、LPT1、USB、IEEE1394

4、接口的辩认方法及作用。理解总线的发展历程 及 性能。掌握芯片组的主要功能。 3、重 点:主板上的主要结构部件。4、难 点:主板芯片组的功能的理解。第三部分内容:CPU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4学时(1)CPU 的种类及接口类型;(2)CPU性能指标;(3)CPU的安装。2、教学要求:掌握CPU的接口类型Scoket和Slot两种;掌握CPU的主频、外频、倍频、位数、制造工艺、指令集等性能指标;理解各种类型的CPU的安装以及CPU的超频技术。3、重 点:CPU性能指标。4、难 点:CPU性能指标的理解。第四部分内容:内存储器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2学时(1)内存储器的分类;(2)内存的性能指标

5、;(3)内存条的分类;(4)内存条的安装。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ROM与RAM、DRAM与SDRAM性能及特点。掌握内存的容量、带宽、存取时间及奇偶校验等性能指标;了解内存条的几种类型,如FPM、EDO、SDRAM、DDR SDRAM、RDRAM。了解内存的封装类型,如SIMM、DIMM、RIMM等。掌握各种类型内存条的安装原则及安装。3、重 点:内存的性能指标。4、难 点:内存性能指标的理解。第五部分内容:硬盘驱动器与软盘驱动器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4学时(1)硬盘的接口类型;(2)硬盘的主要参数;(3)硬盘的性能指标;(4)新型硬盘存储器;(5)硬盘的连接;(6)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

6、(7)软盘驱动器的连接。2、教学要求:掌握硬盘的性能指标、主要参数和接口类型;掌握硬盘的信号线的连接方法,硬盘主控制器与辅控制器的标识;了解新型硬盘存储器。了解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和连接。3、重 点:硬盘的性能指标和软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4、难 点:硬盘的性能指标的理解。第六部分内容:光盘驱动器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4学时(1)CD-ROM光盘驱动器;(2)CDRW驱动器;(3)DVD驱动器;(4)COMBO驱动器(5)光盘驱动器的连接。2、教学要求:掌握CDROM的分类、CDROM性能指标以及CD-ROM的读盘方式。理解CDRW、DVD的性能。 了解CDROM、CDRW、DVD的选购。掌握

7、光盘驱动器的正确连接。3、重 点:CD-ROM驱动器。4、难 点:光盘驱动器的性能指标的理解。第七部分内容:计算机的其它部件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8学时(1)显示卡和显示器及其安装;(2)网卡及其安装;(3)声卡及安装;(4)键盘与鼠标及安装。(5)打印机(6)扫描仪2、教学要求:掌握显示卡的分类、组成、性能指标。了解显示器的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网卡、声卡的性能指标。了解打印机、扫描仪的性能指标。3、重 点:显卡的性能指标与声卡、打印机、扫描仪的性能指标。4、难 点:显卡和声卡性能指标的理解。第八部分内容:计算机故障判断方法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 6学时(1)计算机故障的分类及维修原则;(2)

8、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3)配件故障分析与解决实例。2、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了解配件故障分析与解决的基本方法。3、重 点: 开机自检诊断法和配件故障分析与解决。4、难 点: 配件故障分析与解决。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1、实践(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九部分内容:微机的选购与组装(1)PC机的选购方案;(2)典型配置方案;(3)组装前的准备工作;(4)微机的硬件安装过程;(5)开机检测。第十部分内容:BIOS设置(1)BIOS设置程序主菜单; (2)标准CMOS设置;(3)BIOS特性设置;(4)芯片组特性设置;(5)电源管理设置;(6)主板集成的外部设备接口设置。第十一

9、部分内容:硬盘的初始化(1)硬盘的分区; (2)硬盘的格式化。第十二部分内容:操作系统的安装(1)Windows98安装; (2)Windows98下显示卡、声卡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3)windwosXP安装。第十三部分内容:常用工具的使用(1)Norton Ghost;(2)WinRAR压缩软件;(3)分区工具PartitionMagic8.0;(4)主引导记录的备份与恢复。第十四部分内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1)计算机使用的基本要求; (2)计算机的维护;(3)注册表基础;第十五部分内容:windows 注册表维护(1) 注册表编辑器;(2) 导入、导出注册表;(3) 注册表应用。第十

10、六部分:综合训练(1)计算机组装;(2)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3)windowsxp安装;(4)驱动程序安装;(5)安装常用工具软件;(6)硬盘克隆工具软件Ghost;(7)杀毒软件的使用;(8)压缩工具软件的使用;2、实践(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维修的技能。3、实践(实验)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组装(2) BIOS设置(3) 硬盘的初始化(4) Win98系统的安装及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5)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6) 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7) windows 注册表维护4、实践(实验)教学难点(1) BIOS设置(2) 常用的工具

11、软件使用(3) windows 注册表维护5、对实践(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依据课程要求,学生应完成八个实验,共68个学时,实验项目和要求如下:实验项目一:第九部分内容:计算机的组装1、实验目的: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的安装。2、实验要求:了解计算机组装准备工作,掌握计算机的安装步骤及各大部件的物理连接、CPU、硬盘的跳线、软驱、光驱,音频线的正确安装方法,CPU、内存条的安装方法。了解开机检测过程。3、学 时 数: 12学时实验项目二:第十部分内容:BIOS设置1、实验目的:熟练BIOS的设置操作。2、实验要求:了解标准CMOS设置项目;掌握BIOS FEATURES SETUP中的引导顺序、密码设

12、置、病毒预防、Cache的使用等项目;了解POWER MANAGEMENT 中的电源开机和关机的设置;掌握各种端口的启用与关闭。3、学 时 数: 12学时实验项目三:第十一部分内容:硬盘的初始化1、实验目的:熟练对硬盘的初始化。2、实验要求:熟练掌握DOS6.22下硬盘分区的方法,理解主dos分区、扩展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掌握硬盘高级格式化。3、学 时 数: 10学时实验项目四:第十二部分内容:Win98系统的安装及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1、实验目的:学会Win98的安装与设备驱动。2、实验要求:掌握利用现有的条件安装Windows98操作系统以及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安装显示卡、声卡

13、等设备的驱动程序。3、学 时 数: 10学时实验项目五:第十三部分内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1、实验目的:掌握维护的方法 2、实验要求:掌握利用Windows98自带工具软件对系统的日常整理和维护3、学 时 数: 8学时实验项目六:第十四部分内容: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1、实验目的:熟练运用各种工具软件。2、实验要求:掌握利用Windows98自带工具软件对系统的日常整理和维护;学会对压缩工具软件、系统测试工具软件、分区工具软件、硬盘克隆工具软件、杀毒软件等的使用。了解对硬盘的低级格式化。3、学 时 数: 18学时实验项目七:第十五部分内容:windows 注册表维护1、实验目的:掌握注册表的导入导出方法和一些常用项。2、实验要求:掌握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注册表编辑器,导入导出注册表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一些常用的注册表的项目熟练使用。3、学 时 数: 16学时实验项目八:第十六部分内容:综合训练1、实验目的:掌握从计算机组装,硬盘分区格式化到操作系统的安装及其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2、实验要求:将一台计算机从组装,分区格式化到操作系统的熟练安装,完全掌握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3、学 时 数: 18学时四、学时分配课 程 内 容理论学时习题课学时实践学时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