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10609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 3 逻 辑 联 结 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逻 辑 联 结 词教材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了一些简单命题,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这节课首先从简单命题出发,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概念,然后借助真值表,给出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在高中数学中,逻辑联结词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和初中知识密切的联系之外,还应借助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逻辑联结词教学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1.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了解“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2. 能熟练判

2、断一些复合命题的真假性3. 通过逻辑联结词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并在今后数学学习和交流中,能够准确运用逻辑联结词任务分析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命题的初步知识,但是,对命题和开语句的区别往往搞不清因此,应首先让学生弄懂命题的含义,以便其掌握复合命题由于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故要直接讲清楚它们的意义,比较困难因此,开始时,不必深讲,可以在学习了有关复合命题的真值表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值表,对“或”、“且”、“非”加以理解,这样处理有利于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加深对“或”、“且”、“非”

3、的理解,最后应设计一系列的习题加以巩固、深化对知识的认识程度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用到许多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电器例如,洗衣机在甩干时,如果“到达预定的时间”或“机盖被打开”,就会停机,即当两个条件至少有一个满足时,就会停机与此对应的电路,就叫或门电路又如,电子保险门在“钥匙插入”且“密码正确”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会开启与此对应的电路,就叫与门电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诸多科学领域均离不开类似以上的逻辑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简易逻辑加以研究二、建立模型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命题,知道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作命题试分析以下8个语句,说出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1)

4、125(2)3是12的约数(3)是整数(4)是整数吗?(5)x(6)10可以被2或5整除(7)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8)不是整数(可以让学生回答,教师给出点评)我们可以看出,(1)(2)是真命题;(3)是假命题;因为(4)不涉及真假;(5)不能判断真假,所以(4)(5)都不是命题;(6)(7)(8)是真命题其中,“或”、“且”、“非”这些词叫作逻辑联结词像(1)(2)(3)这样的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叫简单命题;像(6)(7)(8)这样,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如果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来表示命题(这里应明确(6)(7)(8)三个命题中p,q分别代表什么),

5、则上述复合命题(6)(7)(8)的构成形式分别是p或q,p且q,非p其中,非p也叫作命题p的否定对于以上三种复合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呢?下面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或真或假的命题来填下面表格: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将上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并给出真值表的定义要求学生对每一真值表用一句话总结:(1)“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2)“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三、解释应用例题1. 分别指出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1)p:225,q:32(2)p:9是质数

6、,q:8是12的约数(3)p:11,2,q:11,2(4)p:0,q:0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真值表2. 说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1)55(2)51解:(1)p或q形式其中,p:55,q:55p假,q真,p或q为真,即55为真命题(2)p或q形式其中,p:54,q:54,p真,q假,p或q为真,即54为真命题练习1. 命题:方程x210的解是x1,使用逻辑联结词的情况是()A. 没用使用逻辑联结词B. 使用逻辑联结词“且”C. 使用逻辑联结词“或”D. 使用逻辑联结词“非”(C)2. 由下列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均为真命题的是()A. p:449,q:74

7、B. p:aa,b,c,q:a,C. p:15是质数,q:4是12的约数D. p:2是偶数,q:2不是质数(B)四、拓展延伸在一些逻辑问题中,当字面上并未出现“或”、“且”、“非”字样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解决问题例:小李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有三名同学对他作如下猜测:甲:小李非第一名,也非第二名;乙:小李非第一名,而是第三名;丙:小李非第三名,而是第一名竞赛结束后发现,一人全猜对,一人猜对一半,一人全猜错,问:小李得了第几名?由上可知:甲、乙、丙均为“p且q”形式,所以猜对一半者也说了错误“命题”,即只有一个为真,所以可知是丙是真命题,因此小李得了第一名还有一些逻辑问题,应从命题与命

8、题之间关系去寻找解题思路例:曾经在校园内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在教室前的空地上踢足球,忽然足球飞向了教室的一扇窗户,听到响声后,李主任走了过来,看着一地碎玻璃,问道:“玻璃是谁打破的?”甲:是乙打破的;乙:不是我,是丁打破的;丙:肯定不是我打破的;丁:乙在撒谎现在只知道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帮李主任分析:谁打破了玻璃,谁说了真话分析此题关键在于找清乙说的与丁说的是“p”与“非p”形式,因此说真话者可能是乙,也可能不是乙,是丁由此分析可知,是丙打破的玻璃点评这篇案例的突出特点是对知识的认知由浅入深,层层渐进这篇案例的所有例子均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取自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或者直接源于现实生活,这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实质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在“建立模型”的结束时及时给出相关的例子,使学生正确区分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学生的印象会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