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10421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有效教学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玉华中学 培训教师: 时间:2011 3 15第一讲关注教学细节,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一、关注教学设计的细节第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学生应能够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学生能够体验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也就是课改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课文并学习文中的短语”“教以下词汇和短语”等,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合适的。教学目标描

2、述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这些目标是否可行?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了促进和帮助学生学;就必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兴趣、需要、现有水平等。有效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可能有效地实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变化。第三,怎样实现这些目标?英语学科教学要对细节进行合理的设计,比如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关注细节。我们有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实际使用上,各有利弊。我们对它们的功能、作用、优劣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目标领域,不同的目标层次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使

3、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手段。第二讲二、关注教学过程的细节1、组织行为2、呈现行为3、教学法对话4、学习指导三、关注教学评价的细节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课程发展2、常用的评价工具: (1)教师自制的各科测验; (2)各类标准测验; (3)行为观察记录; (4)问卷法 (5)交谈法(6)创作,作品分析(7)技能实演; (8)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考察报告; (9)各类奖惩第三讲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知识准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以及完成任务的

4、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而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这种预期的学习结果往往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指标。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常常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呢?由于相关部门的要求中往往没有给予具体的解释,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2这样的目标“明确、具

5、体”吗?为了对实践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以下几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案例1:新课标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1设计的单元目标(一)知识1.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n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 a week every 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2.掌握如何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3.掌握如何描述基本的饮食结构:milk, junk

6、food, health, unhealthy(二)能力能够综合各种信息,准确地表述频率。(三)情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案例:Lesson 41 (1)引导学生熟悉新闻类文章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如根据标题测课文内容等;(2)熟悉有关自然灾害报道的各种词汇,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以加深对新闻文体的认识;(3)通过阅读课文并设计各种活动,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能力;(4)掌握被动语态的用法。3.问题及原因(1)问题案例没有按照三维目标的范畴来设计,而是将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统一考虑。这样做是可以的。但是,因为误用了“引导”、“训练”、“接触”

7、等动词,也会带来很多行动上的误区。(2)原因第一、目标描述中三个维度交叉、混乱,没有做到“明确”例如,案例1中的“掌握如何使用”和“掌握如何描述”这两个短语的内涵似乎让人感觉是雾里看花,不免产生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这个单元后是要“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的方法,还是期望学生具有“能够使用”、“能够描述”这样的一些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究竟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日常能力?我们认为,如果是“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则属于知识的范畴;如果具有“能够使用” “能够描述”的能力,即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应该列入能力目标中去,而其中的“掌握”又属

8、于知识目标的范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力,更不是一节课就能学会的能力,而是要经过长期培养才可以形成的能力。可见,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范畴是十分混乱的。第二,教学目标不够“具体”“不具体”现象有二:一是把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总任务当作某一单元、某一课时的具体目标,这是很多教案中会出现的问题,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典型。这样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中是无法操作的。二是具体课时教案中目标不够具体。在案例1中,如果是“如何使用”、“如何描述”,这些都是程序性知识,即“怎么使用”、“怎么描述这样一些方法,要掌握到什么程

9、度才能算是“掌握”?如果是“能够使用”、“能够描述”这样一些行为结果,那么,这些行为结果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设计者是期望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课内容后“能够使用”、“能够描述”,但是,即使是“能够使用”、“能够描述”,其具体条件和标准又是什么?案例2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目标(1)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什么内容,是大意还是细节?理解到什么程度?目标(2)中“熟悉有关自然灾害报道的各种词汇”,到什么程度才能叫做“熟悉”?“各种词汇”指哪些词汇?目标(4)中“掌握被动语态的用法”也十分模糊:存在着“量”和“度”的问题:对“被动语态的用法”要掌握哪些方面?这些方面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掌握”

10、?第三,误用行为动词。“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以加深对新闻文体的认识”“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各种活动的能力”都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引导”和“训练”都是教师的行为,且为过程行为。不能用来描述学习结果;“接触”和“训练”两个动词的行为主体不同,前者显然是学生,让学生“接触更多相关报道的文章”,而后者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是教师“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能力”。教学目标既然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其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expectedlearningoutcomes),那么,它描述的目标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显然,案例2中的“引导”、“训练”等是教师的行为,而不

11、是学生的行为。第四,误将过程当作结果。根据教学目标的内涵,“熟悉”、“接触”、“训练”、“养成”等都是过程词汇,不能用来描述教学目标,尤其是“形成能力”,“养成习惯”等不是一节课就能做到的,因此不能用描述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第四讲二、如何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如前所述,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成功开展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教育部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无疑要求广大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学习策略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相关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

12、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折衷主义学习理论等)的指导下,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1一个范例案例3:Unit 1 Reading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unpleasant,scientist,already,made,factory,simple,such,everywhere,human,shape,huge,snake,possible,electric,seem,impossible,40%左右的学生对非重点词汇能基本理解,中等及以上学生能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及将来时态

13、的用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描述“机器人”基本的特点;(3)在理解文章内容和反复朗读的前提下,学会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图片获取新信息的策略;80%左右的学生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所提的问题,正确率应不低于75%;50%左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复述文章的大意;(4)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愿望。由于上述目标运用了适当的行为动词,对学习内容、结果行为以及结果行为的条件和程度都作了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界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施。2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1)准确定位目标的领域和等级层次,在研究教学目标分类时把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

14、和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个层次。作为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往往涉及三个领域中的某一个领域以及某个领域中的具体层次(如“知识”领域有“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次),每个领域和层次都有相应的行为动词。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等级设计原则就是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风格、学习需要、认知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等级教学目标,较高等级的教学目标包含并依赖于较低等级的教学目标。第五讲热身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开展热身活动1、营造支持性

15、的、安全的学习氛围2、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设置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有效导入新课5、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二、热身活动存在的问题1、内容老套低效2、功能过于单一3、热身活动的媒体花样翻新4、热身活动用时太多,效率低下三、开展热身活动的手段1、利用多媒体直观导入2、通过音乐欣赏导入3、利用背景知识导入4、利用肢体语言导入四、热身活动实践例释1、值日报告2、聊天开场,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3、故事热身,进行词汇教学,降低阅读的难度4、结合大事件,联系时事热身5、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第六讲词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要重视词汇教学1、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2、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它对人类的交流及语言学习至关重要。3、词汇水平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词汇教学的难度1、拼读关难过2、书写关难过3、意义关难过三、词汇教学的效果(误区)1、教师对教材的精神理解不够,要求太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