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10383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00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摘 要:本文以班杜拉“自我效能”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 发,通过教师“内需”式引导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论述,确认了基于 “自我效能”的内需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关键词:内需式教学;自我效能;学习引导一般地讲,需要和条件决定目标的达成,而“需要”往往基于个体内部的动机 与欲求。没有内需的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与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 使学生确立坚定的内部需求呢?本文试以笔者所从事的教学实践为例,运用班杜 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对初中数学“内需”体系的建构做一个初步的探讨。1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目前

2、,“自我效能”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它由美国斯坦福大 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有近似 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 以逻辑换算著称的数学教育,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数学学习的自我需求能力的 生成。班杜拉强调指出,自我需求的生成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效 能生成某种内需,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显然,在初中教学实践中,中学生自我效能的生成与保持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有 着巨大的现实作用。2 “内需式”教学的根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早就被学者运用娴熟,著名特级教师王中意

3、的“内需 式”教学就是由此延伸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融知识、能力、情感、方法为一体, 用惟妙惟肖的动作、深入浅出的语言、赞赏与肯定的态度营造了一个有效而快乐 的内需式课堂,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交给了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 可见,鉴于人类“需求”的种种运用实在是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而基于“自 我效能”的内需,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 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欲望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 那么,“自我效能”对于构建中学数学内需式教学具有什么样的引导作用呢?3 “自我效能”对于构建数学课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为了激发学生需要,在学生“自

4、我实现”这个最 高层次上满足发展的需要。离开了学生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求末。但学生在 学习中往往充满了阻碍、逆境、挫折与失败,而合理运用自我效能”从根本上激 发和引导学生产生“内需”是提高其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3.1在“成功体验”中引导学生内需“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小目标的逐个实现可以建立起对个人效能的坚定信念 和需要,而失败,则破坏了这种需要和信念。首先,教师要做好学习目标引导。通过学习目标引导,可使学生内心产生要 达成此目标的动力,并在课堂上努力达成后享受收获的心理满足。其次,教师要 做好学习问题的引导,即利用学生好奇而又不服输的心理,设计数学课堂上学生 疑惑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把存

5、疑、解疑过程中由否定而得到肯定的慰藉心理,作 为激发其自我效能的一种驱动。比如,上海某同学放假要游遍苏、锡、常,而上 海到常州的高铁恰好要在无锡、苏州停靠,且途中任意两个站点间的票价都不同, 那么请帮他想一想:他所经站点之间,可以打出多少种不同的票呢?如此贴近生 活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的心理。正向、逆向、相邻、相隔,层层递进的思考 才能得到答案:12种。这其间需要教师逐渐引导,循序渐进地解疑释惑。而学 生发奋思索一步步靠近答案,教师则应该给予不断的鼓励。第三,对于学习兴趣 的引导。在诸如导语、结语等每一个过程中,教师都可以设计兴趣环节。如在考 查“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不妨玩一个魔术:把4张

6、扑克牌放在桌子上并蒙住眼 睛,请任何一位学生把某一张牌旋转180,解除蒙眼后,教师快速确定那张被 旋转过的牌,最后经解密,学生就会体验到自己也能表演此魔术的成功喜悦,就 会对中心对称图形产生最形象生动的认知。第四,对于学习纠错的引导,即经常 性地展示知识掌握过程中产生的误解与过错积累的弊端,让学生担心再次失败而 自主产生有错必纠的心理。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进价、售价、利润、打折 等数学概念,一般要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但只要把握等量关系,牢记“单个 利润=售价-进价,现价=原价x折扣,总利润=单个利润x数量”等供求关系,不管 是“折上又折”还是“利上加利”都会迎刃而解。其实,这也是提升自我

7、效能的“情 境设置”方法的一种运用。3.2在“替代体验”中引导学生内需“替代体验”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式,即看到与自己情况相近的人获 得成功,会激发自身潜能。反之,看到同学失败,学生会觉得自己的成功渺茫, 学习的内需就会下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数学课上学生们的榜样无处不 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是最直接的榜样,一丝不苟的教师是最具模仿性的目标, 而数学王国里的大师、数学应用题中的趣味内容等,无不时时刻刻展现在学生面 前。例如,很多学生喜欢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剧越狱等经典作品,而剧 中“囚徒困境”的思想精髓却指向一位数学家,他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约 翰纳什(JohnNash),两

8、部影片正是非零和博弈理论的典型运用。 数学来源于 实际,而又高于实际、服务于实际。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能够上升到理 论高度解析并建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懂得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从而在榜 样的替代性体验中得到内需的力量。3.3在言语劝说中引导学生内需言语劝说包括对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我们 数学教师要用清晰的逻辑思维教会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学 习古人“每日三省乎己”,而数学题目做完要反复检讨和检查。对自己做对而受到 赞扬的习题要加深记忆,在内心重复那种优越与成功的体验。总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其学习自主性,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效能,于“内 需”中初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判断和推理能力,并结合生活实际在不断进步中 锤炼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 行为,使“内需”式学习成为他们真正的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