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10343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 title=?礼乐思想新探阅读理解题在孔子之前,上古暨三代的宗教礼乐传统,经过周公制礼作乐的制度化、政治化改造以后,这一作为周代宗法社会等级标准的礼乐制度,便已初具伦理学意义。西周时期的礼乐伦理化,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推行敬德宗孝等伦理观念的贵族教育,以培养有道德的统治者利于姬周统治。从孔子开始,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而且提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从而使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礼乐观构成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中心。在孔子等原始儒家看来,

2、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到大,就必须要经过礼乐熏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礼乐诗舞浑然一体的潜移默化中,让人在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场合中体味、首肯人之成其为人之本然,进而以这种道德自觉认同现实伦理。具体说来,就是首先要在人伦社会的大网络中,找清个体所处的位置与所扮演的特定角色;紧跟着是通过礼教、乐教等,习染先在于个体的社会所包括的各种人伦关系及由之所赋予个体的各种人之应然,后者也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各种外在的行为标准“礼;接着,在礼乐的长期潜移默化下,将社会所赋予的这种人之应然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的自然养成;最后,各种人之应然的行为标准“礼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

3、德伦理情感的“仁。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孔子礼乐观,实质是使每个个体在平时礼乐的教化中,于芸芸众生之中区别于自我而又调适于社会,自我与他人在对待与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中和谐相处。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各类人伦关系中,个人主体以自觉于自身的相应道德伦理,如敬、宽、信、慈、孝、悌等,涵养身心而又融洽社会。在以外在的“礼乐养成个体的道德心性或促成主体道德自省的同时,将世间的这些人伦关系及其相应伦理范畴,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伦理自觉意识乃至自身的生存需要,使礼乐最终合乎人类成其为一个和谐社会统一体的伦理要求与道德诉求。如此看来,道德伦理相比于以政治秩序为中心,对孔子礼乐思想来说,前者更具有先在的优位性,且在

4、孔子看来,依社会各成员的道德自觉而达成的社会伦理,涵盖甚或重新标准了其特定领域的政治伦理。相比于“礼不下庶人的礼乐文化传统,这种优位性更趋明显:示例,周公的传统礼乐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礼乐制度,为以姬姓各级贵族为代表的周代统治者提供了政治准那么与日常生活的行为标准,而孔子礼乐思想那么将礼乐施用的对象扩充为全社会成员,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在传统礼乐习染下,将外在的全社会各种对待的伦理关系,潜移默化地内化为社会各成员的“仁者爱人的道德自省与“克己复礼的主体自觉。(摘编自闫春新?礼乐思想新探)7以下对于“礼乐伦理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孔子之前,上古暨三代的宗教礼乐传统,虽还不是完全意义

5、上的礼乐伦理化,便已初具伦理学意义。B从孔子开始,因为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所以才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C礼乐伦理化就是通过礼乐的熏陶,让人在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场合中明白人之为人的本然,进而形成一种道德自觉。D各种人之应然的行为标准“礼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德伦理情感的“仁,礼乐伦理化才算根本实现。8、以下理解,不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西周时期的礼乐伦理化,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施行贵族教育,以培养有道德的统治有利于姬周统治。B存在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被赋予的各种“人之应然,也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各种外在行为标准“礼。C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孔

6、子礼乐观,实质是使礼乐最终合乎人类成其为一个和谐社会统一体的伦理要求与道德诉求。D相比于周公的传统礼乐文化,孔子礼乐思想更为重要的那么是礼乐施用的对象扩充为全社会成员。9根据原文的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礼乐观之所以构成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中心,就在于它完全改变了西周的礼乐教化传统。B孔子的礼乐思想,既需要外在的“礼乐熏陶,又需要有内化的自觉意识。C相比于孔子之前的传统礼乐文化,孔子的礼乐思想在“礼下庶人这方面,更能体现出一种优位性。D在孔子看来,依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而达成的社会伦理,是比其特定领域的政治伦理要好的。答案:7、DA项,文章只是说经过周公制礼作乐改造后的周代礼乐制度已初具伦理学意义。B项,提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C项,并非只是“形成一种道德自觉,还需“进而以这种道德自觉认同现实伦理。8、D由最后一段倒数第二行可知,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在传统礼乐选项在表述上,倒置了其中的关系。9、AA项错在“完全一词,孔子的礼乐未完全改变礼乐教化的传统,而是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进行了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