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10305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设计:6.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配套作业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第四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 B资金C科技 D廉价劳动力读“某城市的工业结构图”,完成34题。3不属于完善该城市的工业结构的措施是()A拓展交通 B加强工业协作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重工业比例4下列区域存在或属于此类型城市的是()A德国鲁尔区 B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C印度班加罗尔 D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

2、,完成56题。5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转变为显著集中的产业是()A食品加工 B电子与通讯设备C服装制造 D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6一直走向分散的产业及原因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电子与通讯设备交通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A BC D盐城的王先生登录了总部位于广州的某交通导航设备公司网站,为自己的爱车订购了一套GPS导航设备,两天后在家收到了订货。下图为该公司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生产组织、经营网络与传统商业流通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图中生产企业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技术导向型产业C原料导向型产业 D市场导向型产业8图中显示该企业产品销售主要是依靠()A专卖店 B大型

3、超市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据此回答910题。9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A石油、石化产业增长潜力较大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D目前缺少增长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10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加大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A BC D德国的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三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步发展起来

4、。请回答1112题。11德国企业与我国的长春、上海、广州三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A都有完善的汽车配件产业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C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D都有汽车生产的历史12三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三城市汽车工业发展起到的作用是()A减少零配件运输距离,降低成本B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C扩大了市场需求,增加了汽车的出口量D解决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2011年8月15日,2011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在大连召开,在会议间隙,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戈峻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戈峻用“发展非常好”来描述目前英特尔大连芯片厂的进展状

5、态,他同时透露,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将于近期实施扩大产能的重要步骤。(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属于(2分)()A原料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2分)()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大连作为信息化产业基地与美国“硅谷”相比有何优势?(4分)(4)你认为大连市在未来建设信息化产业基地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三条即可,6分)(5)我国政府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请为该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条即可,6分)1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

6、正处于产业调整及再次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表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表1江浙沪主导制造业比较上海江苏浙江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纺织业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黑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8金属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9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10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非金

7、属矿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1)综合比较江浙沪制造业类型,说明三省(市)制造业结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2)分析上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4分)材料:浙江纺织业虽然一直居于工业领头地位,但其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5.9%下降到2008年的17.2%。面对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加快,纺织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是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不过,即使在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也并未被完全抛弃或替代。表22008年浙江不同行业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单位:元)行业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纺织业7.92化学原料及制品11.22金属制

8、造业10.47通用设备制造业11.9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2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11.87食品制造业15.10塑料制品业10.52通讯、电子设备及计算机10.27(3)针对目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困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对策?(6分)详解答案1解析:第一代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因空间联系而集聚,主要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等,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答案:A2解析:第一代产业园区集中的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二代产业园区升级为技术导向型的IT产业,说明该地逐渐丧失了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答案:D3解析:从该城市的工业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以航空航天工业为主导,故不宜加大重工业比例。答案:D4解析:德

9、国鲁尔区、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均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属于此类型城市。答案:C5解析:读图可知,80年代以来,服装制造业的集中程度显著提高。答案:C6解析:交通条件的改善,降低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的运输费用;科技的进步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弱了其对能源的依赖。答案:C7解析:该企业研发费用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答案:B8解析:该企业的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其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互联网这一信息交流平台。答案:D9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石油、石化产业是该市的主导产业,但增长缓慢,动力不足;纺织业增长较快,但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小

10、,不能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增长较快,发展后劲较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而且增长也较快的产业才能成为某一个地区的优势主导产业,故该城市目前缺少优势主导产业。答案:D10解析:该城市为资源型城市(依靠石油发展),目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市可以延长石油产业链,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等。答案:D11解析:德国企业与我国三地合作,主要因为是我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三地中汽车业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我国汽车业发展水平较低,高素质的人才不足是制约发展的因素,所以要引进外资企业。答案:C12解析:三城市汽车配件业的快速发展可就近供应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11、答案:A13解析:本题以英特尔在大连投资建芯片生产厂为背景,考查新工业区的相关知识。第(1)题,计算机芯片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少,产品是面向世界市场的,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不多,但要求素质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第(2)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不及发达国家,但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芯片需求量大,故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第(3)题,对比分析大连的区位因素和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即可知道大连发展高技术工业的优势和劣势。第(4)题,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第(5)题,可借鉴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回答。答案:(1)D(2)B(3)优势:地价便宜、科技人员

12、工资较低。(4)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文化;发展高速交通(高速铁路与公路)和航空运输;整治环境,污染企业外迁;政府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科研资金的投入;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任答三条即可)(5)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14解析:第(1)题,三省制造业结构特征读表可知,原因从自然条件和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科技水平、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产业转移、技术改造、加强市场营销等是摆脱困境可以采取的有效对策。答案:(1)特征:产业同构(趋同现象);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原因: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2)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3)纺织业适度向中西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