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10163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到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干支表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数加60。如计算2008年的干支,即为:2008/60=33余

2、数为28,28-3=25,查干支表知该年为戊子。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表一天干和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天干和地支组合便成为以甲子为首的六十干支循环(表二)。 表二六十干支表123456789101112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252627282930313233343536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37383940414

3、2434445464748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495051525354555657585960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历史上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起始年代各不相同。干支纪年和纪日已使用了二、三千年。月份和时辰本来只与十二地支配对(图一和表三),后来人们根据年干订定月干(表四),又根据日干订定时干(表五),把年、月、日、时的干支合成八字。 表三 十二辰和现今时间的对应关系 十二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现今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中

4、国朝代表朝代起止年代(公元)创始人/掌权人都城夏前2070年-前16世纪启阳城商前16-前1046汤亳殷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洛阳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洛邑南朝 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

5、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大兴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长安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长安第1任618-627年高祖(李渊)长安第2任627-650年太宗(李世民)第3任650-684年高宗(李治)第4任684-684年中宗(李显)第5任684-684年睿宗(李旦)第6任684-705年武则天第7任705-7

6、10年中宗(李显)第8任710-710年殤帝(李重茂)第9任710-712年睿宗(李旦)第10任712-756年玄宗(李隆基)第11任756-762年肃宗(李亨)第12任762-780年代宗(李豫)第13任780-805年德宗(李适)第14任805-806年顺宗(李诵)第15任806-821年宪宗(李纯)第16任821-825年穆宗(李恒)第17任825-836年敬宗(李湛)第18任836-841年文宗(李昂)第19任841-847年武宗(李炎)第20任847-860年宣宗(李忱)第21任860-874年懿宗(李凗)第22任874-889年僖宗(李儇)第23任889-904年昭宗(李晔)第24

7、任904-907年哀帝(李柷)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开封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开封第1任960年-976年太祖(赵匡胤)开封第2任976年-998年太宗(赵炅)第3任998年-1023年真宗(赵恒)第4任1023年-1064年仁宗(赵祯)第5任1064年-1068年英宗(赵曙)第6任1068年-1086年神宗(赵顼)第7任1086年-1101年哲宗(赵煦)第8任1101年-1126年徽宗(赵佶)第9任1126年-1127年钦宗(赵桓)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临安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临安第1任1127年-

8、1163年高宗(赵构)临安第2任1163年-1190年孝宗(赵昚)第3任1190年-1200年光宗(赵惇)第4任1200年-1225年宁宗(赵扩)第5任1225年-1265年理宗(赵昀)第6任1265年-1275年度宗(赵禥)第7任1275年-1276年恭宗(赵显)第8任1276年-1278年端宗(赵昰)第9任1278年-1279年卫王(赵昺)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元1271年-1368年世祖(忽必烈)大都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南京北京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南京北京第1任13

9、68年-1399年太祖(朱元璋)南京北京第2任1399年-1403年惠帝(朱允炆)第3任1403年-1425年成祖(朱棣)第4任1425年-1426年仁宗(朱高炽)第5任1426年-1436年宣宗(朱瞻基)第6任1436年-1450年英宗(朱祁镇)第7任1450年-1457年代宗(朱祁钰)第8任1457年-1465年英宗(朱祁镇)第9任1465年-1488年宪宗(朱见深)第10任1488年-1506年孝宗(朱祐樘)第11任1506年-1522年武宗(朱厚照)第12任1522年-1567年世宗(朱厚熜)第13任1567年-1573年穆宗(朱载垕)第14任1573年-1620年神宗(朱翊钧)第15任1620年-1621年光宗(朱常洛)第16任1621年-1628年熹宗(朱由校)第17任1628年-1644年毅宗(朱由检)清1644年-1911年世祖顺治(福临)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