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09975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吗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革命形势,词中着力描写“红”色,富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情怀,“万山红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词中写“竞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一起看看高一语文必修教案!欢迎查阅!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1 教学目标 在利用注释,自读自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利用相关资料,探究词中深层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背景及相关资料的适度整合与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熟读成诵与整体感知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 疑难之处,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用多媒体或投影呈现,也可以印发给学生。 二、背景资料呈现,辅助解读作词动

2、机与写景寓意。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动日益高涨。领导了湖南农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信息整合利用辅助: 1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革命形势,词中着力描写“红”色,富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情怀,“万山红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词中写“竞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 2.国共合作,革命应由谁来领导,成为当时的焦点问题。此便是“谁主沉浮”质问的来由与内涵,由此可见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三、活动资料呈现,辅

3、助解读“峥蝶岁月”的相关内容。 1在长沙学习、工作期间,常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头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 .1192年,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 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信息整合利用辅助: 1.呼应“百侣曾游”。 2呼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峥嵘岁月”,也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了诠释。“万户侯”、“中流击水”没必要字字落实,但寓意要清晰。 四、小结 背景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物象,物象传递情意。读诗词必须知人论世,利用

4、相关资料去解读诗境,品悟诗情。这是鉴赏的基本素质。 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同“教学设计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诵比赛活动,“我最欣赏”的品味活动,“我们缺什么”研讨活动。 教学过程 一、朗诵比赛活动 预课:要求每个同学反复诵读课文,读得音准语畅。 学课:分组交流,人人有诵读展示机会,互相带动。先行分组齐诵,培育团队意识,提高整体能力。老师评点,评出优胜组,予以鼓励。后行个人诵读,每组推选的,全组帮助设计停顿、重音、表情等,集体评出个人,予以表扬。 二、“我最欣赏”的品味活动 要求:选出你欣赏的某个词、某一句、某几句,说明为什么,写成书面稿。相同的不可重复,突出“我认为”。基本同意的,可以补

5、充;不同意的,提倡争鸣。教师在互动中做好指导与协调,确保活动有序有质有效。 形式:课前发布,自荐主持,课堂以对话形式展开。教师全程监控。课后可由课代表汇总个人发言张贴在墙报“学习栏”内,继续品评。 备要:参见“教学设计一”中“重点品悟”相关点及其鉴赏思路,重在思路对,不求刻板照对现有结论;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调控。 三、“我们缺什么”研讨活动 要求:人教版、苏教版不约而同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语文第一课,显然有所期许。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龄,与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青年相比,我们究竟缺什么请在整体理解把握词作内容的基础上,谈自己的体会。理解有困难的,教师及时扶助。 形式:可用现场讨论形式,

6、先分组让每个同学有发言机会,后由各组推荐者全班展示,教师欣赏、引导、调剂。可用随笔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表达出来,教师评点展示,促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备考:当今青年不乏理想与执着追求,但通常定位在个人发展上,缺少当年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当今青年图稳求安,优柔寡断,缺少当年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豪壮果敢;当今青年谈吐作文,少刚性多柔性,缺少当年革命青年深远而雄奇的思想气魄,急需补钙。从成长来看,少年大志,一生大为;少年无大志,一生难作为。等老一辈革命家后来的丰功伟业,正是基于他们年轻时的壮志激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当今时代同样需要“中流击水”、

7、中流砥柱型的英豪,知识青年更应敢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从进入高一开始早起步,踏实奋进,渐强渐升,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民族的期盼。 【相关链接】 1沁园春词牌 沁园:东汉明帝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相传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4字。上篇13句,四平韵;下篇2句,五平韵。 2“挥斥”的化用 庄子天子方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挥斥方遒”巧妙化用于其中“自由奔放”的意蕴,用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怀。 3古诗词的语序变动 古典诗词受格律的制约,常破句(改变原有句序)重组。如沁园春长沙起始“独立

8、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常句序当为: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望)北去湘江(流水)。因为词作押ou韵,故将“橘子洲头”后置作韵脚;为使前后音韵谐和,前两句也随之倒置,于是形成作品中的语序。古诗词语序的变动和省略,虽然破坏了一般的语法规律,却增强了美的韵律和特有的情趣,只是要学会品悟。 4.物性与情志的暗谐 在传统文化中,景物本身的特质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散发着情的信息,即景语皆情语。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等,多用于传递孤独惆愁;杨柳、舟船、长亭、关山等,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高山、奔流、上天、人海等,多用于歌咏豪情壮志;清风、明月、泉溪

9、、花草等,多藉以抒发闲情逸致。如此等等,要有意识地积累,文化底蕴丰厚了,古诗词鉴赏的底子就厚了。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所以,是因为“杨柳”(寓有离别)、“晓月”(寓有凄寒)、“残月”(寓有孤独)营造了“伤离别”的浓浓情意。 物性与情志的暗谐始于诗经,屈原作离加以光大,广借奇花、异果、香草、佳木、峨冠、博带、长剑、美女等等,寄托自己高洁美好的情志;而杂木、泥淖、阴云、淫雨、乌鹊等,则成为憎恶、鞭挞污浊、黑暗势力的外托之物。古诗中的佩剑、舞剑绝非习武善战,而是借剑明志(屈原、李白、辛弃疾诗中均写到)。古诗中雄关、长城、沧海、大江、长风等物,多与豪情壮志相谐;南山、幽居、禅寺等物,多与隐逸情怀相连

10、。这些已成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

11、,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

12、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13、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

14、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