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09829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声明:溶组织性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蚊、蝇,蠕形螨都没有总结,大家自己看课本。名词解释 寄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的生活在另一种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以对方为居住场所,从对方获取 营养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并使对方造成损害的低等动物(。即寄生关系中获利的低等动物。) 宿主: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到损害的人或动物。分为终宿主、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 等。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幼虫不能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此幼虫若有机会再进 入正常终宿主,仍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的宿主称为转续宿主。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

2、程及其所需要的外界环境。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即不引起临床表现,又 不被常规的检测方法检出,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时,它们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为增强,导 致宿主致病甚至死亡。这种寄生虫称之。(粪类原线虫、兰氏贾第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肺孢子虫) 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发育史过程中,可分为多个发育阶段,其中能侵入人体且能继续生存 定居及发育繁殖的阶段,称之。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 象称之。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

3、床表现,又不被常规的检测方法检获病原 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以在体内 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之。 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某些寄生虫产生了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 在宿主体内繁殖或长期生存的现象。传染源:带有寄生虫排离阶段的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的总称。 原虫:能寄生在人体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具有能独立完成全部生命活动的一整套完 整的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动物。医学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

4、式危害人类健康,这类有医 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机械性传播:病原体附着与节肢动物体内、外,不经过发育或繁殖即能感染人体,这种传播 方式称之。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现在适宜的节肢动物体内生长、发育,其形态或数量发生了改变后, 才能感染人。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不完全变态:生活史过程中有一个若虫其,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仅体小,性 器官未成熟。龄:在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通常需要蜕皮数次,两次蜕皮之间的虫态称为龄。 它所对应的发育时间称为龄期。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成虫从蛹皮中脱出的过程称 为羽化。

5、蛆蝇病:蝇类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资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 蠕虫:能寄生在人体的借肌肉伸缩作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软体动物。吸虫掌握华支睾吸虫(肝吸 虫)布氏姜片虫(姜片 虫)并殖吸虫(肺吸虫)血吸虫(主要是日本 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细长、背腹扁平,前 端窄,后端钝圆,体 表无棘。有口、腹吸 盘硕大、肉红色,肌 肉丰富而肥厚,椭 圆形,背腹扁平, 前窄后宽;有口、 腹吸盘口、腹吸盘大小 相似;卵巢与子 宫左右并列于 虫体中部,两睾 丸左右并列于 虫体后部腹吸盘 比口吸 盘大,卵 巢于腹 吸盘后 狈两睾 丸同卫 氏雌雄异体,呈合抱状 态,吸盘有短蒂,消 化道分而又合;雄有 合

6、抱沟;睾丸多可达 7个,呈串珠样;雌 卵巢为椭圆形,位于 虫体中部虫卵形态芝麻状;蠕虫卵中最 小者;黄褐色;卵壳 较厚、有卵盖、肩峰、 小疣;内含物为毛蚴椭圆形,蠕虫卵中 最大者,淡黄色, 卵壳薄而均匀,一 端有小盖,卵内有 一个卵细胞和 20-40个卵黄细胞椭圆形或水缸 形;中等偏大; 金黄色;卵壳较 厚、不均,有倾 斜的大卵盖;内 含物为一个卵 细胞和10多个 卵黄细胞内部结 构与卫 氏相似椭圆形;中等偏大; 淡黄色; 卵壳较薄均匀,无 盖,有侧棘;内为一 成熟毛蚴,可见油滴 状毛蚴分泌物生活史成虫f虫卵f毛蚴 一胞蚴一雷蚴一尾 蚴f囊蚴f童虫f 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

7、 螺类,如豆螺、沼螺 涵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 鱼虾成虫f虫卵f毛 蚴f胞蚴f母雷 蚴f子雷蚴f尾 蚴f囊蚴f童虫 f成虫; 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终宿主:人或猪 传播媒介:菱角、 芥茉、空心菜等水虫卵f毛蚴f 胞蚴f母雷蚴 f子雷蚴f尾 蚴f囊蚴f后 尾蚴f童虫f 成虫; 寄生部位:肺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类如川 卷螺与卫氏 相似;不 同之处: 终宿主 为猫科犬科 等哺乳 动物,人 不是适 宜宿主虫卵f毛蚴f母胞 蚴f子包蚴f尾蚴 f童虫f成虫;尾蚴 经皮肤感染寄生部位:肠系膜下 静脉、门脉系统; 只需一种中间宿主: 钉螺保虫宿主:牛猪犬猫等终宿主:人或肉食哺乳动物,如猫狗生植物

8、;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蟹、蝲蛄终宿主:人或家畜致病性胆管阻塞性黄疸、胆 管肝炎、胆囊炎、胆 结石、肝硬化、胆管 上皮细胞癌、急性胰 腺管炎致病作用包括机 械性损伤及虫体 代谢产物被终宿 主吸收引起变态 反应;腹痛、腹泻、 消化不良,贫血等主要由童虫在 组织器官中移 行、窜扰和成虫 定居或移行引 起人兽共 患的疾 病;其他 与卫氏 相似人兽共患;尾蚴:尾 蚴性皮炎、局部性皮 疹;童虫:穿破肺脏 毛细血管,引起点状 出血;分泌物、排泄 物的毒性作用;成 虫:静脉内膜炎 虫卵:虫卵肉芽肿病变过程 及临床表 现或流行 特点;致病机制(课本 94);多数不明显, 一般有疲乏、肝大、 肝区隐痛、腹痛、食

9、欲不振、头晕等,严 重时腹水、肝昏迷、 死亡;极少数可致侏 儒症致病机制(课本98);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泻、 大便稀烂等致病机制(课本103);流行特点为自 然疫源性致病机 制(105)致病机制(课本111);临床分型: 急性、慢性、晚期、 异位血吸虫病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温、雨量 等)和社会因素(主 导)检查法1粪检:粪便直接涂 片法、粪便水洗沉淀 法、2十二指肠胆汁引 流3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1粪便直接涂片 法;粪便水洗、自 然沉淀酶;2联免 疫吸附试验(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IFA1查粪便:粪便 水洗沉淀法;查 痰液:2直接涂 片、24小时痰液

10、经50%NaoH消化 后离心沉淀;3 活检:手术摘除 皮下包块或结 节;4皮试;5 ELISA1活检;2 血检;3 免疫学 检查疫水接触史;直接涂 片法(急性期);粪 便沉淀孵化法;尼龙 集卵法;直肠粘膜活 检;环卵沉淀防治(只写 药物,其他 没写)最多是用吡喹酮、阿 苯达唑;吡喹酮;槟榔煎剂吡喹酮吡喹酮;绦虫掌握曼氏迭宫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肥胖带绦虫(牛肉 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 虫)成虫或幼虫形态成虫为指状,背腹各 有一纵行吸槽,颈部 细长,链体节片约两者区别:课本137绦虫中最小的虫种之 一,除头颈节外,链体 只有幼节、成节、孕节1000个。裂头蚴 为长带形,白色,头 端膨大,

11、中央有一凹 陷,体不分节有横皱 褶,可伸缩各一节,偶或多一节。 幼虫(棘球蚴)为圆形 囊状体,由囊壁和囊内 含物(生发囊、原头蚴、 囊液等),还有子囊、 孙囊。虫卵形态椭圆形,两端稍尖, 浅灰色,卵壳薄,一 端有卵盖,内含物为 一个卵细胞和若干 个卵黄细胞两种带绦虫虫卵相似,类圆形;卵壳薄,易破 裂;壳内具有放射性条纹的胚膜;含六钩蚴与带绦虫基本相似生活史成虫一虫卵一钩球 蚴一原尾蚴一裂头 蚴;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裂头蚴寄生部位: 眼、皮下、颌面、脑 等;第一中间宿主:淡水 桡足类动物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蛙 转续宿主:蛇、鸟类 等脊椎动物 人可为第二中间宿 主、转续宿主甚至终 宿主虫卵一六钩

12、蚴一囊尾蚴 一成虫一孕节、虫卵;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 人体肠道,幼虫寄生于 人体皮下、肌肉或内脏 只有一中间宿主:猪或 人、终宿主:人是惟一终宿 主虫卵一六钩蚴一囊 尾蚴一成虫一孕 节、虫卵;寄生部位:人体小 肠中间宿主:牛 终宿主:人是牛带 绦虫惟一的终宿主虫卵、孕节一六钩蚴一 棘球蚴一成虫;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 段棘球蚴寄生部位:多寄 生于肝、肺、腹腔等, 单个寄生终宿主:犬、狼等食肉 动物中间宿主:牛羊等偶蹄 类、人感染阶段裂头蚴、原尾蚴囊尾蚴、虫卵感染期为虫卵囊尾蚴被人吞食一成虫(肠绦虫病,人是惟一 终宿主)虫卵一被人吞食(或者 孕节反呕至胃被消化) 一囊尾蚴(囊虫病,人是 中间宿主

13、)虫卵一被人吞食 一不具备感染 性感染方式局部生贴生蛙肉;吃 生或者半生的蛙肉、 蛇肉;饮用生水、误 食剑水蚤误食虫卵:自体内重复 感染、自体外重复感染、 异体感染虫卵对人体不具备 感染性经口误食致病性裂头蚴病:局部游走性结节与 包块;局部炎症、坏死、虫爬感、压痛成虫致病一绦虫病;临床表现:排节片 史;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神经衰弱等人兽共患;棘球蚴病 (包虫病):以机械损 害为主:压迫和刺激(肝、肺、脑功能障碍);过 敏(囊液溢出,过敏休 克);中毒和胃肠功能幼虫致病一囊尾蚴病(仅猪带);临床 表现: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2脑囊虫 病(三大症状);3眼囊虫病紊乱诊断特点问病史;有无

14、外敷蛙 肉,吃生或者半生的 蛙肉、蛇肉;局部检 出虫体;粪检虫卵1肠绦虫病:问病史;查孕节鉴别(猪带分支 不整齐、复杂7-13支每侧子宫,牛带分支较 整齐,15-30支每侧子宫);查虫卵鉴别(肛 周虫卵检查法)2囊虫病诊断:活检;影像学;免疫学;免疫诊断+超声检查; 手术时取囊液查病原 体(穿刺时注意房主囊 液外溢)防治宣传教育,手术摘除 裂头蚴,必将头部取 尽;成虫合用吡喹 酮、甲苯达唑驱虫治疗:吡喹酮、阿苯达唑、南瓜子与槟榔 煎剂及硫酸镁;服药后24小时大便,查头节; 囊尾蚴患者:手术摘除虫体,特别是眼部棘球蚴病首选外科手 术,但避免囊液溢出引 起过敏和继发性腹腔 感染;早期棘球蚴病, 用

15、阿苯达唑效果最佳, 亦可用吡喹酮、甲苯达 唑线虫掌握似蚓蛔线虫(人蛔虫、蛔 虫)蠕形住肠线虫(蛲虫)钩虫旋毛形线虫(旋毛 虫)十二指肠钩美洲钩 虫虫成虫形态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 粉红色,死后灰白色,有 完整的消化系统:口孔、 口腔、咽管、肛门(雌虫)、 泄殖腔(雄虫);雌雄异 体,生殖系统:雌(为双 管型),雄(单管型,有 交合刺)细小,乳白色, 有头翼、咽球 管,尾尖、细、 长,中部膨大成虫形态鉴别(体形、口 囊、背辅肋、交合刺)课 本169页表寄生人体的最小线 虫;成虫线状,雄虫, 有咽、其后段背面有 一杆状体,两性成虫 生殖器官均为单管 型;雌虫子宫较长, 中段含虫卵,后段和 近阴道处充满幼虫; 幼虫囊包含幼虫,囊 包壁有内外两层,内 层厚,外层薄,由成 肌细胞退变以及结 缔组织形成虫卵形态受精卵:宽椭圆形,中等 大小,卵壳较厚而透明, 壳分三层,卵壳外有凹凸 不平的蛋白质膜,被胆汁 染成棕黄色,内含一个大 而圆的卵细胞;未受精:长椭圆形,中等 大小,卵壳与蛋白质膜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