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锋面气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096006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解锋面气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解锋面气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解锋面气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解锋面气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解锋面气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解锋面气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锋面气旋历来是自然地理一个重难点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比拟多的疑问,比方什么是锋面气 旋的前方和前方,为什么锋面气旋的前方是暖锋前方是冷锋等。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对各种锋面气旋图不够熟 悉,不知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借助风形成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巧学巧解锋面气 旋图。我国夏季北方的持续强降雨与锋面气旋有密切的关系,高考地理考察的一个趋势是贴近生活,所以有 关锋面气旋的知识,教师应给与一定的关注。一、风向形成的相关知识风向的形成跟三个力有关。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其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假设无其他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2、地转偏向

2、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 空大气无地面摩擦力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 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间夹角越大。近地面风向由三力的合力决定,最终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见图1画风向时一般不表示出地面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表示和最终的风向实 线表示即可。见图2二、借助风向巧学锋面气旋图在讲授锋面气旋这局部内容时,可把这个知识点设计成几个梯度明显的问题:1在图3中找出所学的天气系统。从图中学生可看出锋面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得出锋面气旋的概念。2锋面气旋为什么又称为温带气旋呢?锋面气旋容易在那个热量带

3、形成?可提示学生从锋面形成冷暖 气团相遇的知识入手,学生根据锋面是冷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联想到温带地区是来自高纬冷空气和低纬 暖空气的交汇地带。所以锋面气旋也称为温带气旋。3如何判别气旋的前前方?这时候可让学生在图3中画出风向来解答。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运动的,所 以气旋运动的方向是前方,相反的方向是前方。学生根据风向知识即可推出我国气旋的运动方向。从亚洲高 压吹出来的西北气流推动两个气旋向偏东的方向移动。因此气旋的东方是气旋的前方,西方是气旋的前方如 图4。由图4可观察到锋面气 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 方是宽阔的暧锋锋云系及相 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 旋的前方是比拟狭窄的冷锋 云系及相伴

4、随的降水天气, 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 暧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这个天气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呢?4请根据风向知识分析低压槽附近的气流运动情况并判断气流的性质?受陆地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中纬度的气旋其气压中心分布并不均匀和规那么,这样在槽线的两侧必然出现风向并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候 可以让学生在以下图中画出ABCD四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并分析气流的性质。学生根据前面锋面的知 识可推出槽线附近 冷暖气流相遇将形 成锋面。见图5、 图636运初一*图北半啪酣附近凤向龙方的图7:北半球擡面气燕模式5为什么锋面气 旋前方是暖锋,前方 是冷锋?这个问题 又可以再分解成几 个小问题,以便学生 思考。1ABCD中

5、 谁是主动气团?2 北半球锋面气旋的旋转方向?学生根据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旋转,可以看到冷气团B主动移向暖气团A,所 以形成的是冷锋,暖气团C主动移向冷气团D,所以形成的是暖锋如图7。6有锋面反气旋吗以北半球为例?同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风向,脊线附近风向是辐散的,不可7.请画出南半球的锋面 气旋模型?步骤同画北半球 锋面气旋一样,先画出 ABCD四点的风向,最根据 气旋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 转,可推出A冷空气来自 较高纬度地区,性质冷主 动移向B暖空气,形成的是图圧南半册魁咐近毘向图in:南半球翔B气堆模式焉空吒 w运越一*能形成锋面,所以没有锋面反气旋。见图8冷锋,D暖空气(来自较低纬度地区

6、,性质暖)主动移向冷空气C,形成的是暖锋。所以南半球的锋面气旋还是 前方是暖锋,前方是冷锋。见图9、图10锋面气旋是常见天气系统中,学生理解起来较难的问题,学生反映天气图读不准,不能准确判读锋面气旋图 中的相关天气信息.通过学生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冷暖锋判读不准;出现降水的位置把握不准. 为此,本人归纳了几个由浅入深的步骤:第一步:锋线位置-即槽线位置附近;第二步:移动方向f气旋旋转方向北(半球)逆南(半球)顺;第三步:锋面性质-冷暖气团的相对运动趋势; 第四步:雨带位置f锋线偏向冷气团一侧.同步小练:读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图中P1、P2、P3气压由小到大的排序为。2在

7、图中画出锋面符号。3图中可能出现阴雨的区域为和区域。参考答案:1P1P2P3;2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3B和Do1冷锋、暖锋的判断:在锋面气旋中,要判断冷锋和暖锋,需要先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动移动。 常规的方法是根据槽线处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如以下图在虚线处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外向内,由 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如甲线箭头所指方向;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向右偏转可知气团的运动方向为乙线箭头所指方向。通过作图很容易判断出虚线甲处是北侧冷气团主动移 动,为冷锋;虚线丙处是南侧暖气团主动移动,为暖锋。南半球判断方法与此类似。2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

8、而暖锋降水在锋前。但锋前、锋后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这要根 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分析,锋面将要经过的区域为锋前,锋面已经经过的区域为锋后。这里同样有一个规律: 锋面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1和4区域。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 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4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有很多同学在学过锋面气旋后,总是想着在高压延伸出来的高压脊处也应该有 锋面,会形成锋面反气旋。其实不然,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汇,因此可以形成锋 面;而在高压脊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产

9、生锋面。【巧记】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雨锋前成。暖锋三角中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归纳】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华南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清明时节雨纷纷 “黄梅时节家 家雨昆明准静止锋春城、贵州天无三日晴天山准静止锋。【警示】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2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光照图属于高中地理较难的局部。难在哪了?无非就是看到题不会做。为什么不会做了?无非就是不知 道从何下手。其实化繁为简就是王

10、道!不管怎样复杂的光照图,你只要把它转化成我们常见的侧视图和俯视 图,那所谓的难题就立马迎刃而解了。你需要的两招就是:一,转化成侧视图或俯视图;二,学会判读侧视 图和俯视图。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判读侧视图和俯视图的一些小知识。重点1侧视图侧视图是指观测者从赤道上空看到的光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居中的直线。其他纬 线与赤道平行,呈直线分布。除最中间的经线呈直线外,其余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点,呈弧形。在侧视图中, 能同时看到南北两极点,这是它与俯视图的差异所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都等于夜弧图1但由于观察角度的差异,可能出现 图中昼、夜范围不相等的现象图2但晨昏

11、线始终与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昏线上, 地方时为18时。二至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且与极圈相切。6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 内出现极夜现象图3、图4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图5、图6光照图中,时间的判断或计算是常考内容之一。常用的时间判断: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赤道上,将昼半球 均分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将夜半球均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常用的时间计算: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东加西减;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小时。重点2俯视图

12、复习晨昏线时要注意总结以下知识:1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 晨昏线局部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局部为昏线。2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是一样的,都等 于0;太阳高度在昼半球大于0,在夜半球小于0。 晨昏线与赤道:晨昏圈和赤道都是大圆,两者永远相交平分。 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运动方向相反。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最大,为23。26仁晨昏线与

13、纬线只有在春秋分日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 切,相切的纬线圈上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4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 一天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 一天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5晨昏线与地方时: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 线地方时为

14、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大局部 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大局部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24时。6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局部,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位于该 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短。俯视图中方向的判定是根本内容之一。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 空看,呈顺时针,即“北逆南顺。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圈相重合。除二分日外,俯视图中,晨昏 线呈弧状,与纬线相切,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假设外圆纬线上昼夜等长,那么外圆表示赤道;反之, 外圆不表示赤道。俯视图中,将昼半球均分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将夜半球均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冬至日夏至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