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09358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生物_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高三一模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2013.4选择题(共20题 每小题6分 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质粒的化学元素为C、H、O、NB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能比糖类多D毛霉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均与下丘脑相关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D人体通过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因血

2、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不同B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C患者血红蛋白mRNA的碱基序列与正常人不同D此病症可通过显微观察或DNA分子杂交检测4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培养方式及检 测结果细胞类型在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甘氨酸的含量从含有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转移到不含甘氨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分裂速度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增加不变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减少减缓A甘氨酸进出两

3、种癌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甘氨酸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粘连蛋白减少5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非选择题 (共11题 共180分)29(18分)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鸣禽的鸣唱是在脑中若干功能区(如图甲中字母所示)

4、的控制下,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完成的。请分析回答:图甲 鸣禽发声控制和学习通路示意图0 20 40 60 日龄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HVC区神经元数量雌鸟图乙 不同日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数量雄鸟 (1)图甲中的HVC等功能区是鸣禽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 此实验以 鸟脑为材料,制备装片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计数神经元的 (结构)来统计HVC区神经元的数量。 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

5、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 。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 。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 。若 ,说明上述观点成立。本实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包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排除外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排除植入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排除包埋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排除激素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激素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减小动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提供正常激素水平动物的数据作为参照30(16分)为了研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实验一P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F1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F2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301只 149只 实验二P 紫眼卷翅 赤眼长翅F1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230只 251只 F2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紫眼卷翅 紫眼长翅 516只 254只 137只 80只(1)无论正交反交,实验一和实验二F1卷翅个体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紫眼卷翅和赤眼卷

7、翅个体均为 。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2对基因的传递符合 定律。(2)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卷翅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并设计了转基因实验进行验证。 提取卷翅品系个体DNA:利用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 不同,使DNA与其他物质分离;为了进一步提纯和析出DNA,可用 处理含DNA的滤液。获得较纯净的DNA样品后,应用PCR技术扩增含卷翅基因的DNA片段。 重组和导入基因:将上述扩增片段与病毒重组,导入赤眼长翅品系果蝇的受精卵。其中病毒的作用是 ,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 。 体外培养受精卵至成虫,选择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雌雄果蝇交配。若以上假设成立,则后代卷翅与

8、长翅的比例为_。(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在卷翅基因(B)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致死。 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d基因的存在 (能,不能)解释F2卷翅与长翅的数量比。bBd1bBd2紫眼卷翅品系 赤眼卷翅品系 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又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d1和d2 (属于,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 。 若以上假设成立,则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的比例为_。31(16

9、分)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分组凋落叶含量(g /盆)植株干重(g /10株)光合色素含量(mg /g)净光合速率(molCO2 /m2/s)C5羧化形成C3效率(molCO2 /m2/s)对

10、照组07.782.749.770.040实验组1303.602.287.960.040实验组2901.141.204.760.028 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 。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 (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 ,直接导致 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 下降,导致植物对 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3)进一步研究表明,巨桉对某山区的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菊苣的影响相同。若在此地区大面积种植巨桉,可能会影响当

11、地生态系统的 。答案12345678910CDABC1112131415162718192029(1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1)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鸣管和鸣肌(2)不同日龄、雌性和雄性(不同日龄的雌鸟和雄鸟) 胞体(细胞核) 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3)性激素(雄性激素) 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 新生神经元的数量 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1分) (1分)30(16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常 杂合子 自由组合(2)溶解度 95%的冷酒精 作为基因载体,携带目的基因 受精卵的全能性强 2:1 (3)能(2分) 不属于(2分) d1d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2分) 3:1(2分)31.(16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阳光、土壤(无机盐)(2分) 丰富度(多样性、丰度)(2分)(2)类囊体膜上(基粒)(2分) 乙醇(丙酮)(2分) 降低 光合色素含量减少 光反应 C5羧化形成C3效率 CO2 抑制作用(3)生物多样性(稳态、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