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09211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年高中政治 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课滚动检测(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制定者、引领者、传承者和弘扬者。(F)点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科技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F)点拨: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3.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T)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全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F)点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T)6

2、.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高度重视传播方式建设和创新。(F)点拨: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二、选择题7.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近代却落伍了。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D.“文化复古主义”盛行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人民有了正确指导思想,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故答案选B。A、C、D观点错误,应舍去。8.“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下列对上述观点的评述正确的是()这是“文化复古主义

3、”的观点这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是“全盘西化”论的观点这是封闭主义的表现A.B.C. D.解析:选C从材料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的倾向,这是“全盘西化”论、“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9.实现“中国梦”,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共产党全盘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解析:选D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重任,由于其以马克思主义这一

4、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D项正确。A项“全盘继承”错误,C项“始终”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1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由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的需要决定的A. B.C. D.解析:选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符合题意。错误,我国历史传统是一个笼统的

5、概念,说法错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1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扶贫工程”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A. B.C. D.解析:选C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是政治活动,属于政治生活范畴,而不是文化活动,因此不符合题意;属于物质文明活动;社会各界组织的“春蕾计划”“扶残助残”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都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符合题意。12.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浩瀚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

6、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可见,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A. B.C. D.解析:选C“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两种观点都要反对,符合题意,入选;“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说明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符合题意,入选;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

7、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而不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因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是强调只有传统的、自己民族的东西才是好的,排除;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加强本民族文化自信,而不是强调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排除。1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意味着()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实现民族复兴文化以其自身的传承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性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A. B.C. D.解析:选B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意味着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树立文

8、化自信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符合题意;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说法绝对,排除;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错误。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不忘本来”主要是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更好的构筑时代精神A. B.C. D.解析:选C“不忘本来”主要是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

9、传统,正确;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是指“吸收外来”,不选;“更好地构筑时代精神”不是指“不忘本来”,不选。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该材料中蕴含的道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A. B.C. D.解析:选B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时代性,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故符合题意;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题干中的“源自于、熔铸于、植根于”可体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表明坚定的文化自信,故符合题意。16.“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推进会在上海举行。该工程将在梳理研究中华神话资料、考古发现和各民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

11、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此举旨在()创造优秀文化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寻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A. B.C. D.解析:选C该工程旨在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并不是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选;“该工程将在梳理研究中华神话资料、考古发现和各民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文艺作品,说明此举旨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正确;外来文化也有精华,“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观点不正确,不选;创作“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

12、舞台、影视、美术作品”,说明此举旨在寻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确。17.近年来,山东省各地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开展丰富多彩、卓越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A. B.C. D.解析:选B符合题意;错误,基层首要工作应是发展经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文化前进的方向。18.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人文颂

13、,拉开了主题为“贸易扬帆、文化远航”的深圳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人文颂以交响乐的形式,演绎着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有助于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文化自信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确保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A. B.C. D.解析:选D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自信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自信与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无关,说法错误;错在“确保”。三、综合题19.材料一“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重构。在经济

14、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经济发展已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在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虚假促销、网络诈骗、质量问题、退换货难、发货迟缓等问题大量存在。我国一家非常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某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网购商品正品率甚至不足四成。材料二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网民已占到35.7%,呈递增趋势;互联网为满足内容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选择,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贫乏的问题凸显。网上的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

15、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怎样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冲击。解析:本题以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以及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文化自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角度进行阐释即可。答案: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