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09203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崇礼文化”学校特色建设研究 摘要:为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东学校提出了校园“七礼”,努力打造“礼行天下,德被四方”的崇礼文化特色学校。文章从校园崇礼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探索与实践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总结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东学校“崇礼文化”特色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特色学校;学校文化;崇礼文化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阳东学校,创办于202X年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学校生源的区域跨度较大,生活背景差异明显,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水平参差不齐。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从学校形象和办学水平的战略高度出发,贯彻“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这一办学理念,学校提

2、出校园“七礼”,努力打造“礼行天下,德被四方”的崇礼文化特色学校。 一、校园崇礼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学校开办两年来,围绕“崇礼”教育,提出了校园“七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崇礼文化教育体系:学校“礼”文化教育、家庭“礼”文化教育、社会“礼”文化教育三个方面齐抓共管。(一)校园“七礼”的核心内涵 每一种“礼”都用四字词语高度概括它的基本内涵,如下图: (二)校园“七礼”的基本内容 1.仪容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端庄。 . 言行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或公共场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

3、用语文明、举止大方、善待景观、爱护文物、恪守公德;遵纪守法、诚恳友善、心平气和、扶老助弱、礼让三先。 3. 求知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勤读苦练、好学多问、虚心求进、乐读善思、学会合作、自觉守时。 4 待人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老敬贤、感恩立德、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 劳作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公共场合热爱劳动、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讲究卫生、用心做事。 .就餐礼: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校集体用餐、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7.集会礼:教育和引导学生集队集会时,做到遵

4、守秩序、严肃认真、爱护环境,在观看文艺表演、各类活动、比赛、庆典、升旗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前四种“礼”具有持续性、连贯性,而后三种“礼”具有间断性和场合特定性。 二、校园崇礼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打造“绿色成长”德育品牌从优化校園环境入手,通过课程内容保障,夯实基础;再通过礼活动培育学生独特的气质,落实深化。其范围由大到小、内容由浅入深、层次由低到高,并形成由上到下的辐射。 (一)打造“礼”环境,渲染“礼”氛围 通过两年的实践,崇礼文化的气息日渐浓厚,“礼行天下,德被四方”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理念先行的前提下,学校继续加强环境文化的建设,

5、用文化优化环境,用环境熏陶言行。 1. 教学楼的顶层立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八个大字,凸显“礼”的作用与影响。“礼”内化于心便是“德”,“德”外化于形便是“礼”。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理念,实现“礼行天下,德被四方”的愿景。 2.校门口的核心文化墙镌刻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和核心素养的基本点,吻合了“校园七礼”中的言行礼、求知礼和待人礼等。 铜铸孔子雕像矗立在教学楼“孔圣堂”中央,彰显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孔子的“仁义礼乐”“德治教化”思想深入人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4. 教学楼“七礼厅”两边的宣传栏和八根柱子均以“崇礼”文化为

6、主题,展示了“崇礼”教育的系列活动,让师生感受到“礼”教育之后的辐射影响与渗透。 . 校园内共设有二十多个规格、形状、样式不一的宣传展板,不定期展示学生的主题书画作品、习作选登、礼仪手抄报、才艺技能比赛、“七彩太阳章”争章活动等系列剪影以及各国礼节、礼仪常识、礼仪小故事、文明公约等。这样的宣传展板成为学校一道清新的人文风景线,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兼容并蓄的博大文化和特色。6 教学楼、宿舍楼、科学楼的走廊和楼梯,食堂的柱子、运动场围墙粘贴或悬挂以“礼”为主题的格言警句、标语挂画。内容涉及学生的生活、劝学、交友、做人等各个方面。 7.教室“礼”文化角。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教室育人环境。班级采用具有丰

7、富内涵的个性化名字,如知礼班、习礼班、守礼班、传礼班等,并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礼”主题班训、班徽和班级口号。 (二)研发“礼”教材,设置“礼”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礼”文化教育的生长点,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专门的“礼文化”课。通过丰富多彩的“礼文化”课堂,把“礼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1. 课程研发 (1)借助古人留下的优秀启蒙读本三字经弟子规等,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定期阅读学习,还利用学校LED屏定期播放弟子规情景动画片,寓教于乐。 (2)学校编制崇礼教育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作为第一套校本教材,学生每人一册,并按计划组织学生学习,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礼”文化意识。 (3)学校编写第二套校本教材校园七礼。校园七礼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日常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介绍校园“七礼”的常识,阐明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礼仪规范要领。独具匠心地“量体裁衣”,从基本的仪容礼到每天的就餐礼,从平时的言行礼到待人礼,从已被弱化的劳作礼到校园内外的集会礼,对学生的行为细节进行全面的把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