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09200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逍遥游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逍遥游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逍遥游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逍遥游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逍遥游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神游物外(逍遥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现在开始我的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必修五、第四单元、第十五课神游物外,由于本课是由两篇文章组成,故分为两课时,我的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对逍遥游节选的学习接下来,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首先,我想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神游物外是语文出版社必修五第四单元越世高谈,自开户牗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意在使学生通过读先秦诸子的文章,理解各家学派的

2、思想,了解诸子学说为中国封建文化奠定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神游物外由两篇文章组成,即逍遥游和秋水,都为庄子的文章。其中逍遥游是表现庄子思想的重要篇章,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艺术特色在于它的奇特想象和浪漫主义风格。学习本篇课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领悟文言文在叙事和抒情中的艺术魅力,体味庄子的哲学思想。二、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提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

3、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三、说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正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并且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以及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了以下的教学目标:2 / 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理解逍遥游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庄子其人,并通过

4、反复诵读课文,感受庄子文章善用寓言 说理,想象奇特,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庄子及逍遥游的基本哲学思想,并且辩证的看待这种思想。说重点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学习文中说理方式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辩证看待庄子的哲学思想四、说教法 说学法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采用:启发教学发、合作探究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方面。因此我选择采用:诵读法阅读思考发

5、课前准备:请同学们收集关于作者和本课的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五、说教学程序(一)课程导入在这一环节中,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为同学播放一段大鱼海棠视频。大鱼海棠电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庄子的逍遥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庄子在逍遥游里表达了什么思想。2 / 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大鱼海棠是依靠于中古传统思想为故事基础,采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究其表现方式来说很受高中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喜爱。在日常过生活中,学生或是看过或是听别人讲过,多少都会对这部电影有所了解。向同学们播放电影片段,既可以消除学生对本篇课文的

6、陌生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学生在阅读学作品时应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者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因此在导入完成后,我会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在课前收集的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本环节的目的是解决课文的翻译和情节的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我会让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结合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以及书下注释进行文本的翻译。并将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同探究解决。上课后,我会有请几位同学分段进行翻译。在这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同学标记并理解文中的

7、重点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由于高三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可以在课下自主完成文章的大致翻译。而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2、深入研读这一环节主要是突破重点,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解决文言文基础知识,老师会在黑板上写出出在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重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等等。由同学们自己找出这些现象是并归类。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归类进行点评,当学生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混淆时老师要及时纠

8、正。通过这种师生对话的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自己找特殊现象的方式避免了以前古文教学中填鸭式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牢固。4 / 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第二步骤, 合作探究法,请同学们再读原文进行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 第一段中,庄子说万物都有所待都不自由,第二段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辨”,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举了哪些例子?(2) 课文第三段写了那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的,作者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3) 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各笑什么?为什么笑?庄子对这种笑是赞成还是反对?(4) 文章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中使用了怎样

9、的论证手法和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文本主题,通过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庄子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有更深刻地把握,同时总结出对文中所使用的寓说理于寓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以及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同时体会本文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色彩。3、拓展延伸如何看待庄子的“无所待”思想?新课标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学生要学习用现代的观念和发

10、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则是会让同学们明白,思想的发展总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的,不同的时代,即使是同样的思想也需要也会有理解和时间上的差异。而且任何一种思想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积极性,又会有局限性,这需要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一种思想。4、课堂小结在这一环节中,总结议本课学习内容文言文基础知识,思想,启示。我会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个学生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5 / 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5、布置作业写一篇小文章,写作练习:麻雀和鸿鹄你选择谁 六、说板书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逍遥游庄子一、万物皆有待二、小大之辩三、真正的“逍遥游”无所待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5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