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089626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5年全球汽车市场2005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销售情况普遍不佳,但整体来看,亚洲汽车市场情况要好于欧美,而欧洲又好于北美。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汽车消费市场容量已经进入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前景不容乐观,竞争亦更加激烈。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已经成为带动世界汽车市场增长最重要的地区。1.1.北美汽车市场现状纵观05年的北美汽车市场(主要指美国市场),仍然呈现一片紧张局面。本土制造商不断绞尽脑汁,竞相推出促销活动,努力扩大销售量,以期保住其日趋下降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短期的促销手段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更不是救市的良药。本土汽车业的发展已经呈现低迷态势,凸显亏损局面。以日韩欧为代表的外来品牌,与

2、本土制造商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并没有受到美国市场的冲击,销量一路看好。 1.1.1美国汽车业的发展呈现低迷态势据悉,目前美国汽车公司的运营成本只有一小部分直接投入车体部件的研发,庞大的固定成本都砸在了劳工开支上。因有汽车工会的干预,汽车制造商既不能解雇多余的工人,又必须支付巨额的工人退休津贴及健康保险。所以,通用每年在研发上的投资只有80亿美元,而福特也不过70亿美元,相比丰田的160亿美元,如此少的投入并不是说美国汽车商不想在研发设计上花钱,其根本原因是囊中羞涩。另外,通用和福特,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把大部分研发资金倾注到“大而全”的运动型多功能轿车上。但天有不测风云,因为油价的持续飙升,高能耗产

3、品市场并没有预想的热闹,却延误了难得的市场契机,让位给了那些节能、轻便的亚系车。所以,人口老龄化、固定福利退休计划和市场战略失策等复杂矛盾,严重困扰着几大汽车巨头,也成为美国汽车业前行的巨大障碍。1.1.2美国汽车业凸显亏损局面美国汽车工业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史,走到今天,生产技能、研发能力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均已接近成熟状态。曾经为美国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汽车工业,时下正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美国汽车工业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应该深刻反省和绸缪未来的生死关口。据美国汽车数据公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至05年10月,汽车销量降到了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通用汽车公司的销量同比下降26,在美国本土市场的

4、占有率由上年同期的25.6下滑至22.1;福特汽车公司的销量下降26,市场占有率由20下滑至17.3。虽然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状况比福特及通用汽车公司好些,但其汽车销量仍下降了3。市场业绩的损失诱导着公司财务指标的反转。资料表明,05年前10个月,通用在北美总共亏损38亿美元,而全年巨亏40亿美元以上已成定局。与通用相比,虽然福特公司还没有走到要靠卖资产度日的窘境,但05年前三季度北美市场巨亏14.9亿美元的残酷现实仍然让自己不寒而栗。面对着萧条的市场行情和一个并不确定的未来,无论是盛气凌人的通用,还是霸气十足的福特,抑或是骄气冲天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这些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如雷贯耳的美国“汽车三巨头

5、”已经很难再现昔日雄风。1.1.3价格战促销为了挽救日趋下降的市场份额,通用、福特2005年夏季都以员工优惠价促销,推动销售业绩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资料显示,自通用6月1日起正式实行“全员购车享受公司员工折扣”的优惠措施以来,6月前12天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3%。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上涨了7个百分点,给通用公司迅速带来了销量的短期大幅上升。如此大幅度的促销活动,无疑是在北美车市这片本已不平静的水面上又投下了一块巨石。福特公司也随后宣布,将给每名员工更多的亲友购车名额,增大享受“员工折扣”的人员范围。尽管福特还没有像通用那样实现“购车面前人人平等”,但能够让消费者得到些实惠总是件好事。除了

6、福特以外,其他厂商未见有大动作,似乎决心以静制动。而且短期的促销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对于整个车市的影响确实不会太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通用的员工折扣计划更大的作用在于清理库存,以便为其未来推出的新车型作准备。但愿,通用目前良好的市场表现不仅仅是昙花一现。1.1.4. 外来品牌表现在目前美国市场上,欧洲的豪华品牌压倒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凯迪拉克”和“林肯”,日本汽车制造商亦正在攻入利润丰厚的卡车市场,韩国小汽车也不断努力提升价值链,赢得了美国消费者的支持。结果是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很受伤的时候,日韩欧的汽车巨头们都赚得钵满盆盈。特别是日系汽车在美国市场表现出十分凌厉的进攻势头。与本土制造商成鲜明对照

7、的是,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日本车商在北美的盈利颇为丰厚,每辆车的利润超过1000美元以上。据相关研究机构分析,日本生产商能够赚钱的原因是其制造效率高。此外,员工福利和医疗开支低,从而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再有丰田、日产以及本田的经营策略,都把研究资金集中到有限的几个车型上,采用最新的时尚特点和技术,在不设立工会的工厂里进行低成本生产,并不断加以更新。这样一来,就大大加强了这些汽车制造商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北美这块充满硝烟的战场上站稳脚跟,并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1.2.欧洲汽车市场现状2000年到2004年,欧洲汽车市场也是一直处在相对萧条的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不少欧洲消费者从200

8、5年起又开始有了更换汽车的需求。同时,2005年欧洲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货币贬值的压力也在减弱,利率也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2005年欧洲汽车市场相对有了一些好的起色。其中各主要的汽车市场情况各有不同,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1.2.1欧洲各国的市场简况德国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同档车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比如大众的高尔夫和欧宝的雅特。2005年,福特的新福克斯和雪铁龙C4还加入了这个竞争,使促销之风更加升温。意大利是欧洲第三大市场,在2005年,菲亚特计划最早发布的新车型Punto,也拖到了下半年。因此,由新车型促成的销量增长比起前一年更加缓慢。法国市场则还是

9、主要解决本土两大制造商雷诺和标致-雪铁龙夺回更多市场份额的老问题。在1980年,这两家制造商在本土的市场份额是77%,而2004年已经降到60%。今年看来这个问题似乎仍没有多大改观。英国市场2005年还遇到了住房投资挤占汽车投资的情况。一直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有所回落,使部分消费者把计划用于汽车的投资转投住房。因此,各大汽车制造商依然坚持运用降价策略来刺激英国人的购车欲望,以减缓房地产给低迷的汽车市场带来的冲击。西班牙政府在2005年继续推行了以旧换新的活动,消费者用旧车换购新车,可以少花720欧元。在这个促销的推动下,推动2005年西班牙汽车的销售局面有了更好的转变。1.2.2各制造商在欧洲

10、市场的表现美系车据香港商报报道,欧洲汽车行业组织ACEA表示,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2005年在欧洲规模日益缩水的轿车市场上的占有率继续下降。通用汽车品牌2005年头10个月的市场占有率从10.7%降至10.6%,福特汽车2005年头10个月的欧洲市场占有率从11.1%降至10.8%。福特的问题主要在首席汽车集团中的品牌,特别是英国的捷豹。同时,福特也意识到,利用C1平台生产的低成本汽车很受欧洲市场欢迎,这可能是福特在欧洲的发展方向。通用在欧洲面临的是如何调整产品线的问题。比如旗下的绅宝,在欧洲市场就面临着巨大的亏损压力,但小型车雅特却取得了成功。欧系车德国大众的问题是产品链薄弱,主要车型第五代高

11、尔夫也面临激烈竞争。标致-雪铁龙曾被很多分析家看好,但是其销售成绩却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缺少新产品的推动。同时,标致-雪铁龙公司也正在努力区分两个品牌的特点:雪铁龙品牌更强调性价比,标致则更突出驾驶的乐趣。而菲亚特公司虽也面临很多问题,但它至少已经走出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菲亚特小型车的复苏就是一个标志,比如熊猫和Idea。在2005年,Punto对菲亚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车型,它也是通用和菲亚特合作的小型车项目的第一个产品。亚系车日本和韩国及其它亚洲汽车厂商在的欧洲市场的表现则是和美系、欧系截然相反的,呈现出一路攀升的景象。仅05年前十个月,日本汽车生产商在欧洲新车市场上的占有率就从1995年

12、的10.7%上升至接近14%的水平。05年5月份单月,韩国起亚在德国市场销量增长幅度达到了58,发展速度令人侧目。除了起亚,丰田、本田、日产及韩国现代在欧洲的销量也都有不俗表现,充分体现了亚系产品节能、轻便、质优价廉的强大竞争力。1.3.亚太汽车市场现状 相对欧美紧张、激烈的市场状况,亚洲汽车市场更值得关注,其各国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日本、中国、韩国市场较为低迷,但东盟和印度两个新兴市场却呈现出上升的走势。1.3.1日本市场由于受到通货紧缩和社会老龄化的影响,整体看来,日本汽车市场在2005年的表现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复苏的步伐依旧缓慢,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也没有太大的增长。可以说,这样的需求

13、环境,对日本汽车市场来说非常不利。即便经济更进一步增长,日本人的悲观情绪以及为降低成本而将业务外包的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日本本国市场的购买力。另外,2005年受居高不下的油价影响,使低油耗微型车受到消费者追捧,微型车抢夺普通车型市场的趋势越加明显。据日本微型车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日本微型车市场的销量为192.37万辆,同比增长1.7%,达到1967年以来的最高值。日本第一大微车生产企业铃木,2005年的销量增加了4.2%,达到61.84万辆,占据日本微车市场的31.4%。大发公司的销量为58.86万辆,同比增长4.9%,市场份额为30.6%,同样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1.3.2。韩

14、国市场 2005年初开始,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就纷纷推出新车型,扩大海外出口计划,试图以此来应对2004年延续下来的萧条的国内市场。2004年,韩国本土市场的销量下降了17%,出口量则上升了42%,其中,现代汽车公司现代品牌车型销售大约占国内销售总量的一半。原预计2005年该公司的销售总量将会上涨9.8%,达到60.5万辆。但实际上,2005年中期,现代工人持续了近半个月的罢工活动,严重耽误了Grandeur和索纳塔等畅销车型的生产,让现代汽车公司元气大伤,该公司所属的起亚汽车公司也受到波及。其他较小的本土汽车制造商,由于没有受到罢工事件的影响,销量反而大幅上升。仅9月份当月,双龙汽车公司的销量

15、就达13633辆,增长了23,其中出口增长高达79。通用大宇汽车与技术公司的销量达107479辆,增长了52,其中出口增长58。仅有三款乘用车型的雷诺三星汽车公司在韩国国内的销量也增长了55,使得该公司的整体销量增长了49。 1.3.3印度市场在印度经济开放12年之后,印度的汽车市场出现了多款新车型和品牌。但过去很多汽车制造商曾错误地估算了这个市场,以至于今天还有因为生产过剩而压库的汽车。2005年印度不断改善的经济环境则带来了汽车市场的繁荣。随着收入的增长,特别是社会中产阶层人数的不断增加,加之政府在信贷和利率方面的政策,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印度汽车销量不断上涨。这一年,有许多非常重

16、要的新车型进入印度汽车市场,其中包括雪佛兰Aveo、雪佛兰Spark、铃木APV、福特福克斯、铃木Swift、斯柯达Fabia和丰田Innova,这些车型将为印度汽车市场带来进一步繁荣。1.3.4东盟市场 东南亚地区膨胀的市场需求、低生产成本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及消费者消费信心的提高,股票交易市场的繁荣,不断下跌的利率等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景象,引发了外商在东盟市场的投资热潮,这股浪潮在2005年并没有退减。在2005年,由于马来西亚的关税不断下调,马来西亚宝腾公司长期以来在马来西亚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也在慢慢地消失。泰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在2005年,泰国的汽车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印度尼西亚尽管现在还没有从麻烦中(刚刚过去的地震和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