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085956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课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步骤: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上次课已经让同学们提前看了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想必同学们已经看过课文了。有人这样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

2、,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有近二百处,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现在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二、作者简介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三、生字新词(1)注音轩榭(xun xi) 池沼(zho) 邱壑(h) 模(m)样重峦叠嶂(zhng) 相间(j

3、in) 嶙峋(ln xn) 庸俗(yng)镂(lu)空 蔷薇(qing wi)(2)解释词义: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四、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

4、)的小处埋下伏笔。 (二)、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三)本文的说明顺序: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五、讲析课文(一)讲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

5、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二)讲析第二部分1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 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概括段意

6、。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3)学习第6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4)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讲析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学生答问。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六、探究: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

7、林建筑联系起来,试从文中找出来。明确: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1、2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六、课堂小结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我们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应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七、课堂练习1、你从课文中领略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预习故宫博物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