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08582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层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温回顾,对疑难知识再学习,对提高个人的综合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资料查找、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工图绘制、口头表达等各个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术素质和技能。 目前,我国建筑中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且可以浇筑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节省钢材,承载力高,经过合理设计可以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今后几十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仍将活跃在我国的建

2、筑业上。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比较灵活,能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对于自选商场类楼房是最常用的结构体系。 多层建筑结构的设计,除了要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等级等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抗侧力结构体系外,要特别重视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建筑体形是指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结构总体布置指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 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 毕业设计的三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图纸绘制,加深了对规范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了AutoCAD和结构设计软件PKPMCAD,基本上达到了

3、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后面采用办公软件进行内力组合与计算。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第二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2.1 设计总则 2.1.1 凡施工及验收规范已对建筑物所用材料、规格、施工要求及验收等有规定者,本说明不再重复,均按有关现行规范执行。 2.1.2 设计中采用标准图、通用图,不论采用其局部节点或全部详图,均应按照该图集及各图纸说明和要求,全面配合施工。 2.1.3 所有与工艺、给排水、强弱电、空调通风、煤气动力等专业有关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施工时必须与相关专业的图纸密切配合施工。 2.1.4 凡

4、本说明所规定各项,在设计图中另有具体设计和说明时,应按具体设计图的要求施工。2.1.5 结构体形系数等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设计规范。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名称:XX市山阳区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 2.2.2 建设地点:XX市山阳区 2.2.3 建设单位:XX一建 2.2.4 建筑面积:1088.64m2 2.2.5 建筑高度:层高3.9m,总高度为39.6m。建筑层数:九层+上人屋顶。 2.2.6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七度。抗震等级为二级。2.2.7 图中所注尺寸以mm为单位,标高以m为单位,角度为度。绘制的比例与所注尺寸不符时,以所

5、注尺寸为准。2.3 设计标高 2.3.1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外地坪标高0.500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暂定为500mm。施工时应再根据现场周边房屋基地情况作具体调整。2.3.2 本图所注各层标高均为结构面标高,未包括其上的附加层厚度。门窗洞口定标高均为结构预留洞口标高。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楼地面与楼梯平台、楼地面完成面与楼梯平台完成面的标高关系。2.4墙体 2.4.1 室内地坪0.000以下墙体采用19019090的实心混凝土砌块,0.000以上内外承重墙均采用19019090的砌块。砌体材料及砌筑砂浆标号详见结构施工图。 2.4.2 墙体与钢筋混凝土墙、柱的连接点应先砌墙后

6、浇构造柱,构造柱的做法详见结构一般说明。 2.4.3 不到顶砌体墙顶部应加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详见具体设计。 2.4.4 外墙保温做法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外装修06J505_1保温墙体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或技术要求进行,防止保温层及粉刷出现空鼓和裂缝,保温层的钢丝网应有防雷接地措施,详见电器施工图纸。 2.4.5 底层室内相邻地坪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理土一侧架设防潮层。防潮层做法为: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土一侧设有花坛和覆土时,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2.4.6 所有外墙窗台下均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抗裂圈梁,两边应与构造柱相锚固,其配筋详见结构施工图。2.4.

7、7 所有内墙及柱子的阳角处均应设水泥砂护墙角。2.5楼地面 2.5.1 阳台、外廊、室外楼梯平台、厨房、卫生间、洗手间的楼地面王成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房间及走道的楼地面完成面标高10mm,有特殊要求者详见单项设计。 2.5.2 卫生间、洗手间、厨房、阳台、设备间等需设置地漏或排水沟的地面均做0.5%排水,坡向地漏或地沟。 2.5.3 楼面做法:20mm厚混合砂浆,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水磨石地面。2.5.4 楼梯踏步面层无具体说明者,同楼面做法。2.6屋面 2.6.1 屋面防水等级为级,两道防水设防,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 2.6.2 平屋面排水坡度为2%,建筑找坡。 2.6.3 保温层的具体

8、材料和厚度另见墙身剖面图屋面节点详图和说明。 2.6.4 屋面板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厚水泥硅石保温层,三毡四油防水层,30mm厚细石水泥混凝土保护层,90mm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板,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2.6.5 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外落水管采用UPVC管,除注明的外其他外径为100mm。内落水管采用钢管,管径为内径100mm,壁厚5mm,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有具体规定是按规定选用。 2.6.6 屋顶女儿墙或檐口边四周需设置避雷支架,无特殊说明者均须预埋425mm扁钢,深入墙体100mm,外露150mm高,间距1000mm,转角处每边500mm。 2.6.7 屋面外水落管

9、及水斗安装: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J201-1-33.屋面泛水构造: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J201-1-26。 2.6.8 上人屋面,块材与防水层之间设隔离层,采用10厚MU1.0水泥砂浆。 2.6.9 防水层上设置设备时,设备下部的防水层做防水附加层,并在其上浇注细石混凝土,厚度大于50mm。2.6.10 屋面防水层工程应经由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2.7 门窗 2.7.1 本工程其门窗的强度设计、构造设计、防烟、防雨、密闭构造等均由承包商负责,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2.7.2 门窗名称、规格、数量详见门窗表。所有门均设门碰。所有木门窗均加贴脸。2.7.3 铝合金及塑钢

10、门窗安装应采用弹性连接,与墙体及砂浆接触处应做好表面的防腐处理。 2.7.4 铝合金推拉门窗采用气密性好,防雨性能好的门窗。门窗除注明外均安装在墙体中,所有门窗加工定货前须对洞口尺寸进行复核。2.7.5 外门窗应有由具有行业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和施工,门窗构造及玻璃厚度应根据工程项目的使用要求,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定。2.8 油漆工程 2.8.1 所有木门、门套、木扶手等木做油漆:基层清理、除污、砂纸打磨;刷底子油一遍;局部刮腻子,砂纸打磨光平;刷调和漆一遍;刷磁漆二遍。 2.8.2 楼梯栏杆、金属扶手及露明铁件:金属表面清理、除锈;刷防锈漆一遍;局部刮腻子,砂纸打磨光平;刷银色调和漆一遍

11、。2.8.3 凡预埋木砖均做防腐处理。2.9 其他 2.9.1 图中所选用标准图中有对结构工种的预埋件、预留洞,如楼梯、平台钢栏杆、门窗、建筑配件等,本图所标注的各种留洞与埋件应与各工种密切配合后,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9.2 两种材料的墙体交接处,应根据饰面材质在做饰面前加钉金属网或在施工中加贴玻璃丝网格布,防止裂缝。 2.9.3 楼板留洞的封堵:待设备管线安装完毕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堵密实,管道竖井每层进行封堵。管道穿过隔墙楼面时,应作预埋套管处理,并高出楼地面30。 2.9.4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说明未尽之事项应严格按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2.9.5

12、凡未尽事宜,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操作规范执行,二次装修不得改变建筑物防火等级。该建筑的防火等级为二级。第三章 结构设计总说明3.1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条形基础,地上9层,檐口标高为35.7m,无地下室,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物的重要性类别为二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设施为乙级。3.2 主要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13、.3 主要结构设计资料3.3.1 基本雪压:0.3kN/m23.3.2 抗震设防烈度:7度3.3.3 标准冻土深度:1200mm3.3.4 场地土类别:类3.3.5 屋面活荷载:2.5kN/m23.3.6 楼面活荷载:3.0kN/m23.4 地基基础 3.4.1 本工程勘察报告中地层土质自上而下土层依次是:杂填土,层厚约为0.5m,含部分建筑垃圾粉质粘土,层厚约为1.0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 细沙,层厚约为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3.4.2 基坑开挖应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并尽量缩短地基上的暴露时间。3.4.3 基槽开挖后应钎

14、探井验槽,如遇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勘察、监理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3.4.4 基坑回填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第四章 结构设计计算4.1 板的计算 4.1.1 现浇双向板的弹性理论计算概述 多跨连续双向板的计算以单区格板计算为基础。基本假定是支撑梁不产生竖向位移且不受扭;双向板沿同一方向相邻跨度的比值lmin/lmax0.75。 跨中最大正弯矩为了求某区格板跨中最大正弯矩,则在本区格布置活载,然后沿两个方向隔跨布置活载,呈棋盘布置。计算时将这种荷载分布情况分解成满布荷载g+q/2及间隔布置q/2两种情况,对前一种荷载情况,近似按各区格板周边固接;对后一种荷载情况,近似按各区

15、格板周边简支。楼盖周边应按实际支撑情况确定,分别求出单区格板的跨中弯矩,然后叠加,既得各区格板的跨中最大弯矩。(2) 支撑最大负弯矩支座最大负弯矩计算按满布荷载求得,这时按各区格板都周边固接。楼盖周边应按实际支撑情况确定,然后按单区格板计算出各支座的负弯矩。由相邻区格分别求得的同一支座负弯矩不等时,偏安全可取绝对值较大值作为该支座最大负弯矩。 配筋方法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双向板,当短边跨度lx较大时,可将板在两个方向各分为三个板带:两边板带的宽度均为短边跨度的1/4,其余则为中间板带。在中间板带内,均匀配置按最大跨中正弯矩计算的板底钢筋,板边带内的配筋各为其相应中间板带的一半,连续板的中间支座按最大计算负弯矩钢筋不分板带均与配置。当短边跨度较小时或简化配筋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