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07934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一、查阅事由:第一条根据_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精神、_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提供查阅干部档案或查阅有关材料:(一)因对干部考察、任免、调动、聘任、审干、_处理、入党入团、参军、出国、职级待遇、治丧等需要查阅本人档案的。(二)政法、安全、保卫等部门因侦查、审理和取证,必需通过人事档案取得旁证材料的,可查阅有关材料。二、查阅人员范围:第二条查阅人事档案人员必须是党员干部。第三条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档案。第四条除人事、_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任何人不得查阅同级、上级或本部门以外人员人事档案。第五条为便于档案利用、管理和保证档案安全以及保护国家

2、_和个人隐私,日常接触人事档案的人员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三、查阅手续:第六条查阅人事档案应填写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严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审批表注明阅档人姓名、政治面貌、阅档原因及所阅档案的姓名、职务。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的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第七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将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交于档案管理人员,并按下列规定办理手续:(一)档案管理人员验明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及相关证件后,查阅人应在相应登记簿册上登记,然后档案管理人员将被查阅人员档案交其查阅。(二)归还后的档案由档案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阅档人方可离开档案室。四、查阅要求:第八条查阅人事档案一般限在人事档案阅览室。

3、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借出时,须经档案工作人员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应于一周内归还,不能按期归还者应向档案办公室说明原因。第九条休假期间人事档案停止外借,已经借出的档案在休假前应一律归还入库。第十条阅档人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不得转借人人或向他人汇露档案内容。阅档时如须摘录档案内容,必须摘录到保密本上,并由_人事部门在适当时候予以销毁。第十一条未经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批准,一律不得复制人事档案材料。因出国或升学需要复印(拍摄)相关材料时,必须向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经_批准后方可办理。第十二条阅档人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对待档案材料要认真负责。查阅两份以上档案时,不能

4、同时打开,以防装错或丢失。如果发现档案中有问题,应及时向档案管理人员报告,由档案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阅档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第十四条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阅档规定,严禁在档案材料附近吸烟、喝水,以免污损档案材料;严禁拆卸、涂改、圈划、污损、撤换、批注、抽取、增添档案材料。第十五条因办理案件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员必须是案件主办单位的干部。查阅后需作旁证的,摘录材料应与原文核对无误后,写明材料出处和日期,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第十六条对违反制度要求的,按照_档案法、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2022年人事档案借阅制度(二)1、利用范围。凡在本馆保

5、存的所有档案,我国公民和_持有合法证明均可利用。2、利用时间。档案馆为利用档案者随时提供,利用档案原则上在阅览室进行,特殊情况需利用档案时,需征得本馆同意,方可外借,借阅者要负责档案的保密、安全并及时返还。3、利用程序。电函、信件利用档案者由本馆工作人员代查、代函并按规定收取费用。本人来馆利用档案的需先出示个人所持证件,经验证持有合理有效证件的,由本馆工作人员代查,经本馆工作人员检查复核签证后,方可带走所取材料。4、档案利用者应遵循下列规定:(1)查阅、摘录、复制尚未开放的档案须经馆长同意,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领导_批准。(2)利用者需要采用复印、照相方法复制档案,均由档案馆负责办理,并按规定收费。(3)利用者所复制的档案(证明材料除外)除经本馆请示上级领导机关特许者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全文公布、陈列、展示或再行复制,绝密档案复制件应于使用后交回。(4)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外国人利用档案,应持市以上有关国家机关介绍信,并按国内利用者的利用程序有关规定办理。(5)档案利用者,不得在档案材料上勾画、圈点、涂改,并有义务爱护档案,不得转借和拆卷。凡对档案造成损坏的要负责经济赔偿,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5、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利用者应主动热情服务,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有问必答、并尽可能以复制件代替原件使用,注意随时收集利用效果的反馈,不断改进利用工作。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