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07593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综合说明12 项目背景42.1 项目所在县简况42.2 项目提出的缘由5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63 项目区概况93.1 自然条件93.2 自然资源条件123.3 社会经济条件153.4 自然灾害153.5 土地利用现状153.6 基础设施条件194 项目分析23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234.2 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分析234.3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44.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244.5 土地适宜性评价284.6 公众参与分析29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315.1 规划原则315.2 建设标准315

2、.3 规划方案比选315.4 项目规划方案总体布局说明335.5 建设内容37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536.1 土地权属现状536.2 权属调整原则536.3 权属调整程序536.4 土地整理权属管理和保障措施547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557.1 实施措施557.2 工程管理588 施工组织设计618.1 施工条件618.2 天然建筑材料628.3 施工布置628.4 主要工程施工638.5 施工进度669 投资估算689.1 编制说明689.2 估算费用构成6910 效益分析7410.1 社会效益分析74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7510.3 经济效益分析7510.4 耕地质量等级771

3、1可行性研究结论7811.1结论7811.2建议7812附件8011 综合说明1.1.1 项目名称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要求,结合方正县的实际情况,认定本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标准,确定该项目申报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项目全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1.2 项目类型 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1.1.3 项目性质 项目性质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1.4 建设规模 项目区边界内总面积为2131.59hm2,扣除不整理区域(有林地3.80hm2;农村宅基地153.33hm2;墓葬地0.18hm2)面积后,项目区总建设规模为

4、1974.28hm2,全部为整理性质。1.1.5 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方正县北部距城区2公里的松南乡和方正镇境内,由一个片区组成,介于东经12847141285237和北纬455123455453之间。项目区南以渠系(方正泡干渠以及支渠)和农村道路(连接东海屯与大咀泡屯至松花江大堤)为界,北以渠系(干排1)和村界(丰产村和白四村)为界线;西到铁通(黑龙江铁利至吉林通化)公路,东至松花江大堤。1.1.6 地貌类型 项目区位于松花江中游南岸,这一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海拔在110米左右,最高点120m,最低点102m。地势缓坦,起伏不大,为典型的河谷平原地貌,谷底平坦,以

5、漫滩为主要地貌形态,高出河床平均水位25米,为二元结构的冲积粘砂土及砾石组成。阶面较平整,向河床方向缓倾,地面坡度小于2。1.1.7 权属调整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使用权为全部承包给当地农民。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清晰,权属界线明显,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项目受益主体为当地农民群众,符合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对项目受益主体的规定。1.1.8 新增耕地指标整理后项目区预计新增耕地64.06hm2,新增耕地率为3.24%。1.1.9 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实施后,以田间固定工程为界,将建设标准田块77块,进行田块内部土方平整929469m

6、3,填筑坑塘土方28780m3,对新增64.06hm2土地进行翻耕。新打机井86眼,共建设机井房86座,同时配套水泵86台,变压器26台,架设10KV高压线3.51km,380V低压线路15.81km。改建支渠4321m,改建斗渠5133m,新建斗渠3256m,新建农渠46729 m,改建支沟9168m;新建斗沟16765m,新建农沟31594m,新修桥10座,涵82座,新建分水闸门6座,新建农门123座。项目区内还将改建5m宽田间道10145m,新建3m宽生产路33653m,改建3m生产路19874m。将在田间道生产路旁栽植防护林73817株。1.1.10 耕地质量变化情况项目实施后,项目区

7、原有土壤养分情况不会被破坏,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建设,田间基础设施初步配套完善。耕地调整为灌溉有保障的灌溉水田,田间防护工程有效保护农田,促进耕地的增产,农民增收。1.1.11 建设目标本项目将新增耕地64.06hm2,工程实施后,项目区内无法灌溉的旱地将调整为水浇地,耕地质量将获得提高。农田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将有效防治风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1.1.12 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9个月,从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1.1.13 估算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4333.55万元,亩均投资1463.34元。2 项目背景2.1 项目所在县简况2.1.1 地理位置方正县位于黑

8、龙江省中南部,张广才岭西北麓,松花江中游南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814至12939,北纬4533至4610之间;北以松花江为界与通河县、木兰县隔江相望,东有猪蹄河、老平坨及胡铁岭与依兰、林口县相依,南面与海林、尚志、延寿县接壤,西与宾县相毗邻。东西最长103km,南北最宽68km,总面积将近3000km2。方正县西距省会哈尔滨160km,东距佳木斯162km,地处哈尔滨和佳木斯、鸡西、鹤岗四大城市一线中间地段,同三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松花江流经方正,方通松花江公路大桥即将开工建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哈尔滨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流、物流中心。2.1.2 自然条件方正县属于寒

9、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明显,气温、降水、日照、风速等均受地势、植被、纬度等因素影响而分布不均。全县地势海拔在100m至1200m之间,海拔高程虽然不大,但山丘地形相对高差变化较明显,山势突出,丘陵与山地无显著分界线,多位逐渐过渡状态,因而山、丘不便分开,而河谷平原与山丘之间的过渡地带为第三级阶地(或称台地),全县地貌类型基本为两种,既中低山丘陵和地堑型河谷平原。县境内河流较多,均属松花江水系。天然植被以阔叶次生林、沼泽化草甸等为主。平原区土壤以草甸土类为主,山丘以暗棕和白浆土为主,其次有少量黑土;山间沟谷,低洼地,滩地有水稻土、泥炭土,沼泽土及泛滥土等。2.1.3 社

10、会经济情况方正县辖3镇5乡,67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人口23万,是满、蒙、朝、汉、回等多个民族聚居区。县境内三山环绕,九河汇流,平原坦荡,物产富饶,有古树参天,奇峰林立的原始森林公园、同纬度最大的天然莲花湖、惊险刺激的响水河漂流等,素有“赛北小江南,龙江鱼米乡”之美誉。是“中国富硒大米之乡” 、“北方林蛙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国家级方正银鲫繁育基地、全国水稻寒地旱稀植技术发源地、东北亚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黑龙江省最大的内陆侨乡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方正县为农业县,以农业为主,林业所占比重也不小,牧渔业较差。工矿企业有农机修造厂,亚麻加工厂、木材加

11、工厂、油米加工厂,制酒、糖果、酱菜厂等,还有沙河子煤矿、白灰厂、石英矿等工矿企业。由方正县统计局提供,截至2005年末,方正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957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465元/人。2.1.4 土地利用情况方正县土地总面积4454053亩,其中耕地752714亩,占全县总面积16.90%;林地1619036亩,占36.35%;牧地50516亩,占1.13%;园地1519亩,占0.03%;荒地181912亩,占4.08;建设用地97698亩,占2.19%;水域120351亩,占2.70%;其他用地18742亩,占0.43%。从面积所占百分比上综观全县,大致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2.2

12、项目提出的缘由本项目区位于方正县主要粮食产区松南乡和方正镇,该区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极为适宜农业耕作。尤其是当地种植的富硒水稻,产量和产值都较高,近年来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人力、物力、技术条件的制约,当地还有部分未利用地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并存在相当数量的中低产田,这些都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新增耕地64.06hm2,并将项目区内原有的中低产田改良达到当地一等耕地水平的高产农田,缓解当地日益加剧的耕地人需矛盾。农田基础设施

13、的建设和农田配套工程的完善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为实施农业机械化和开展现代化农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农田防护工程的建设,将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本项目设施后,当地未利用土地将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高标准、规模化农田的建设将使农作物产量有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a. 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的未利用地将得到开发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将得到调整,将新增耕地64.06hm2,新增耕地率为3.24%,并使耕地质量得到提高,耕地产出率加大。b.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灌溉系统(提灌站、机井、防渗渠道)的配备

14、,田间道路系统的完善,将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c.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将保护项目区内的农田及设施不受风害侵扰,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d.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善,使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仅耕地可新增收益589.3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63元。e. 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良好的模范先锋作用。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3.1 有关法律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c)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e)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3.2 相关政策a) 国土资源

15、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c)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3号)d)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f)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g) 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h)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4号)i)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j) 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2.3.3 相关规划a) 黑龙江省方正县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